投资银行武钢集团的债转股
编者按:本案例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课程《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的课堂展示案例。同学们将投资银行的具体业务与新近案例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课程希望通过案例 本轮债转股,由于强调市场化机制,债转股双方达成交易的难度将增加,利益主体的博弈将更激烈,方案也将更加多元化。拥有上市公司的高负债集团在此过程中将获得相对更大的闪转腾挪空间,吸引较多的外部机构参与。但就其最终效果而言,招数再多也是术,道仍然在革新机制、改善资产端的盈利能力上。
总结一句话,送给正在不断摸索债转股道路上的中国:道阻且艰,行则将至。
参考资料:
1.《关于债转股若干问题的思考》张志前
2.《国内外“债转股“比较研究》王向阳
3.《债转股利弊分析》林采宜
4.《‘债转股’利弊及新一轮债转股取向探讨》尹燕海
5.《债转股去杠杆防风险,投资机会开启》任泽平来源:泽平宏观
6.《企业债务的奇幻漂流:从债转股看中国式去杠杆大结局》朱振鑫来源:和讯名家
7.《市场化债转股如何以史为鉴?》久华来源:观察者网
8.《银行不良率上升该不该担心?》久华来源:雪球网
9.《银行行业-《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出台的点评报告:适用企业和模式明确、市场化是亮点》来源:国金证券研报
TheEnd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第八组
组长:刘嘉叶
组员:谢莹刘颖李琰云燕虹
孟新波陈琪仁杨金浩王天韵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yw/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