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周报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01行业动态◆银保监会公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将流动性风险管理贯穿于理财业务运行的全流程

财新网.12.17

12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中国银保监会制定了《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五个月后施行。

《办法》充分借鉴国内外监管实践,对理财产品流动性管控重点进行了明确与规范。内容共七章45条,分别为总则、治理架构与管理措施、投资交易管理、认购与赎回管理、合作机构管理、监督管理以及附则。

制定《办法》是银保监会落实《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制度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建立专门的理财产品流动性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理财公司规则体系,有助于督促理财公司完善流动性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更好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理财产品投资策略的相对稳定,为投资者获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收益,更好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做好《办法》实施工作,并持续完善制度规则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

◆先破后立!八大关键词勾勒银行理财

证券时报网.12.17

资管新规实施的三年半,颠覆了银行理财此前整整15年的运作逻辑与行业格局,告别池化运作、滚动发行、分离定价。当然,银行理财并不意外地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一度规模缩水,直至今年9月末才重新回归并略超去年末水平。

但这次规模的回归,是以更洁净的姿态。一番“破”与“立”后,28万亿的银行理财将在即将到来的年,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捍卫着“稳健”的荣光,与其他非银资管机构同台竞技。

(一)估值切换

今年8月末,监管部门接连要求大行、股份行及其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所投资产(除未上市股权外)不得使用成本法估值,存量资产进行整改。银行理财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理财资金投向债券类资产20.45万亿元、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16万亿元、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1.1万亿元。这意味着高达2.61万亿元的银行理财资产最终须采纳市值法计价。一场浩大的理财资产估值切换,轰然开启。

大行理财公司全都按监管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估值整改;有小部分股份行则在寻求监管许可,允许部分资产估值整改期限延至年底。

完成切换的理财产品均短期内释放出此前基于债牛累积的浮盈,净值呈现不同幅度跳升,顺势推高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至此,投资者面对的,是一条走势陡峭甚至凌乱的净值曲线。

(二)封堵假委外

“假委外”、“体外资产池”是今年颇具有代表性的、描述银行理财调节净值灰色运作的两个词汇。它们实质指向了理财资金通过SPV(特殊目的载体)通道自主投资以成本法计价的资产,构筑一个可以熨平回撤的池子。

“假委外”指的是通过信托等通道,购入PPN、非公开公司债、ABS/ABN、二级资本债等惯用成本法计价的资产。不同的理财产品都可以申购或赎回这个信托计划来调节收益,使净值趋于稳定。总之这种操作看起来是委外,但实际上管理方还是理财公司。有受访人士认为,只有将“假委外”逐步禁掉,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资产估值方法整改,从根源上推进净值化。

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持有各类资管产品的规模有9.49万亿元,其中“假委外”的占比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监管部门会逐步引导打破“体外资产池”,践行真净值化运作。

(三)压降冲规模利器

现金管理新规对现金类产品底层资产的投资范围、杠杆水平、组合久期、集中度都进行了约束,概括说来就是使现金理财可投范围缩减、信用不得下沉、久期缩短。

分析人士认为,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天的规定,使得此前现金产品大量配置私募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或长期国债国开债的操作基本无法再继续,此前给市场浓烈刚兑预期的收益率将会逐步走低。

目前看来,现金管理类产品已从资产端做出了符合新规意志的调整,但新规另外一项重要安排――压降规模占比却进展缓慢。

(四)打破刚兑依赖

除了募资失败,市场对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浮亏的情况,似乎容忍度也极低。今年年中是银行理财破净高峰期,根据普益标准历史数据,截至6月4日,披露当日账面净值小于1的产品共计只。而事实上,同期披露净值的存续理财共计只,也就是说浮亏的占比仅有2.69%,而且后续其中大部分都回到净值荣枯线以上。

总结各理财公司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固收占据大头,大部分都采取较稳健安全的投资策略,通过适度分散化投资、均衡行业配置、注重组合的多元化配置等措施,降低风险、控制回撤,最大程度保证本金及收益的安全。

(五)鲶鱼入场

年国际资管巨头加速布局国内理财市场,中方理财公司的资金+渠道优势,结合外资投研+管理经验,进一步改变资管格局。

去年,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开业,拉开了合资理财公司“鲶鱼”入场序幕。今年以来,施罗德交银理财、工银理财与高盛合资理财公司相继获批筹建,贝莱德建信理财于5月正式开业。招银理财也通过引入摩根资管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形式进行合作。

总结来看,进入国内理财市场的国际巨头,通常擅长配置海外资产、主动权益投资和风险管理,而国内大行旗下理财公司的优势在于客源渠道、熟悉本土市场及资金规模雄厚,二者互补将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供应更多元产品。

(六)新品频出

今年陆续推出的ESG、公募REITs、北交所和养老类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项,满足市场日益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另一备受瞩目的产品创新是酝酿已久的养老理财,相比此前已有养老类产品,4家理财公司设计的养老理财产品具备更浓厚的养老属性,包括投资期限更长、申赎制度更灵活、风险抵御更有保障等特点,引发了投资者热捧。

然而,固收类产品占据主导、权益类投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从理财公司投研类和金融科技人才的缺口方面即可窥见一二。业内人士认为,理财公司薪酬体系和晋升通道方面的机制仍有待完善。

(七)花式借力

“零钱理财”通常可以支持ATM取现、支付宝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465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