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银行业十大关键词风险处置

<银行业的不同寻常。

这一年,是服务实体经济之年。商业银行需要在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不断的局面下重新审视,找到服务实体经济、经济效益、风险暴露之间的平衡。

这一年,也是资管行业的变革之年。新的监管政策体系陆续落地,理财子公司作为市场的新业态渐次登场,银行理财业务在处置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之间稳步转型。

这一年,更是风险暴露之年。行业、机构、隐匿的风险都在逐渐明晰,不同风险程度、经营素质的银行机构也陆续迎来风险处置,“缺钱”的银行也在积极“补血”。

展望年,对银行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服务实体经济依旧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与此同时,高质量转型发展、开放无疑也会是关键词。

理财子公司元年

为实现风险隔离,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加速落地,成为大资管市场的新型生力军。

截至目前,已有11家理财子公司取得开业批复。另外还有一家股份行、三家城商行拿到理财子公司“准生证”,正在加紧筹建。配套的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新的搅局者同时入场——12月20日,东方汇理资管、中银理财获批筹建首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这是首家理财“孙”公司。

在这之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对资管行业的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除了通过招聘、行内选调补充人才缺口外,为领军人才单独设置“首席”职位成为不少理财子公司的“标配”。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理财子公司选择的注册地点并非母行所在地,这意味着,又有一拨银行资管人员将面临大迁徙。

从已开业理财子公司情况来看,新发行产品集中于“固收+”,权益类产品布局还不多,投研体系还在建立,对存量产品的处置也牵扯了更多的精力。

此外,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46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