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委外新去向私募FOF
编者按:
现在 尽管如此,数以万亿计的委外资金涌入资管行业已成为一股时代潮流,难言逆转。日前,在中国基金业协会举办的私募基金对接银行委外资金专题座谈会上,基金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提出了私募基金实现与银行委外资金的有效对接的16字方针——“总体筹划,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逐步渗透”。考虑到当前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贾红波称,现阶段可以固收类产品和FOF作为切入点,逐步向二级市场、股权类投资等深化,做到逐步渗透。委外业务休整期委外业务出现缓步之势缘于近期一份业内流传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其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发行分级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银行非标资产只能走信托通道,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不能继续扮演通道类角色。 对此,银监会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旨在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有效防范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两家国有大行上海分行处了解到,目前银行委外业务基本处于休整期。其中一家大行分管委外业务的同业业务部门人士称,现在在等总行通知,目前很大一部分委外业务都暂时不做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委外资金定制公募基金的势头并未发生改变。 在刚刚过去的7月及8月上旬,多家公募基金推出定制化基金。其中,有公募基金甚至推出了7年期的定开债基。最近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正在着手发行定制化的定增和打新基金。而这部分委外资金来源于保险资金,暂时不限于银行理财新规。 一家私募基金内部人士对记者称,私募对接委外一般都通过公募专户或者子公司平台、信托等通道。银行委外业务要举行投顾的遴选,这一过程,银行要对各家公司的规模、业绩等进行全面的评估。比如20家公司参加,银行通过路演,最终选择其中10家。 “私募基金如果走通道业务承接委外,现在选择变少了。现在公募及其子公司通道都废掉了,但信托通道还能做。奇怪的是,最近银行都没通知有新的业务招标,应该是暂时性停掉了。”该人士续称。 贾红波表示,私募基金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丰富银行委外资金的选择,加强与私募机构合作是大势所趋;坚定信心是希望私募机构能够正视当前的困难,主动寻求解决途径,努力塑造私募行业的信誉和口碑,用实力赢得商业银行的信任和业务机会。破题私募承接委外之道在上述会议上,各机构代表就私募对接银行委外资金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的困难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与会代表认为,目前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空间广阔,与资本市场对接的需求旺盛。双方已有一些接触与合作,但是深度、广度远远不够,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希望协会能够帮助推动私募行业与银行更加紧密和深入地合作。在这些机构人士看来,商业银行的类型比较多,有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类型,特点不同,需求差异较大。私募基金行业的业务优势各异,可发挥自身专长,给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然而不可忽略的是,银行等委外资金对于资金的安全保证的要求极高,私募基金中的高风险产品需求较少。目前而言,私募基金的固定收益、量化对冲产品获得委外资金的青睐。贾红波称,在服务银行的过程中,不要贪多求大,要做深做细,精耕细作,才可做到重点突破。此外,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也要有个逐步加深的过程。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也要有个逐步加深的过程。私募基金承接委外业务,现阶段可以固收类产品和FOF作为切入点,逐步向二级市场、股权类投资等深化,做到逐步渗透。“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不断增多,数以万亿计的资金需要寻求好的投资标的。具备独特风险收益特征的私募FOF,是银行委外资金和大量保险资金的理想选择。”贾红波称,随着私募FOF的不断发展,其与银行、保险、大型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合作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经过市场的洗礼,高净值个人投资者逐步走向成熟、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收益,认识到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这也为私募FOF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私募基金还在试水MOM等相关业务。上海一家中型私募内部人士称,公司还对接银行的私行业务,理财新规对公司和银行资金的合作几无影响。中基协推进私募基金对接委外资金FOF产品或成突破口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吴君 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京召开私募基金对接银行委外资金专题座谈会,有意推进私募与银行在委外业务上的合作。协会秘书长贾红波提出,实现私募与委外资金的有效对接,需做到“总体筹划,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逐步渗透”。 面对委外资金的巨大蛋糕,私募机构有心对接却又困难重重。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京召开私募基金对接银行委外资金专题座谈会,有意推进私募与银行在委外业务上的合作。目前,委外资金投权益类私募仍然较少,协会建议现阶段以固收产品和FOF(基金中基金)作为切入点。业内人士认为,由于FOF机构对私募熟悉且具备资产配置能力,未来FOF产品可能成为私募对接委外资金的突破口,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且FOF对接委外也需要解决费用等问题。 私募对接委外有困难中基协积极推进 近期,中基协召开私募对接委外资金座谈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表示,总体来看,银行委外业务对私募来说意义重大,机遇难得。 贾红波分析,商业银行处于转型之中,委外业务为私募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同时,委外资金规模庞大,私募有自身优势,可丰富委外资金的选择,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 尽管目前私募与银行委外资金已有一些接触与合作,但深度、广度远远不够。据记者了解,核心问题是,委外资金的风险偏好低,对权益类产品为主的私募兴趣不大。 “目前委外资金对接私募,仍以债券产品为主,还有一些市场中性的,找纯多头的股票私募的很少。至于一级市场股权私募,一是风险高,二是期限长,银行就更难接受。”北京某私募机构人士表示。 贾红波提出,实现与委外资金的有效对接需做到“总体筹划,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逐步渗透”,现阶段可以固收类产品和FOF作为切入点,未来逐步向二级市场、股权类投资等深化。 前述北京私募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委外和债券私募对接有先天优势,未来股票私募或许可以通过FOF切到委外蛋糕,“虽然大银行资管本身有一定配置能力,但一些中小银行则没有这个能力,借道FOF或是未来的趋势。” FOF或成重要突破口费用等问题有待解决 据记者了解,此前私募对接的委外资金,主要是以稳健型的、灵活多策略的产品为主,银行等机构对风险把控要求非常高,期望收益率并不高。 业内人士认为,FOF机构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可以将股票、市场中性、债券等策略的私募产品进行有效配置,降低风险水平,来满足委外资金的需求。 “未来委外资金的思路也应该是转向资产配置,中小银行可寻找可信赖的机构合作。”北京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说,由于银行资管主要以债券投资为主,对权益类私募可能不太熟悉,相比而言,FOF机构对私募的研究会更深入,因此,让FOF从上万家私募中去筛选也比较方便。 记者采访了几家做私募业务的FOF机构,他们对承接委外业务兴趣浓厚。 “其实,FOF业务最好的是对接机构资金,现在委外这块有实现的可能性,当然很欢迎。但重要的不是我们想不想做,而是银行资金能否接受,以及他们将会有什么要求。”北京某FOF机构人士表示。 虽然业内认为FOF产品有降低风险、平滑收益曲线作用,但让委外资金接受并非易事。前述北京FOF人士认为,由固收产品到净值波动型品种,这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目前债券收益率下降、资产配置荒严重,逼迫银行委外资金发生转变,但这又提高了他们的风险暴露。 另外,市面上的FOF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资产配置能力有待提高。“银行资金追求绝对收益,需要看资产管理者的水准,我们会坚持做策略资产的设计,不能只追求收益,一定要看风险收益的比较,对于委外资金更是如此。”前述FOF人士表示。 前述北京私募人士则认为,FOF对接委外资金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FOF机构需要多收一层费用,但银行委外资金本身的成本就比较低,给FOF的费用空间并不多,难以保证积极性。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金融界投资
《IPO/VC/PE/MA金融圈》:做最靠谱的投资人群体
汇聚风投、创投、私募、投行、并购、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等朋友。感谢高盛、摩根、红杉、九鼎、复星等数千家机构朋友的鼎力支持。
一个专注于精品阅读的金融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北京中科医院骗人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yw/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