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平严监管情况下中小银行投行业务机遇大

“两会”期间,发展直接融资市场被多次提及。近年来,在当前防范发生金融风险大环境下,加快建立直接融资体系在政府工作报告、金融工作会议中多次被强调。

在如上背景下,中小银行的转型与发展也在经历着深刻变化,不少中小银行已通过发展投行业务,进一步践行加大直接融资比例、支持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要求。

去年以来,严监管风暴对金融业一些不规范的业务模式进行强力矫正。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看来,中小银行投行板块的发展思路应予以重新考量,中小银行投行业务的创新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杨海平:在严监管情况下,较多业务模式受到冲击,但是,监管部门打击的是不规范的投行业务。我认为,总体而言,中小银行投行业务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首先,社会融资结构的走势为中小银行投行业务提供了机遇。从融资结构的数据看,直接融资处在上升通道,信贷处在下降通道,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银行业内同仁都熟悉两种类型的业务:一种是证券公司或者信托公司找到客户,设计产品或交易结构,由银行拿钱。一种是银行找到客户,并设计方案,组织中介机构,然后把钱投出去。这两种业务对于客户而言差异并不大,但是对于银行而言却是两种路径、两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前者发展下去,银行被后台化;后者发展下去,商业银行沿着大投行方向阔步前进。社会融资的结构的数据昭示,银行处于逆水行舟的趋势之中,如果不能以投行思维主动升级风险经营,就存在被逐步边缘化的危险。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历史,就是一部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产业金融学→产业金融工程学的演进史,随着银行与产业关系的演进,必然需要包括投行业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其次,微观主体修复资产负债表为中小银行投行业务提供了机遇。目前各类经济主体修复资产负债表依然是主题,而去杠杆、修复资产负债表对应工具箱往往只有投行业务才能提供。单一的信贷业务并不能优化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因而,在微观主体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关键阶段,即使开展信贷业务也需要由投行产品、投行方案来牵引。投行也是银行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抓手。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腾挪空间本身就非常小,要进行调整,面临众多指标的约束。唯有抢抓资产,加快资产转速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配置而言,交易银行、消费金融等属于第一次配置。依据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的思维,要进行第二次配置,第二次配置就要靠投行手段。

再次,中小银行业务升维,需要投行思维。为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下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中小银行需要用投行思维对各业务板块进行升维。一是存款与货币基金的转化以及结构性存款被热捧的趋势提示中小银行,负债端产品的设计需要引入投行思维。二是资管产品一头对应者资金,一头对应着资产,在统一资管新规的指引下,需要运用投行思路,深入实体经济的痛点,提升资产挖掘和产品设计能力。三是运用投行手段才能突破资产负债表局限,为交易银行板块、零售板块、互联网金融板块、国际业务板块等找到新的资金接口和新的资产出口。四是在经济L型底部,资产负债表遭到破坏比较普遍的时期,要找到资产组合中的压舱石,需要投行产品和投行思维。

第四,严监管为合规的投行业务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回归本源是更高层次上的回归,是向金融中介、风险管理功能的回归。为服务实体经济,合规的投行、金融市场、资管业务依然存在很大空间。中小银行对待监管新规,要认真解读,但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要人云亦云,草木皆兵,要读原文,深入领会。误解合规边界是战略风险,提请各家中小银行要审慎面对。我们认为,严监管下,投行业务的空间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今后,各类机构的合作不因通道、嵌套模式而存在,但会因风险处理能力不同而存在。同业合作不会因套利而存在,但因联合服务于客户而存在。

《当代金融家》:当前形势下中小银行投行业务机遇分布在哪些领域?

杨海平:我们说商业银行经营要讲政治,中小银行投行业务机遇就蕴藏在政治新阶段的大逻辑之中。要和着时代的鼓点,踩着时代的节拍,因势而变,趁势而上。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是三大攻坚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质量发展,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培育。中小银行投行板块的业务机遇就在这些重大任务之中。

首先,围绕防风险的业务机遇。一是用投行手段服务于政府债务的重组和重整。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板块可以协助地方政府对存量债务结构进行调整,并运用投行手段服务地方经济,包括招商引资、产业培育,以此培育税源。二是用投行手段服务于企业的去杠杆。商业银行投行板块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资本运作服务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优化。三是用投行手段调整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

其次,围绕扶贫的业务机遇。对于产业扶贫的整体化开发项目,可以用合规的投行产品介入。扶贫类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和REITS操作也先后进入到了操作时间窗口。

再次,围绕生态攻坚的业务机遇。生态攻坚为绿色投行业务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围绕环境整改项目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企业资产证券化可以大显身手,绿色信贷的资产证券化也能够较大地提升中小银行绿色信贷的服务能力。

最后,围绕新动能培育的业务机遇。一方面通投贷联动、产业引导基金等业务模式,服务于产业升级战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牵头银团贷款、承销债券类融资工具(项目收益票据等)、结构化融资等业务模式,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的经济发展主题。

《当代金融家》:围绕实体经济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开展投行业务创新,应是契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关键所在。请深入阐述如何开展此类创新。

杨海平:中小银行投行业务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痛点提供解决方案和疏解之道,从目前中小银行的实践进行提炼,结合中小银行业务机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用合规的投行手段,破解银政合作业务难点。在当前防控风险成为重要主题的关键时期,仍然需要地方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严监管推动银政合作业务由财政思维向金融思维回归,由重点看政府实力向重点看企业实力转变,由







































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yw/228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