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未来CFA持证人用FinTech怎
花旗银行最近发布了一份耸人听闻的报告——“CFA持证人用FinTech是怎么把银行业逼向引爆点的”。
标题中那个bigger满满的FinTech,直译的话是“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的使命是:用科技让金融运作更高效。自从有FinTech的存在,传统银行业似乎就过得越来越不好了,请看花旗详解:
1未来十年,银行业持续大幅裁员。花旗预计,--年间,银行雇员将减少30%,且下跌速度会由近些年的每年2%上升到3%。
花旗报告称,FinTech正在影响未来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未来银行机构可能会更多专注在咨询和顾问业务,而非交易业务。
这是因为银行实体网点的投资回报率在逐渐降低,银行分支及其人力成本占银行零售业务成本的65%,而这些成本中很大的是可以通过自动化省下来的。
2最会赚钱的业务,可能要提前退居二线。零售银行业务是目前银行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花旗估计,全球范围内,零售银行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35%,而这个比例在美国、欧洲则还要高,占比达40%。但这一块目前最赚钱的业务,却在逐渐被这两年兴起的FinTech公司侵蚀。
3最受影响的业务有这几项。花旗将最容易受FinTech公司影响的业务做了一张矩阵表。越往上,表示这些业务越容易受到FinTech威胁;越往右,则表示这些威胁越逼近。
从图中看,又容易受威胁且威胁又灰常紧迫的银行业务有:个人贷款(PersonalLoans),中小企业贷款(SMBloans),移动支付(Digitalpmts.)和财富管理(WealthMgmt.)。
4支付宝蚕食中国传统银行信用卡交易。对于这些变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我们身边那些受到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业务侵蚀的银行业务了。
花旗报告称,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就像是另一个银行系统一样。第三方支付相比银行有胜之而无不及之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将支付当做是接触用户的一个入口,这有助于它们日后向其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比如“存款”和财富管理服务(余额宝),借贷服务(蚂蚁小额贷款)以及网络银行服务(网商银行)。单单支付这一活动就能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用户交易数据。
图中可以看到,支付宝的支付量已超过了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量的总和。
因为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强势出境,银行交易费收入大大减少,不过,对消费者有利之处在于,低价便捷的第三方支付会倒逼银行,使后者取消交易费。
所以,就有了“年2月,工商银行等5加银行宣布取消转账手续费”的新闻。
此刻不小心想起马云说的一句话,“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艾玛,这个愿望好像又被他不小心实现了呢。
5借贷市场也已经快保不住。银行另一块被抢夺的业务,可能是借贷市场。
年,FinTech领域的投资已增长到亿美元,相较年的亿增长了近六成。
这些钱都投去哪儿了?花旗数据显示,近一半的投资资金都选择了借贷市场,是FinTech排名第一的吸金王。
市场证明,CFA这些投资决策可能也是对的。近几年,P2P借贷平台蓬勃发展。年12月,美国最大的P2P公司LendingClub在纽交所高调上市,而借着上市大捞一笔的,还是那些在各个阶段进入的风投们。
数据来源:
花旗报告《DIGITALDISRUPTIONHowFinTechisForcingBankingtoaTippingPoint》 立足小微、三农 众所周知,小微、三农是金融扶贫的重点领域,也是难点所在。为了更好地做好扶贫工作,许多银行每年都会单列小企业信贷计划,在授信审批、贷款限额等方面优先保障小微、涉农等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弱势群体的创业就业。 记者了解到,年以来,浙商银行开始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进一步拓宽小微金融和精准扶贫的资金渠道,为其提供长期、稳定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此外,还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对小企业从业人员差别化问责免责。 扶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金融支持外,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多方参与,共建扶贫系统生态圈。 近年来,金融机构携手地方政府及第三方机构,通过成立扶持基金、产业基金等,扩大扶贫的信贷投入、提高扶贫的精准度。例如帮助贫困地区通过产业引进、劳务输出实现脱贫;积极支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转移;支持优质企业“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布局,带动相关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员就业等等。 浙商银行此前曾为红狮集团提供了8.4亿元授信,通过购买债券、中期流动资金等支持其在四川、甘肃等地建立水泥生产基地;给予盾安集团授信40亿元,支持其在内蒙古等地区进行投资,在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 从“救济”到商业可持续 并非简单的施舍救济,金融扶贫更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就商业银行而言,在能力所及之内履行社会责任,把握信贷投放的实质风险成为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的关键。 近年来,围绕贫困地区客户需求,许多金融机构都在探索结合互联网金融从担保方式、期限、提还款方式、细分客户群等维度加快产品创新与开发,推出“民宿贷”、“农村电商贷”等产品,主动支持当地旅游扶贫、电商扶贫。 在兰州,浙商银行与甘肃陇西县人民政府合作,推出“精准互助贷”、“精准惠农贷”、“精准助企贷”等三款金融精准扶贫产品,目前已与11户农户代表签约,共投放扶贫农户贷款万元;在重庆,他们又主动对接重庆市巴南区的“青锋计划”,推出“青年创客贷”产品,支持缺乏资金积累的巴南籍或在巴南创业青年,累计发放“青年创客贷”金额多万元,累计支持优秀创业青年60多名。 扶贫既需要“大水漫灌”式的财政扶贫,更需要“精准滴灌”式的金融扶贫。越来越多的银行都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方案“精准施策”。如: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对金口河区大杠村的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扶智并重等方式,力争用3到5年时间,有效提高被帮扶贫困户的劳动技能,使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的主业,并实现逐步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融扶贫的探索永远在路上。
《、年CFA考生必备资料!高顿CFA红宝书》-在线下载中心,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完整版
↓↓↓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