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钜系列港股投资两地金融融合发
青岛二级市场峰会光控篇
光大控股年成立,并于香港上市,是一家专注跨境投资的综合型资产管理机构,策略性持有光大银行与光大证券股份。截止年6月30日,公司旗下共有38支投资基金,基金募集总额超千亿港元。年12月2日,青岛二级市场峰会上,我们有幸邀请到光控资管的助理基金经理兼TMT资深分析师徐昊先生给投资人分享了名为“港股投资:两地金融融合发展新机遇”的主题演讲,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现简要整理如下:
一
二级市场股票是未来数年大类资产配置的首选
当前,全球金融财富大多数配在债市上面,最多只有三成左右配在股市;而配置股市的海外机构资金约70%配在了成熟市场,新兴市场不到30%;在全球进入升息周期、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租售并举时代以及近年来大量资金涌入造成的私募股权投资估值泡沫,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股票尤其是二级市场是未来数年配置的首选。
从基本面的角度看,近几年的经济状况有点类似于-年,-年经济筑底阶段曾出现二次探底;但由于没有通缩压力,且库存情况更好,整体情况比那时候好一些;预计年即使出现二次探底,幅度及影响也有限,对市场冲击不大。
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年环保限产出清过剩落后产能;上市公司业绩在经历2年的持续下滑后,在年二季度开始触底反弹,从目前情况来看,盈利改善具有持续性;市场低估了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复苏的现状,年以来正逐步提振信心。
今年以来,代表中国最优质资产的股票表现最好。年表现最好的指数:MSCI中国(去除A股)指数(按照符合MSCI标准的H股与美股中概股所拟合的指数),截止11月30日,今年以来上涨了53%;按流通市值来看,第一大公司是腾讯,第二大是阿里巴巴,该指数反映了全球公认的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一批资产得到了国际认可。港股市场今年整体表现好于A股市场,得益于港股通双向互联互通之后,南下资金的不断增加。
二
两地金融融合发展带来的港股投资新机遇
1、资金南下带来港股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巨大变化
港股通推出的大背景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战略、香港作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以及香港交易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四大交易所之一的战略地位获得国家的肯定和支持;南向资金源源不断,港股通从年开通至年9月底净流入金额达到亿港币,累计成交额超过3.5万亿港元;保险资金、陆港通基金,以及其它机构的港股配置资金大幅增加,成为推动港股通流入的重要因素;预计年港股通的存量规模有望达到亿,后年年将突破1万亿。
沪港通开通三年,根据港交所的数据,近期港股通成交金额占比已经提升并稳定在13%,比年提升了接近50%,而未来进一步提升到30-40%不是不可能。因为香港市场上大部分公司是中国公司或中国业务占比极高,是一个离岸交易的本土市场,随着内地投资者加强对港股的投研覆盖,未来南下资金的话语权一定会提升。
港股估值定价权中资化趋势明显。香港市场一直以来承担着中国与西方市场互联互通的作用,而港股的估值体系会逐渐向A股靠拢。定价权的转移会逐渐体现在估值提升上,无论从成交量或成交额来看,这都是长期趋势。
两地融合的典范——H股白马股估值趋势性上升。相对而言,典型港股投资者的投资逻辑是只看盈利,估值难以提升(除非牛市);而国内投资者看得“更长远”,会给可能成为未来行业龙头的公司溢价;南向资金参与港股,“(潜在)龙头溢价”的逻辑年已经开始深刻影响港股市场。这从港股汽车股、电子股龙头自年以来的估值水平变化可见一斑。
2、港股仍处于全球主要市场的估值洼地
港股(尤其是国企股)和上证50指数成份股仍然是全球最便宜的主要股票市场指数,沪深在经历了两年多的调整以后估值水平也处于合理区间;现时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稍高于10年平均,预计年及年将仍属合理水平,港股有望在年维持上升趋势;从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股票涨幅落后于全球主要股指,而国企指数甚至依然停留在年底部附近位置。相对于A股,H股依旧有20%左右折价。
资料来源:Bloomberg,截止年11月23日
3、流动性是明年港股上升的主要引擎
南下资金及海外投资者将是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地保险资金南下投资港股潜力巨大;据保监会披露,年底中国保险资金海外配置仅占保险公司总资产的2.33%,距离监管上限15%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按年9月底保险公司资产规模,保险公司海外配置份额每增加1%,相当于增加约亿人民币(亿港币)资金规模。即使按现有配置比例测算,每年3万亿新增保费也会带来每年约亿海外增量资金规模。QDII新额度批准受限,而资金出海收并购受到外汇管制及其它限制,港股通是目前几乎是唯一畅通的海外配置渠道。此外,陆港通基金和跨境基金快速发展,港股配置逐渐升温,随着大陆机构和居民海外配置需求的持续释放,未来也将带来大量的新增资金。
年以来,随着A股加入MSCI及对中国经济预期的改善,海外资金持续流入中国,中金统计,从年2月至9月,流入中资股/香港本地股的金额达到亿美金(亿港币)。MSCI中国今年至9月涨幅40%,高盛计算其中一半的涨幅由利润增长贡献,而MSCI中国未来一年PE仅15.8倍,估值对外资依然有吸引力。尽管年以来低配中国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和MSCI对应指数权重相比,中国仍然被严重低配,低配程度接近历史最低,外资仍有大量的买入空间(见右下图)。港股在这个趋势中受益最大。一方面,香港市场估值依然低于A股市场;此外,港股在MSCI和海外ETF中的权重大幅高于A股,更容易通过ETF获得资金流入;再者,从资本流通便利性来讲,香港股市具有更佳的操作性。年初至9月底,港股获得接近亿美金(亿港币)净流入,港股通南下贡献亿美金,ETF贡献亿美金,主动管理基金贡献30亿美金,全球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持续流入。
三
我们将如何参与?
我们认为,中国股市已从股灾阴影中逐渐走出,结构性牛市格局已经确立,上一次是到上半年的中小创结构性牛市,而这次则是始于年的大盘蓝筹股价值回归的结构性牛市,从优质资产的价值回归到中位数附近,还不存在估值泡沫的担心来看,我们认为大盘绩优股的上涨趋势在年仍将持续。当下时点投资中国A股和港股,将获得盈利提升与估值水平提升的双重收益。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明年港股市场仍然大有可为,但更有可能曲折前行。
公司将重点擅长皮肤病白癜风诊疗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y/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