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性,金融家
金融是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荣辱与共。离开实业,服务业无法生存与发展。年,国内实现IPO家,直接融资约为亿元,间接融资规模为亿元,共融资近1.9万亿,这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全年从增量来看,比年增加了十几万亿资金,资本市场的融资1.9万亿,体量还是不大。那么如何让金融脱虚向实,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如可让金融投资和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双赢,如何让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动能,如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2月11日,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一汽-大众奥迪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的(第十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一场特别的尖峰论坛上——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银行家、新金融创业家,投资公司的大佬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参加本次论坛的企业家为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平、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伏安、华软资本创始人董事长王广宇、融联合创始人CEO叶大清、安心保险董事长黄胜、凤凰金融总裁张震。(排名不分先后)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如何做到可持续?
李伏安:今年夏天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的本质是支持实体经济。但是我认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应该分为两个层面:对金融不发达的地区要加大支持力度,而对金融过度发展的地区则要适当抑制和调节。因此,宏观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如果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不需要过分充足的社会资金,那么大量资金就会到处寻找机会,反而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另一方面,如果金融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实体经济的回报率,也会导致资金从实体流向金融领域。美国次贷危机便是教训,中国绝对不能再走到这一步。
中央强调的这个问题在中国经济运行现状中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经过大半年的调整,大家都感受到了压力。从12月9日政治局会议讨论经济工作的情况来看,这将会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基本政策,剑指资本过度向金融领域倾斜的趋势。否则,任何实体企业,大到集团企业,小到刚刚有了启动资金的公司,都会盲目向金融领域进军。然而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利润也无处可依。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体系的调整应该是往上述方向去。银行当然是想有一个商业可持续性的大环境,但是如果整个社会不把秩序建立起来,银行也很难经营。正是因为一些非正规机构不计成本,以损失、破产为代价,降价倾销,影响正常的风险管控,给实体经济带来很大的风险。所以,只有营商环境得到净化,建立了基本竞争规则,我们才能有一个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金融运行环境。
王广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提了五个重要的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大家理解比较深入,很多企业做得也非常好。前段时间看到做钢铁、水泥的朋友,了解到今年是他们历史上赚钱赚最多的一年,产业应该说随着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大宗商品得到了很大的变化。
我从实体企业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全社会都要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g/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