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变局投资降温风险偏好两极分化
本报记者杨井鑫北京报道
作为老百姓投资的一种主流方式,银行理财一直备受偏爱。然而,近两年股市债市的动荡对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银行理财总规模逐步下降,上市公司、财务公司等主体的投资热情也有所降温,同时银行理财巨亏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这些都让银行理财市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打破刚性兑付之后,银行理财的风险被市场更清晰认知。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部分理财投资收益率不达预期,甚至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投资纠纷,这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多数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加剧,更青睐于保守型的投资策略。与此同时,随着高端定制的产品市场需求激增,高净值人群对权益类长期投资的兴趣在逐渐提升。
存续规模下降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王晓刚将手上的资金全部购买了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尽管收益率相比部分银行理财低了不少,但当前他更在意的是投资产品的风险问题。
“对于老百姓来讲,以前银行理财与银行存款没多大区别。银行理财相比存款的收益更高,又有银行信誉背书,所以大家更乐于购买银行理财。但是,这两年银行理财产品打破了刚性兑付,甚至出现了部分产品本金亏损的情况,这让大家买银行理财时心里没底儿。”王晓刚表示。
王晓刚告诉记者,银行利率持续下行,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在不断下降。对于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底层资产的真实情况,投资者实际上很难判断风险,能够参考的只有预期收益率。“到底是不是预期收益率越高的产品,风险也就越大呢?谁也不知道!”
“以前一段时间,我可能会把所有的钱都放在银行理财里面,买不同的产品平衡一下。但是,现在产品收益率都很低,我也不敢将钱全放在银行理财,还不如直接买大额存单。”王晓刚表示,大额存单的风险低,一年收益相比银行理财低不了多少,关键是省心。
王晓刚认为,有些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可能对标的是银行存款,或者基金产品。相比之下,银行理财在三者之间的风险和收益都是居中的。如今市场行情不佳,大多数人会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4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