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力量专访招商信诺刘辉权益市场有长

新华财经北京2月1日电(记者王虎云)在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资管公司队伍出现更多外资身影。年10月,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招商信诺资管”)正式开业,意味着合资保险资管公司队伍再添一员。随着资管市场迎来更多参与者,什么样的资管机构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保险资管机构具备哪些优势?如何优化资产配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招商信诺资管董事长刘辉。

外资通过与本土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招商信诺资管由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招银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招银国际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大股东招商信诺人寿的中外股东分别为招商银行和美国信诺集团。

刘辉表示,除了监管限制放开的因素之外,外资积极参与中国资管行业,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对中国投资机会以及资管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在这一轮复苏里,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速都将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她表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整体的利率水平和投资收益高于其他经济体,对外资具备非常强的吸引力。此外,资本市场的严监管态势和改革措施,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对于资管行业而言,中国资本市场将提供优质的投资场所和投资标的。

“中国居民财富的迅速增长,也给资管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刘辉表示,年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且在居民资产配置结构里,现金和存款约占一半,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随着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升级优化,会有大量的居民储蓄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整个资管行业的长期资金。

在她看来,外资机构经历过资管行业发展的长周期,拥有丰富经验,对自身的差异化优势也有清晰认知。但外资机构在客户资源、渠道,以及对中国市场特定风险的认知方面存在短板,需要与本土机构开展合作。

“我们的外资股东具备全球化的视野,是全球排名靠前的健康险供应商,健康管理经验和医疗资源都很丰富,这些能力与招行零售客群的康养需求高度匹配。”她说,招商银行在本土拥有渠道和客群优势,既能带来资金端的优势,又能带来资产端的优势。招行体系目前在打造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循环价值链。在这个价值链上,招商信诺资管处于其中核心的资产管理环节。

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进入,资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刘辉看来,一家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要以客户为中心,并具备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回报的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

她表示,投资管理能力方面,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要建立“无研究不投资”的投资管理标准和投资决策流程,并要具备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方面,加强风控的文化建设,守住合规底线,具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极其重要,要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帮助研判分析。

她特别提到,资管行业要给投资经理非常开放和包容的环境,尊重专业,包容个性,充分释放其潜力。同时,资管公司要通过市场化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看好未来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保险资金是负债资金,要求获取长期稳定收益。在当前利率走低的背景下,如何优化资产配置,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是保险资管机构共同关心的话题。

刘辉认为,对于保险资金而言,权益资产、利率债、高等级的信用债、另类资产等未来都有投资机会。

其中,刘辉尤其看好中国未来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大力发展权益市场,有利于降低宏观杠杆率,降低系统性风险,政策层面也利好权益市场。”她说,资本市场改革不仅会提高整个市场的定价效率,还会提升具备持续成长能力的优质权益资产的价值,长期来看,权益市场的回报十分可观。未来如果资本市场按现在的思路坚持改革,很可能扭转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大起大落的局面。

“经过此轮疫情检验,中国企业‘强者恒强’的特点十分明显。一些龙头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提供非常稳定的回报。”她表示,“除了股票以外,权益投资还包含PE投资机会。招商信诺人寿负债端的优势明显,久期长、成本低。过去我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久期利率债上,未来会积极布局一级、一级半和二级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

对于债券投资,她认为,由于无风险利率中枢会持续下降,经历年的调整后,长端利率债已经初步具备配置价值。此外,打破刚兑以后,信用分化加剧,高等级的信用债也具备投资价值。总之,在利率中枢中长期走低的市场环境下,险资既可以加大权益资产配比,也可以加大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提升信用研究能力,发掘信用价值。

对于另类投资,她举例说,招商信诺资管背靠商业银行,本身有非标方面的资源,所以看中一些另类投资的机会。此外,对于险资而言,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未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类资产,要积极参与。

保险资管公司定位为长期资金管理机构

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出台,给整个资管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其中,保险资管机构面临哪些发展机遇?

在刘辉看来,资管新规出台后,存量接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净值化转型,这一变化会推动整个资管行业重构。在此背景下,保险资管跟银行理财能够实现合作共赢。银行理财资金体量大,但期限短,在渠道、客户、固定收益领域具备优势。而险资久期长、资金稳定,在大类资产的配置、多元化品种的布局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双方优势互补,在受托投资、资产配置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刘辉认为,未来保险资管公司大概率会定位为稳健的长期资金管理机构,要充分利用自身竞争优势,与其他资管机构进行合作,把握住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机遇:

第一,“十四五”期间,新技术、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都需要大量长期资金投入,而保险资金久期长,保险资管机构应发挥优势,更积极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增长和国家战略,在经济增长和企业成长过程中分享红利。

第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养老金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中国居民很注重财富的长期稳健增值,保险资管公司可以积极参与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设。

第三,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市场是一片蓝海,保险资管公司未来可以为投资人提供多样化的资管产品,与其他资管机构协同拓展高净值市场。

积极推进科技赋能资管业务

金融科技应用有助于资管行业提升运营和决策效率,不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加大对新技术应用的资源投入,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赋能投资业务。

“整个资管行业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尤其是在投研、风险管理、运营等环节。”刘辉表示,在投研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构建模型和进行决策,避免主观干扰。知识图谱也会把整个投资过程系统化,从而实现知识结构的积累和传承。风险管理方面,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搭建预警的防控体系,防控操作风险,通过量化技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等。运营方面,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技术提升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据她介绍,招商信诺资管会积极地推进科技赋能资产管理业务,依托招行的金融科技力量,实现投资、研究、风控运营等流程的系统化和智能化。

在投研体系方面,她透露,招商信诺资管设想打造从研究功能到流程管理一体化的基本面研究工作平台,通过智能化的投研系统平台来实现系统间功能模块的灵活和快速调用。智能化投研基本上要实现几个功能:一要提高投研的效率和深度;二是投研成果要能够沉淀、积累和传承;三要通过公共平台开展投研合作;四是投研成果要能高效输出。

在风控平台方面,她表示,招商信诺资管要建设一个覆盖全流程的风险管控系统。比如,利用科技加强对投资的量化风控能力,对风险因子和敞口能够进行跟踪、检测和精细化管理。另外,在评级的体系和模型方面也采用大数据等方式进行布局。

《资管力量》(外资篇)是由新华财经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联合策划,由新华财经驻北京、上海的资深记者对十余家外资保险资管机构和国际知名资管机构高管进行专访,深度探讨了资管行业尤其是外资资管机构在中国金融业加大对外开放过程中的新机遇、新理念、新技术,并梳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发展经验。

《资管力量》为新华财经与金司南金融研究院、投投科技联合推出的聚焦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栏目。

出品:陈小彬王涛

策划:王文迪王虎云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44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