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万买银行理财,行长亲口保证稳拿5

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导读: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员工都说达到预期受益没问题,但真的未达预期收益或亏损时,银行会以各种理由让投资者“买者自负”。这合理吗?以下这个案件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例子。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丨李玉敏编辑丨李伊琳很多客户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员工都会拍着胸脯说达到预期的受益没问题,但是等真的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或者亏损时,银行会以各种理由让投资者“买者自负”。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的一个理财客户与银行的纠纷案件,却以银行向客户推介理财产品时,未充分尽到适当性义务,判决该行对客户受到的实际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该案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一审法院认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签署了电子风险提示书并已知晓且确认购买该理财产品存在风险,故驳回了投资者的全部诉讼请求。但是二审法院审理后,作出了改判的决定。图/图虫银行多人承诺预期收益,投资者最终却亏了10万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判决书显示,年6月和10月,裴女士在交行西便门支行理财经理、副行长申某的推荐和引导下,在得到交通银行确保收回本金和4.5%、5%收益的承诺后分别购买了交通银行推出的期限为1年的个人理财产品,并通过交通银行的账户分别支付了万元和万元的款项。但上述产品到期后,裴女士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本金仅存.47万元,损失10.53万元;所获收益60元,而非交行员工承诺的21.04万元,相差21.03万元。年9月,裴女士将交行西便门支行和北京分行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本金损失和未到达预期收益的部分收益。交行北京分行提供的信息显示,年6月20日,裴女士购买了两笔长信诺信债券6号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共计万元。年10月27日,裴女士再次购买了私银专属号融通资本管理计划产品一笔,共计万。年6月29日,裴女士赎回了长信产品,本金未亏损,获得收益60元,收益未达到预期;年11月2日,裴女士赎回了融通产品,损失本金10.53万元,收益未达预期。裴女士一方称,多次购买交行申某推荐的理财产品,都是保本保收益的,没出现过问题,裴女士跟申某已经成为好友。裴女士只购买保本保收益型的理财产品,适宜保守型投资,对此该支行行长翟晓某和申某是清楚的。裴女士对申某和交行西便门支行非常信任,即使该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比其它金融机构的收益率低,裴女士也在该行认购,图的就是安全可靠。如果申某告知裴女士案涉产品是高风险的私募基金,裴女士是不会认购的。裴女士还表示,购买的长信债券产品时,合同上签字,是申某让签的,为了办理认购手续,是一种形式。申某说,保本保息“不可能这么写”。申某给裴女士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yw/546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