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时代的中英金融发展

关键词:金融科技;中英合作

年6月17日,“沪伦通”于伦敦证交所正式启动。在经历了“沪港通”、“深港通”的尝试之后,“沪伦通”的起航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沪伦通”的启动让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再次成为中英金融圈的热门话题。

我们通常用Fintech来指代当今金融科技。Fintech这一名词源于“FinancialTechnology”。当金融科技在21世纪出现时,Fintech最初指代已建立金融机构的后端系统所采用的技术。随着现代金融业向“更多面向消费者”的服务转变,Fintech的内涵已经扩展到包括金融领域的任何技术创新和自动化,包括金融知识,咨询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精简财富管理,贷款和借贷,零售银行业务,筹款,汇款(支付),投资管理等。具体而言,Fintech用于描述旨在改善和自动化金融服务交付及运用于这一过程的新技术。Fintech的核心是利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上使用的专用软件和算法,帮助公司,企业主和消费者更好地管理其财务运营甚至生活。

目前,中国和英国在Fintech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Fintech这一概念在年前后传入中国,此后迅速被中国市场接受并逐步替代本土概念“互联网金融”。目前,中国Fintech业务主要包含数字货币、网络借贷、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股权众筹、智能投顾六个门类,其中网络借贷业务发展速度最快,发展空间也最大。截至年6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只覆盖了9.2亿人,其中有贷款记录的仅4.4亿,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中有庞大的人口并没使用过传统金融体系的贷款融资服务,这一金融空白给中国Fintech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市场动力。以阿里巴巴为例,该公司以电商平台为基础,将商业版图扩展到诸如线上支付、小额资金管理和电子信贷等多个金融科技领域,蚂蚁金服如今已成为中国Fintech行业甚至金融业的领头羊。

不同于中国主要依托于市场需求而发展的Fintech,英国更多的是依靠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近年来,英国小企业融资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英国商会指出,英国金融业发展已经从信贷危机转向信贷冷漠,因为较小的企业不再想要贷款。相比于年44%的使用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比例,年这一比例降至38%。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发展Fintech的扶持政策。近日,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在伦敦举行的创新金融全球峰会上的发言似乎也部分解释了英国大力发展Fintech的原因——Fintech革命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它“为资产越来越无形的小企业提供融资的动力”。金融服务领域的数字创新将改善银行监管,为消费者和企业创造更好的服务,帮助实现更具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增长。卡尼表示,数字银行初创公司和其他金融公司正在为小公司提供更具竞争力,更适合平台发展的融资模式。英国期望通过发展Fintech来鼓励英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释放这些企业的潜力,从而促进英国整体经济发展。

目前,英国发展最快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Revolut已获得银行许可,今年起将开始在欧洲放贷。这一发展是Revolut巩固其作为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新金融参与者之一的重要一步。Revolut由两位前投资银行家NikStoronsky和VladYatsenko于年创建,从预付卡业务起家并迅速成长。公司最初吸引客户的是免费支付和转账,目前它已经将业务多元化,包括加密货币,保险和小企业服务,并计划推出免佣金股票交易。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公司拥有超过名员工,将依据其新的欧洲银行业务许可证,逐步开放向个人和企业提供存款及贷款的业务。它计划从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开始,然后进入法国,德国和波兰这样的大市场。目前它还在英国申请许可证,以避免英国退欧后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Revolut在去年4月份完成了2.5亿美元的融资,使这一新兴金融服务提供商的估值达到17亿美元,这也使该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估值增长了五倍。

中英两国作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在Fintech领域分别显示出不同的优势,也遇到一些共同的发展瓶颈,笔者认为两国应通力合作打破Fintech发展的困境,相互借鉴发展经验以促进双方在Fintech领域合作,促进中英金融的进一步深入交流,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首先,两国在监管方面应当进一步创新。在传统监管手段已不能满足金融科技带给金融市场的变化的情况下,政府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实行有效的监管,Fintech时代的金融发展如何做到在规则内有序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中国政府为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不断努力,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为Fintech业务划定红线。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明确出台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如《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等规章。英国方面在年5月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推出监管沙盒(RegulatorySandBox)计划,以期通过支持颠覆性创新活动来提升Fintech行业的竞争力。不过,虽然两国都十分重视行业监管,但是在跨境业务方面,因为不同国家的监管制度、消费者习惯和行业发展环境都有较大差异,单纯的法律法规在监管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然而,Fintech的发展不可能只停留在境内业务层面,因此中英两国应积极发展监管科技(Regtech)和法律科技(Lawtech),积极防范监管套利、真空与俘获问题,从行为监管入手加强监管力度。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不仅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在积极探索金融发展与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消费者都在从现金转向数字支付解决方案。随着全球采用新技术以及不断增加的汇款流量的风潮,中英两国可以寻求在第三国的Fintech业务拓展与合作,例如支持移民从经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的家人和朋友汇款。今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吸引了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工商银行、汇丰银行、桑坦德银行等十余家金融机构签署了7个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总投资金额88亿美元。同时,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债务资本市场、风险管控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在“一带一路”发展的背景下,中英Fintech在第三国的合作不仅仅能促进两国金融发展,更可以带动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国际金融业搭建起合作和交流平台,实现国际金融的共同发展。

此外,中英两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需要对Fintech未来的发展轨迹有预判性。伴随着快速发展的脚步,Fintech在收获掌声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质疑。金融科技公司已经成熟并正在进入主流市场,Fintech正在重新打造现代社会的整体风气——低收费并迅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当然,作为回报,一些金融企业如Monzo吸引了大批狂热的追随者。然而,我们不能被这些智能化的应用程序牵着鼻子走。当接力棒已经传递给挥舞着智能手机的九零后甚至千禧一代,银行业作为金融部门的核心以及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演变成了用户们在网上通过鼠标轻松操控银行发展风向标,我们需要反思这场数字革命最终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作为银行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场席卷全球的数字金融革命?中英两国目前走在Fintech发展的前沿,应当肩负起行业发展的责任,积极思考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人性发展问题,避免Fintech发展掉入“科技控制人类”的陷阱。笔者认为,在“沪伦通”启动发展的利好背景下,双方政府可以推动建立一个指导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智囊团,包括开展金融服务业务和提供相应技术的跨国公司代表,金融技术公司和初创企业代表,第三级机构,公共部门代表和国际专家。该智囊团将就行业的发展向政府提供建议,寻求发展定位,共同应对国际金融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蔺皓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

欢迎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yw/34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