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本科毕业1年从没有工作到投行高薪
前言:
其实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分享给大家。
我们之前讲过很多关于networking、关于在美国怎么找实习、找全职的内容,但是会发现,实际会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很多学生会不知怎么解决,以至于尝试了几次遇到失败就放弃了。
但是,今天的主人公在毕业前也只有一小段不知名咨询公司实习经验,参加两次校招都空手而归,最后却依靠coldcall和coldemail这些很基本的networking能力拿到PE实习又成功跳到投行!
今天采访的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校招外的非周期招聘是如何进行的?有何不同?
如何从PE转到投行?你会遇到哪些反对的声音?如何回答?
如何有效利用coldcall和coldemail?以及为什么即使是大投行也仍可能对coldcall和coldemail做出回应?
如果你刚毕业,没有实习或者正式的全职工作经验,该怎么办?
采访细节
Q1:你先描述下过去一年里你都做了些什么吧!
A:我在去年9月份毕业,对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也没有一份全职工作。
我毕业后做过几个月的咨询实习,但只是暂时的,而且他们不会延长实习时间给我转正。所以我在10月和11月开始申请全职工作,因为我不想在简历上留下一年的空白。
今年1月我申请到一份PE实习,3个月时间,公司很小也不知名,但是,这段实习让我获得了在大投行人脉和面试的经验。
实习结束时,我获得了纽约一家大投行的全职工作机会,所有这些都是通过非周期招聘和积极的networking获得的。
Q2:好,我们将深入探讨这其中的每一部分……让我们从你在大学里直到毕业所做的事情开始吧。
A:我确实有一个优势,我去了美国的一所targetschool,这无疑还算是有帮助的,但我的相关实习经历为零。我更专注于课外参加的各种活动,甚至没有过多考虑毕业后想做什么。
金融对我很有吸引力,因为它的环境压力大,学习曲线也很陡,我觉得当我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能学到比咨询行业更多的实际技能。
不管怎样,毕业前我一直在申请实习,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我只拿到了一个咨询实习的机会——不是MBB,只是一家很小也完全不知名的咨询公司。
毕业后我又参加了一次校招,但是我再次空手而归,因为咨询实习看起来真的没那么有吸引力。
Q3:因此,在经历了两个完整的校招后,你看起来并不是很幸运——是什么让你认为自己有机会进入PE呢?这难道不比IB招聘更难吗?
A:我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
-相对而言,本科生和应届毕业生去PE的相对较少,因此申请人数可能会更少……
-这些公司中有许多规模太小,没有正式的招聘流程。
当你向纽约的投行提出申请时,你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申请者,竞争压力很大。所以我可能更有机会进入小型PE,因为申请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而且许多本科生/应届毕业生并不具备所需要的networking能力。
Q4:那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小型PE并联系他们的呢?
A:我找到了一份纽约PE公司的名单(部分通过在线搜索和排名),重点放在了真正的小公司上。
我没有具体的人的名字,但他们很容易找到,因为几乎所有的PE公司都有一个“团队”页面的网站。
因此,我通过尝试组合firstname.lastname
firmname.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54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