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新的投资品,再不知道就晚了
年前:崩塌式上涨;年后:狂欢式暴跌。
A股牛年第3个交易日(2月22日),股票市场赚钱效应极好,但基民的心却碎了。茅台暴跌、机构抱团白马股遭遇重挫,拖累一众明星基金断崖式“崩塌”。即便如此,新基金发行依然热火朝天,基民仍在跑步进场。
据不完全统计,2月18日—2月28日,有74只基金排队上新(同一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仅2月22日1天就有27只基金开启认购。这其中不乏一些“新鲜面孔”,例如MOM基金、养猪/化工主题ETF基金、科创50ETF联接基金等。在明星基金遭遇“折戟”的时点下,这些新产品值得买吗?
公募MOM亮相,万亿元级别蓝海市场开启
MOM模式在海外已经发展成熟,但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MOM是完全新生的事物。
年12月31日,华夏、鹏华、招商、建信以及创金合信5家基金公司旗下的5只公募MOM获批,这也是国内首批公募MOM产品。建信、创金合信的两只产品分别于年1月20日、2月18日正式发行,其余3只产品还没有具体发行时间。如果想吃上这“第一批螃蟹”,这些知识点你需要了解。
MOM和FOF有什么区别?
MOM(Managerofmanagers)模式和FOF(FundofFunds)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将资金分成若干份进行投资,以达到分散投资的目的。但两者本质区别在于,FOF是挑产品,即用母基金的钱投资于若干个子基金;MOM则是挑人,即将母基金的资金分成若干资产,分别交给不同的优秀基金管理人进行投顾管理。因此MOM产品的最大优势和挑战都在于优秀管理人。举个天马行空的例子,如果我是一只MOM基金的管理人,可以将若干资产分别委托给张坤、朱少醒、葛兰、谢治宇等基金大佬来管理,想想就……
MOM的风险、收益如何?
MOM的潜在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母基金的资金分配策略对整个基金的收益影响很大;二是当母基金和子基金不属于同一公司时,会为风控带来挑战。
MOM产品还没有历史业绩可以参考,可以知道的是,MOM的收益来自于三方面,一是管理人进行股债资产比例的资产配置收益;二是管理人在不同风格投资顾问仓位间进行风格资产配置收益;三是投资顾问在其擅长的风格、行业领域进行个股选择的收益。
MOM适合哪类投资者购买?
从海外市场的经验看,MOM受到大型企业年金、养老基金以及保险资金等机构客户的广泛认可,这些机构的投资风格都是偏稳健保守的。总的来说,MOM更适合资金量较大、风险偏好偏低的投资者,不太适合偏进取型投资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首批5只公募MOM产品都设置了一年封闭期,因此MOM更适合中长期投资者。
去年是公募基金的丰收年,总规模突破20万亿元。按照美国市场MOM占公募基金规模超6%比例估算,境内MOM有望成为一片规模超万亿元的“蓝海”。
ETF发行“井喷”,养猪/化工主题闪亮登场
ETF基金对应的是行业指数,买ETF,意味着买一揽子公司的股票。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免去了研究公司的麻烦,只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54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