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高材生29岁成银行副总裁,放弃千万年
我拯救不了所有的孩子,
但对每一个被拯救的儿童来说,
都是有意义的。
···
艾滋遗孤
29岁之前,
他的履历靓丽光鲜:
哥伦比亚大学毕业,
进哈佛大学东亚所进修硕士,
才27岁,成为瑞士某银行驻香港联席董事,
2年后更是荣膺法国一家银行的副总裁。
在哈佛
每天出入华尔街,90年代就已手握数百万美元年薪,生活似在云端:
跟洛克菲勒的曾孙女喝喝下午茶,和林青霞一起听昆曲,他的事业得到过李兆基和克林顿的支持,他的照片还挂在法国国家巴黎银行总部大堂···
在华尔街工作十年,
理想是“成为华尔街最出色的银行家”
这也是他母亲的梦想,
然而令谁也没想到的是,
深入了一次河南农村,他却毅然辞职,
过上了另一种天壤之别的生活。
这就是杜聪,从小跟父母从香港移民美国,受尽各种歧视排斥的他却很争气,一路碾压各种人才,成为美国精英。
直到21年前,他被调职到香港,因为项目原因到农村考察,从此人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我永远都不能忘记那个夏天去到河南考察的经历,一口气跑了数个村庄,其中一个村有个大队,几十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艾滋病人,在阴暗的、密不透风的屋子里,躺着一个个年轻而病危的人。
当时药物十分缺乏,病人普遍发烧、咳嗽、腹泻,长满了疱疹。有的就那样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甚至身体已经溃烂,随时都可能毫无尊严地死去。”
从没见过这种场景的杜聪,一下子陷入了严重的焦虑,晚上经常做噩梦,半夜醒来痛哭。
满脑子想的都是“有这么多人需要帮助,我的力量却这么小,我该怎么办?”
在离开村子的前一夜,
他彻夜难眠,
下定决心要为这里的人做点事,
出乎所有人预料:
他辞去了年薪几百万的工作,
决定救助艾滋孤儿。
母亲第一个跳出来激烈反对,“含辛茹苦把你养这么大,送你念哈佛,读书毕业,不是让你做义工的,而且你为什么那么关心跟你毫无关系,那么遥远的一帮孩子?”
但杜聪的想法却是:这世界少了一个银行家,照样运转,但眼看这帮孩子不救,就晚了。
况且他眼睁睁地目睹一位患艾滋的母亲,在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求助:我完了,我儿子也有艾滋,也许你救不了我的儿子,但一定要帮帮我的女儿,我想让她有一个读书的机会。
他这才知道原来很多艾滋父母的心愿,
只是单纯地希望孩子能上学读书。
不顾家人的反对,
回到香港的他,
立马成立了智行基金会。
用自己先前的积蓄和筹资,
深入各地的艾滋村救助艾滋孤儿,
第一年救助人,
第二年救助人···
累计资助河南、安徽、云南等10省2亿元,
救助2万名艾滋遗孤。
20余年,
他幽默地评说辞职后的变化,
“比以前更忙,
一文不挣,全年无休。”
也正因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53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