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小银行资产负债全调查2018年10
来源/债券小馆(ID:Bondfamily)
导语在去杠杆、防风险、严监管的背景下,加上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刚出台,未来商业银行的表内外业务都会有较大的变化,业务格局重构。
本问卷由国利货币与中金固收联合开展,于11月24日面向中小银行发放(城商行、农商行相关领域负责人),共回收份有效答卷。主要面向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农信社,其中城商行占比21%、农商行71%、农信社6%。分区域来看,来自于近20各省份,其中湖南、山东、江苏、四川、山西、浙江、河南相对更多。
调查结果
(1)债券观点方面:大部分中小银行认为经济可能不好不坏,向上空间有限,但也跌不下去,维持窄幅区间震荡;仅有小部分银行(7%)认为明年经济走强;通胀方面,大部分中小银行对CPI的担忧不大,但部分中小银行对PPI仍有担忧,供给侧改革下工业品价格仍有一定压力。货币政策上,大部分中小银行(70%)认为尽管经济可能走弱,但货币政策从去杠杆角度考虑问题,仍可能维持不松不紧,小部分银行认为随着美国逐步加息,中国可能跟随收紧货币政策。国债收益率方面,大部分银行认为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1%-4.3%的位置,将会加大增持力度。
(2)今年资产负债方面:①大部分中小银行表示今年负债端压力较大,尤其是存款端压力较大、对同业负债有一定的依赖度。从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吸收存款科目三季度同比增速从二季度的9.1%大幅降至7.13%,同业负债在监管从严下,增速也有明显放缓。②三三四严监管、去空转和套利之下,42%的中小银行表示同业资产均有收缩。③从债券投资规模来看,大部分银行表示今年债券投资没什么新增规模,或有新增规模,但较年有明显压缩。④投资策略方面,今年中小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票息策略和加杠杆买同业存单,占比均在40%以上。对收益贡献较多的策略包括低成本融入资金,加点拆放出去、通过利率债做波段和投资货基和债基,增加免税收益。
(3)明年资产负债方面:①大部分银行表示明年增加债券投资规模,但负债压力大仍是影响债券投资的重要因素,债券投资规模增加或不大。在目前收益率水平下,债券品种中,中小银行更倾向于同业存单、国债、政金债。不过,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中小银行配置债券的空间仍取决于其扩表的空间、信贷需求的强弱以及广义流动性的情况。②72%的中小银行反馈MPA考核压力较大,50%反映银监会三三四整改压力较大,表明MPA以及银监会的系列监管压力最大;43%反映来自资管新规对理财业务的约束压力较大;还分别有41%、39%的中小银行反映同业负债比率、流动性考核压力较大。③贷款需求方面的调查,绝大多数银行(80%)表示今年信贷需求较强,但对明年(年)的信贷需求的看法存在差异,多数认为明年的信贷需求会有所回落。④绝大多数中小银行表示委外存在浮亏,但浮亏程度略有差异,成本估值法下可以接受或滚动持有;但后续的态度有所差异,目前监管趋严之下,表示加大委外规模的中小银行相对有限。⑤对公募债基和货基投资来看,在政策趋严之下,中小银行对定制基金或购买货基的兴趣有所下降。⑥负债端维度,商业银行今年负债端压力较大,明年负债端压力下,更多加大一般存款的抢夺、寄希望于央行投放的流动性以及适度依靠同业负债。资金成本仍或保持高位。
(4)今年最难熬和最开心的时刻:好几个调查反馈今年“天天都难熬,天天不开心”,可见不开心的不是一个人,今年的债市大家都很不开心,都比较煎熬。煎熬来自于监管趋严、行内考核压力、负债成本高、资金面紧借钱难、资产收益上不去而债券收益率上行过快但却没有有效的对冲工具,等等。而开心也是苦中作乐,偶尔时点资金宽松好于预期、没有上船等。
一.基本面及货币政策等问题
(Q1-Q4)
B、经济可能不好不坏,向上空间有限,但也跌不下下去,窄幅区间震荡。55.3%C、融资制约以及金融严监管,加上房地产下行,经济将再度下行。22.3%D、目前信息和形势较为错综复杂,加上政府人事格局尚未确定,需要进一步观察。15.5%A.L型底部已过,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经济仍将处在复苏周期。6.8%今年在基建和房地产支撑下,经济整体表现平稳,在对明年经济走势的判断上面,大部分中小银行(占比55%)认为经济可能不好不坏,向上空间有限,但也跌不下去,维持窄幅区间震荡。
B、略担心:PPI略有压力,但PPI难以向CPI传导,CPI压力不大,结构性通胀。45.6%C、不太担心:PPI到年底会逐步回落,M2增速偏低也会抑制CPI,两者压力都不大。36.8%A、比较担心:供给侧推动持续增强,工业品和农产品都会涨,PPI和CPI会有上升压力。16.5%D、不担心:通胀最终是看需求,目前经济和金融政策是抑制需求,通胀压力会回落。0.9%通胀方面,大部分中小银行对CPI的担忧不大,但部分中小银行对PPI仍有担忧。
C.尽管经济走弱,但货币政策从去杠杆角度考虑,可能仍维持不松不紧69.9%B.美国逐步加息,加上中国通胀压力可能上升,中国货币政策也可能会跟随有一定的收紧23.3%A.经济逐步下滑,最终会倒逼货币政策放松。6.8%关于明年货币政策观点来看,大部分中小银行(70%)认为尽管经济可能走弱,但货币政策从去杠杆角度考虑问题,仍可能维持不松不紧。
C.4.10%-4.30%41.7%D4.30%-4.50%。25.2%A、目前价位已经是很有配置价值了,有钱就会买14.5%B、预计4.0%-4.1%的位置12.6%E、4.50%以上。5.8%关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哪个水平,中小银行会增大配置力度,中小银行看法较为分散。
二、年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特点(Q5-Q9)
B、压力适中:存款增长偏弱,比较依赖同业负债。44.6%A、压力不大:存款增长相对稳定,适度依赖同业负债。34.9%C、压力较大:存款基本负增长甚至负增长,十分依赖同业负债,负债成本较高20.3%关于银行负债压力方面,大部分中小银行表示今年面临一定的负债端压力。
普通存款增速的放缓,叠加同业负债压缩,银行负债压力较大。主要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也显示今年银行负债端压力较大,二季度一共有7家银行缩表,三季度有6家银行缩表,吸收存款科目同比增速从二季度的9.1%大幅降至7.13%,同业负债在监管从严下,增速也明显放缓。
C、规模变化不大,在-10%到10%之间。47.5%B、适度压缩了同业资产,在10%-30%。33.9%D、规模出现了一定增长,在10%以上。9.7%A、较大幅度压缩了同业资产,压缩比例超过30%。8.7%在同业资产的变动上面,近一半的中小银行表示规模变动不大,在-10%到10%之间。
从上市银行的季报数据来看,银行今年持续在压缩同业资产,上市银行三季度全部资产同比增速为8.37%,较二季度的9.62%进一步回落,其中狭义同业资产同比增长-1.76%;主要是压缩了短期限的同业资产如同业理财、同业存放等。且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来看,“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也连续几个月出现了下滑,5月和9月均下降超过亿元(下图为股权及其他投资:环比增长)。
近期,五部委再次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嵌套和通道业务再次进行了明确的限制,同业杠杆将会再次受到限制,预期未来银行同业资产或将持续压缩,且以信贷类同业资产为主。
A、基本没有什么新增规模。47.5%B、有一定新增规模,但相对年明显压缩。25.2%C、新增规模与年基本持平。17.4%D、新增规模明超过年。9.7%总体来看,今年大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的配债额度较去年增幅下降,对债券的支撑力度有限。
商业银行今年在存款增长乏力和信贷需求较旺影响下,配债额度有限,配置力量主要集中在国债和地方债,对同业存单、信用债的配置有限。相同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托管数据中找到,从托管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部商业银行总计增持2.77万亿债券,主要以地方债和国债为主,大幅减持了短融超短融、中票和同业存单。从上市银行证券投资科目来看,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持有的债券总量较16年下半年有明显下降(下图为上市银行证券投资科目债券持有详情:减持政府债券、全部商业银行1-10月主要券种净增持:主要增持地方债,小幅增持国债、政金债,减持同业存单)。
Q8:年,贵行在债券业务层面的核心操作和盈利贡献来自什么策略?(可多选)
A、加杠杆买同业存单。45B、投资货基和债基,增加免税收益。33C、通过利率债做波段。34D、投资资质和收益适中的信用债,获取较高的票息。46E、投资ABS,低资本占用但收益率尚可。19F、通过利率互换和国债期货等衍生品对冲风险,甚至适度做空。3G、借券做空。2H、融入低成本资金,加点拆放出去。36从问卷调查来看,今年中小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票息策略和加杠杆买同业存单,占比均在40%以上。同时,对中小银行收益贡献较多的策略为低成本融入资金,加点拆放出去、通过利率债做波段和投资货基和债基,增加免税收益,占比30%以上。
B、新增资金尚可,基本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目标,但存量投资浮亏明显。36.8%A、新增资金尚可,基本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目标。存量投资浮亏不严重。30.1%D、新增资金也出现浮亏,存量投资浮亏明显,业绩压力较大。18.4%C、新增资金没有完成目标,存量投资浮亏不严重。14.5%关于今年中小银行债券投资的收益,大部分中小银行表示新增资金尚可,基本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目标;但在存量资金方面,超过一半的中小银行表示存量资金出现了浮亏,业绩有一定压力。
具体来看,37%的中小银行表示新增资金尚可,但存量投资浮亏明显;30%的中小银行表示新增资金尚可,且存量投资浮亏不严重;18%的中小银行表示新增资金和存量投资均出现明显浮亏,业绩压力较大;另外15%的中小银行表示新增资金没有完成目标,存量投资浮亏不严重。不过,此题建议跟问题13结合来看,或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结合托管数据来看,城商行增加了对国债和地方债的投资,小幅增持了国开、口行债,大幅减持了同业存单。农商行增加了对政金债和地方债的投资,小幅增持了国债和存单,但增持力度较去年有明显的下滑。(下图为城商行今年投资券种变化、农商行今年投资券种变化)
三、年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趋势(Q10-Q17)
A、债券收益率上升后,配置价值提升,明年提高债券投资净增量。37.8%B、债券配置价值虽然提升,但负债压力较大,明年会压缩债券投资净增量。33.9%C、存量包袱较重,加上今年业绩不佳,预计明年基本没有新增规模。28.1%关于明年债券投资额度,大部分银行表示明年增加债券投资规模,但负债压力大仍是影响债券投资的重要因素,有38%的中小银行表示债券收益率上升后,债券配置价值上升,明年会提高债券投资净增量。
中金前期也在报告中对今年债券市场调整的性质进行过分析,银行今年坚持“有效资金配置高效能资产”的观点。即“保信贷、挑债券、压同业”,即在负债来源较为有限背景下,优先配置贷款类资产(能派生存款,且上浮更加明显),其次被动增加对债券的配置,而同业资产则在严监管之下出现明显收缩。
明年来看,同业负债在扩张冲动与监管考核之间需求平衡,且负债荒背景下,银行依赖度仍较大,如果货币政策没有明显放松迹象,明年同业负债利率中枢大幅下行空间有限,而一般存款或仍面临较大的压力,尽管表内表外化放缓,但表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银行之间的差异仍较大。“负债荒”问题明年或仍存在,在严监管下扩表空间相对有限的背景下,预计“优先高效能资产”这一配置思路仍将延续(即在负债来源较为有限背景下,优先配置信贷类资产、非标资产,绝对收益率较高且能带来存款的资产),配债额度仍将受限。
Q11、贵行预计明年来自哪方面的监管压力较大?(多选题)
A、央行MPA考核74B、银监会三三四整改52C、资本充足率31D、同业负债比例42E、流动性考核压力(LCR、流动性比例)40F、资管新规对理财业务的约束4472%的中小银行反馈MPA考核压力较大,50%反映银监会三三四整改压力较大,表明MPA以及银监会的系列监管压力最大。
C、贷款需求今年较高,在各种政策约束下加上房地产回落,预计明年需求明显减少。37.8%B、贷款今年需求较高,预计明年可能会有所减少,但仍较旺盛。27.1%D、贷款需求今年较高,在政策倒逼各种融资回归表内的情况下,预计明年需求更高。23.3%A、贷款今年需求不佳,预计明年还会继续减少。20.3%贷款需求方面的调查,绝大多数银行(80%)表示今年(年)信贷需求较强,但对明年(年)的信贷需求的看法存在差异,不过其中多数认为明年的信贷需求会有所回落。
其中,29%的中小银行预计明年信贷需求明显下降(贷款需求今年较高,在各种政策约束下加上房地产回落,预计明年需求明显减少);27%预计明年信贷需求有所回落但仍较为旺盛(贷款今年需求较高,预计明年可能会有所减少,但仍较旺盛);23%的中小银行认为明年信贷需求仍较强(贷款需求今年较高,在政策倒逼各种融资回归表内的情况下,预计明年需求更高)。只有20%中小银行对信贷需求偏悲观(贷款今年需求不佳,预计明年还会继续减少),这或与区域信贷需求的差异有关;分地区来看,认为信贷需求较弱的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如四川、河南、广西等。在信贷需求还没有大幅减弱的情况下,银行在明年上半年可能还是会优先配置贷款,对债券配置需求可能还是有一定挤出。
C、贷款需求今年较高,在各种政策约束下加上房地产回落,预计明年需求明显减少。37.8%D、考虑到未来投债基和货基在税收政策层面的不确定,可能会逐步改为自营资金增配国债和地方债等真正意义免税的债券资产。32%B、政策还没完全限制投资公募基金,仍会考虑增加债基和货基投资。27.1%D、贷款需求今年较高,在政策倒逼各种融资回归表内的情况下,预计明年需求更高。2.9%从本次调研的中小银行样本来看,绝大多数中小银行表示委外存在浮亏,但浮亏程度略有差异且后续的态度有所差异。
总体来看,在过去两年低利率环境下的委外大潮以及16年11月以来债市的大幅调整之下,多数委外机构目前或有一定的浮亏,但成本估值下仍可以接受;不过,目前监管趋严之下,表示加大委外规模的中小银行相对有限。如果监管政策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一些浮亏的表内委外可能会继续先滚动,除非政策强制要求清除。但一旦清除,这些委外的债券抛压仍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
对于表外委外,后续或需要观察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兑、只允许嵌套一层等趋严之后,中小银行理财规模的变动以及委外的需求。
A、政策逐步收紧,不会明显新增公募债基和货基投资。45.6%D、考虑到未来投债基和货基在税收政策层面的不确定,可能会逐步改为自营资金增配国债和地方债等真正意义免税的债券资产。24.2%B、政策还没完全限制投资公募基金,仍会考虑增加债基和货基投资。17.4%C、流动性压力较大,可能会赎回公募债基和货基来缓解流动性。12.6%就中小银行对公募债基和货基投资来看,在政策趋严之下,中小银行对定制基金或购买货基的兴趣有所下降.
过去两年,商业银行增配了较多的公募债基和货币基金,一方面,有免税的效应,另一方面,还有信用下沉、加杠杆等优势。不过,伴随证监会逐步收紧机构购买公募债基、《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中对货基前十大投资者占比过高的要求流动性资产占比更高等,未来公募基金的发展更多定位在“公共募集”,而机构包养或定制化基金难度加大。
从实际数据来看:三季度公募债基中定制基金规模有所下降;不过货币基金相关监管在10月1日执行,相关数据尚不明显,预计四季度货基来自于机构规模扩张的部分也明显放缓。(下图为:公募债基中定制基金的规模:三季度有所回落、货基中机构投资者规模)
Q15:在现有的监管、流动性考核以及业务发展诉求下,年负债端采取何种策略?(多选)
A.加大对一般存款的抢夺。82B.付出一定成本,“购买”存款。25C.通过贷款业务和投资地方政府债,增加对存款业务的捆绑。26D.加大托管和清算业务的发展,增加金融机构存款。10E.提升同业负债比例,多发同业存单。25F.压缩同业负债比例,更多依赖普通存款。24G.积极投放普惠金融贷款,争取获得更多定向降准。26H.控制好MPA考核指标,争取获得更多央行MLF资金支持。42I、延长同业负债久期,减少期限错配。38J、继续通过负债久期期限错配来降低成本,借短投长。14在同业负债受到明显的监管与约束之后,尽管银行可以依赖一部分同业负债来支撑贷款和债券业务,但空间相对有限,存款的增长仍是最核心环节。
从这个角度来看,明年银行的业务重心会回到对存款的抢夺上。从调研来看,由于同业负债上限明显受监管,且资金成本较高,从批发性融资的角度,对公存款或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作用(都是批发性融资,只是资金来源一个是金融机构一个是非金融机构)。因而,上浮对公存款也是一个选择,对应存款端的抢夺更为激烈,抬升一般存款成本。不过,表内外利率双轨制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顶多上浮40%-50%,且由于基准存款利率比较陡,而同业资金短端较为平坦,1年-3年的大额存单上调后吸引力也较弱。
从本次中小银行调研来看,结合前面问题五来看,商业银行今年负债端压力较大,明年负债端压力下,更多加大一般存款的抢夺、寄希望于央行投放的流动性以及适度依靠同业负债。具体来看,80%的中小银行表示要加大一般存款的抢夺、23%也倾向于更加依赖普通存款,比如通过贷款和地方债、或通过一些方式“购买”存款等;41%表示争取过的更多央行资金支持(MLF、逆回购等);也有24%中小银行表示提升同业负债的比例、延长同业负债久期,或增加金融机构存款。
C、变化不大,现阶段是资金成本较高的阶段,央行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收紧33%B、小幅上行且放缓,资管新规下,表内资金表外化放缓32%A、进一步明显上行,因短端利率仍保持高位,而存款抢夺加剧29.1%D、小幅下行,去杠杆推进后,加上融资需求回落,短端利率有望下行5.8%对年资金成本来看,大多数中小银行仍有担忧,认为资金成本仍将维持高位,或进一步上行。
总体来看,在去杠杆以及相关监管政策落实之前,短端利率或仍将保持高位,同业负债的利率中枢大幅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而一般存款的成本在利率市场化下,或仍将小幅上行。不过,资产端收益率提升之后,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缩压力或小幅下降。
问题17:目前环境下,债券配置方面,更倾向于什么类型的债券?(多选题)
A.国债57B.地方债28C.政金债50D.同业存单59E.信用债(非城投类)26F.城投类信用债11G.ABS等16在目前收益率水平下,中小银行更倾向于同业存单、国债、政金债。其中存单绝对收益率高、流动性好,国债免税后实际收益率较高,政金债绝对收益率水平较高(详情见下图)。不过,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中小银行配置债券的空间仍取决于其扩表的空间、信贷需求的强弱以及广义流动性的情况。
延伸阅读——
监管约束下,银行同业负债明显压缩:上市商业银行同业负债现状分析
来源/chinamoneymagazine
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和同业存单业务面临监管红线约束,进入整顿和调整阶段。观察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数据,商业银行同业负债发生了诸多变化。
一、银行同业业务政策背景
年,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号),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经营行为,设置了同业业务风险集中度要求,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由于同业存单暂不纳入上述考核,同业存单成为商业银行增加主动负债、扩大资产规模的重要推手,市场规模迅速膨胀,引起了监管当局的高度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1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