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行中考揭晓中信建投主承销收入居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许盈
年上半年临近收官,券商投行“中考”的成绩单也将揭晓。
数据显示,按照发行日口径计算(下同),今年上半年共有家企业实施了股权融资,共募资.11亿元,去年同期则有家企业通过权益方式融资.2亿元;另外,92家券商完成债券承销规模5.50万亿元,同比增长7.5%。
从上半年券商主承销收入来看,59家券商合计揽入.89亿元(含IPO、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同比下降9.4%,其中IPO项目收入占到九成。投行业务马太效应再加大,在行业整体主承销收入下滑的背景下,排名前五的券商有4家上半年实现正增长,中信建投以18.10亿元的主承销收入超越中信证券,成为行业“一哥”。
IPO募资规模增19%
从股权融资来看,今年上半年IPO企业家数有所下滑,但募资总额不降反升;而增发则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募资规模均略有下降。
具体来看,上半年共有家企业完成IPO,相比去年同期的家下降33.8%。尽管IPO企业家数下降了,但是IPO募资规模不降反升,达到.8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9%。
有投行人士分析,去年询价新规发布后,市场买卖双方博弈更加均衡,整体而言新规后IPO发行估值变高,因此企业募资规模显著扩大。
另一位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则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觉得询价新规是有影响的,发行价格相对高些,但是也不能过度解读。每个项目融资规模有差异,有可能今年上市的项目有些是大项目,所以融资整体规模较上年增加。”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上市的中国海油,募资规模达到.92亿元,1月上市的晶科能源募资也达亿元。
在增发方面,今年上半年共有家企业实施增发,累计融资.32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54%、40.6%,年上半年共有家企业完成增发,融资总额为.82亿元。
中信建投主承销居首
从券商主承销收入来看,数据显示,年上半年59家券商合计揽入.89亿元(含IPO、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较去年同期的.56亿元下降9.4%。其中IPO、增发、可转债的承销收入分别为.25亿元、7.29亿元、5.15亿元,IPO项目收入占到九成。
在行业整体主承销收入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头部投行的优势再次扩大。去年上半年仅有2家投行主承销收入超1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则扩容至5家,分别是中信建投、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从同比变动来看,除了海通证券同比略降9%以外,另外4家排名前五的头部投行均实现同比增长;而放眼排名前20位的券商,则仅有四成券商主承销收入呈现正增长。
具体来看,中信建投上半年主承销收入高达18.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中信证券的17.98亿元,位居第一。中信建投“逆袭”的原因主要是IPO收入大幅增长,去年上半年中信建投IPO收入为6.9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则为16.40亿元,IPO家数达到22家。
头部投行中,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今年上半年的主承销收入也分别同比增长54%、48%,上半年收入均超过10亿元。中小型投行中,东兴证券与申港证券成为投行“黑马”,主承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达到4.01亿元、1.47亿元。
此外,在IPO承销金额方面,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分别以.57亿元、.64亿元排名第一、第二,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均以超亿元的IPO承销金额依次位列其后。在IPO承销家数方面,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分别以25家、22家的数量领跑,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民生证券等5家券商上半年IPO家数也都超过了10家。
地方债承销同比大增
今年上半年,92家券商完成债券承销规模5.50万亿元,同比增长7.5%;总承销债券数量达到1.54万只,同比增长40.3%。
分项来看,今年上半年,券商承销的地方债规模同比大幅增长,政策银行债、非政策性金融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等保持温和增长,而企业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的承销规模则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从券商排名来看,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分别占据上半年债券总承销规模的状元、榜眼,总承销规模分为为.70亿元、.54亿元;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则分居第三、四、五名,三者上半年总承销债券金额均超亿元,而上半年债券总承销规模超过0亿元的券商则共有15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y/54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