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五大原型挖掘当下组织中隐藏的商机
出品
区块链大本营
来源
《区块链的真正商机》
TradeLens参与者构成的网络占全球可查询货运市场的20%。该平台的支持者指出,区块链将货运管理时间缩短了40%,因此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完整、公开的溯源信息将帮助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更快地查明污染源头,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拦截污染物。
瑞典政府负责房地产市场监管的测绘和土地登记办公室名为Lantm?teriet,目前正在测试一种区块链解决方案,以对房地产交易流程进行优化。这个解决方案有可能每年为其节约1.06亿美元的成本。
*文末有赠书福利
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包含区块链五大设计要素中的三个,即分布式、不可篡改和加密。许多组织正利用这些解决方案来优化记录的保存,提高透明度,并推动烦琐的人工流程(包括跨企业边界的流程)的现代化。到年,在传统组织内部,大部分所谓的“区块链”解决方案都将是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的开发目的如下所述。
如果应用在适当的环境中,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后端成本,加快确认、结算和溯源的速度,以及提升数据质量和优化管理。符合这些标准且具有较大潜力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其中之一是由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开发的一个系统。这个新系统的目标是取代已有20多年历史的清算所电子分录系统(ClearingHouseElectronicSubregisterSystem,CHESS),这是一种用于记录股票持有信息、管理股票交易,并在用户出售金融产品时记录所有权更迭的计算机系统。目前,清算所电子分录系统每天处理多达万笔交易。这个系统虽然很强大,但对科技行业来说,20多年已经是一段极其漫长的时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首席信息官丹·切斯特曼(DanChesterman)表示,早在年,他就发现清算所电子分录系统的容量和效率优化已经达到了自然极限。
考虑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无法选择维持现状。清算所电子分录系统运行的消息协议是私有的,这导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很难协调来自亚太和中东地区的企业上市。澳大利亚政府在股权交易清算和结算方面开放了市场,引入了竞争。目前,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在澳大利亚市场没有实质性的竞争对手,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样的状况有可能发生变化。出于这些原因,该交易所需要借助新的系统来维持在澳大利亚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要发展成为在澳大利亚以外具有竞争力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确定了发展方向,即用分布式账簿技术(DistributedLedgerTechnology,DLT)解决方案来取代清算所电子分录系统,换言之,清算所电子分录系统也是一种区块链。此外,针对不想使用分布式账簿的生态参与者,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将开发ISO22消息传输方案。凭借这项举措,在将区块链用于任务关键型金融结算系统方面,该交易所有望成为全球首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虽然系统设计没有涉及通证和去中心化,但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其他开发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的公司都看到了这种新技术的优势。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计划从股票起步,逐步纳入其他证券资产和新产品。最终,这有可能为澳大利亚和其他市场的变革奠定基础。然而,这个过程也存在风险。我们将在本章中介绍这些风险和回报,并提供可用于评估市场中的解决方案的工具。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我们坚定地相信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无法发挥区块链的全部潜力,但这些解决方案并非毫无价值。在适当的环境中,适当的区块链应用可以协助文档管理、溯源、反欺诈,并提高效率。通过对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的原型进行分类,我们将探讨如何区分高收益解决方案和低收益解决方案。在介绍这些解决方案的原型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中的中心化问题,以及在核心的风险-回报计算过程中,中心化如何影响数据、参与权、合同和技术这4种商业货币。
“封闭”的区块链网络
这4种商业货币不仅是区块链环境,也是所有数字环境中价值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在最简单的互动中,免费使用软件或解决方案的用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分享自己的详细兴趣和使用习惯。反过来,数字平台用这些数据来吸引广告主,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并逐步引导特定的客户行为。用户和数字平台提供商之间没有达成明确的多边合约,这意味着关于可以收集多少数据、数据的使用频率,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数据,平台方并没有受到限制。
所有中心化数字平台都会控制平台上的数据,这意味着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也会像其他数字平台一样,对数据进行中心化控制。此外,从设计上看,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不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某种网络中心进行协调和治理。在这里,中心化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引入数据库管理机制,作为信息架构的一部分。数据库机制负责确定哪个实体可以对交易进行认证和验证,以及将哪些信息写入账簿。虽然区块链并不等同于数据库,也不存在中央权威机构,但区块链创新的策略模糊了这些区别。有些人会认为,“中心化的区块链”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包含数据库的区块链根本不是区块链。如果抛开这些措辞问题,这些基于数据库技术的解决方案仍然可以称作“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
最重要的是,中心化解决方案设置了单一权威机构,同时不会运用去中心化的共识算法来验证参与者身份及认证交易。此外,具有单一权威机构的中心化架构会在网络中造成单点故障。简单来说,如果采用中心化设计,那么区块链比传统数据库架构更安全、更可靠的说法就站不住脚。安全性也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如果没有通证化和去中心化的共识,在没有第三方验证的情况下,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也无法支持互不相识的参与者交换价值。
对于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所有权是主要问题之一。类似比特币这样的去中心化区块链不存在所有者,所有想参与并具备基础设施能力的用户都可以参与。相比之下,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通常存在一个或一群所有者,具备参与资格的人仅限于从所有者那里获得邀请的用户。因此,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也被称作封闭、私有或有授权的区块链网络。
技术和业务被所有者控制,这将直接影响解决方案带来的竞争机会和威胁。图2-1重复了图1-3的内容,将商业环境中的数字化,或者说可编程能力的程度与去中心化程度绘制在一起。在图2-1中,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落在阴影区域。根据中心化的程度,这块区域有着明确的边界。
关于中心化对区块链的影响,图2-1从战略层面进行了展示。在由数字化和去中心化程度构成的平面图上,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只占其中很小一块区域。一些区块链解决方案,比如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开发的清算所电子分录系统,为市场上的问题提供了高度可控、中心化运营和治理的解决方案。这种选择是合理的。年10月,高德纳ITSymposium/Xpo大会在澳大利亚举行,切斯特曼在对谈中表示:“我们并不是要解决信任问题。人们本来就相信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清算所电子分录系统提供了真实数据,我们要解决的是数据同步问题。”
由某家公司或某些公司主导的其他解决方案,也可能会希望控制价值链上的其他参与者。但最终,一些解决方案可能会希望沿着去中心化协作的方向演进。这种区别往往体现在解决方案处理4种商业货币交易的方式上。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每种商业货币及其在区块链创新阶段的具体情况。
数据是十分重要的商业货币
无论在区块链趋势图的哪个阶段,数据都是重要的商业货币,但数据在区块链创新阶段却最容易受到攻击。如果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希望促进价值链上的组织间交互,那么这方面的漏洞就尤为明显。对于你的组织参与的区块链,如果其治理方式允许某个或某些参与者获取甚至控制链上的所有数据,那么就有可能暴露你的商业信息,同时你也无法获得相应的信息洞见或价值回报。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拿区块链协作平台TradeLens为例来分析。TradeLens由航运巨头马士基和科技巨头IBM于年8月推出,是一个区块链物流解决方案,旨在简化供应链行业的信息分享标准。马士基负责TradeLens协作平台的业务发展总监丹尼尔·威尔逊(DanielWilson)告诉我们,这个解决方案来自对物流行业数字解决方案更大规模的探索。他指出:“我们的行业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以便让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可靠、可预测的信息流。我们发现,区块链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痛点。”
虽然这些解决方案的前景确实不错,但其中心化的模式仍让行业的某些参与者犹豫不决。例如,德国货运公司赫伯罗特船务有限公司(Hapag-Lloyd)的高管就公开表示,拒绝参与竞争对手拥有和控制的平台。“从技术上说,这个解决方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尔夫·哈本·詹森(RolfHabbenJansen)表示,“但它需要借助一定的治理机制才能成为行业性平台,而不应仅仅是属于马士基和IBM的平台。对于这类方案,这就是目前我们看到的问题。每个项目都自称行业性平台,但这些平台却由开发者自己控制。只要没有合作解决方案,这就是自相矛盾的。这样做只会浪费大笔资金,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当我们向威尔逊了解关于平台治理的问题时,他表示:“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一个能简化信息共享标准的平台肯定是好事,但他们对平台的治理模式有很大顾虑。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已经对治理模式进行了优化,不仅纳入行业的反馈意见,还倾听了市场的声音。而关于技术方法,我们还没有听到比较重大的批评意见。”
关于技术,威尔逊补充说:“我们正在通过各种论坛探讨标准。我们采用了开源技术,所有数据结构都是开放的。其他人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技术架构来搭建自己的平台,但他们并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平台的价值就在于将所有信息集中在同一个地方,建立起一站式商店。”
马士基在航运业的竞争对手也在开发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例如,全球航运业务网络已经与9家航运公司签约,其中包括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这个网络已经宣布计划开发区块链解决方案,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个解决方案在实际中会是什么样。
赫伯罗特船务有限公司提出了对数据访问权限和数据变现的顾虑。对于所有使用中心化技术治理和所有权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来说,情况都是如此。如果解决方案属于信息密集型,那么这些顾虑会更严重。对于具备先进的人工智能分析能力的大公司,如果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允许它们查看和访问数据,并影响系统中各方的数据流动,那么系统给不同参与者带来的利益就是不相称的,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倍增。由于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中不存在通证,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机制确保参与者可以控制自己的信息、参与共识的达成,或是将信息作为一种资产来交易,权力的中心化因此被进一步强化。
因此,当我们说数据是一种商业货币时,其实是指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的形式、所有权和治理结构可以让参与者或多或少地控制他们输入的数据。在部署这样的解决方案之前,你需要知道你将付出什么以及如何付出。
参与权开放仍极具挑战
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的所有者控制着对市场流程或其某些部分的参与权。其他想要参与的公司一方面需要支付显性的费用,另一方面也将被锁定在这个解决方案中或暴露自己的竞争信息,从而付出隐性的代价。
相比之下,区块链完备解决方案中不存在授权访问的概念。在这种解决方案中,所有参与者或节点都可以加入区块链点对点网络。区块链设计实际上更有利于参与,因为如果有更多节点参与其中,那么基于去中心化共识的决策就会变得更高效、更可靠。参与权开放背后的理念在于,透明度会驱动参与者遵守规则。这个概念类似eBay早期的会员评论体系,这个体系允许用户标识出不遵守拍卖条款的买家和卖家。如果系统开放、透明、责任可追溯,那么所有人都会以正确的方式行事。
从理论上说,参与权开放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对许多习惯于看到组织内外边界的领导者来说,参与权开放的概念极具挑战。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可以明确定义参与权和互动方式,确保参与者的身份已知,因此这对他们来说更熟悉、更易于接受,可以更方便地在他们的组织中得到应用。
然而,即使是在这些熟悉的领域中,风险仍然存在。在极端情况下,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在推广中依靠的是资源稀缺性,而不是普惠性。对这些解决方案的开发者来说,他们希望区块链能满足“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短期利益。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所谓的“价值”是强制的。例如,主要客户或渠道合作伙伴可以设置合作的前提条件,即供应商必须参与中心化区块链。在这些情况下,使用某个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变成了市场准入条件。如果你拒绝,就会失去触达终端客户的机会。
谁拥有智能合约,谁就拥有控制权
合同规定了交易的条款和条件。在区块链中,这些条款以智能合约[1]或底层技术栈[2]的形式被集成至区块链本身的技术架构。智能合约是在区块链上记录并执行商业规则和协议的代码。这意味着,区块链可以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执行交易。
那么,谁能定义这些规则,谁又可以决定对这些规则的修改呢?如果某个参与者定义了区块链规则,并拥有该区块链,那么我们就有理由保持警惕。相反,如果决策来自社区,并且智能合约及其维护是透明的,那么在确保规则和结果清晰透明的情况下,规则就可以成为一股维持平衡的力量。因此,你需要了解智能合约的来源、谁负责代码的维护,以及出现错误时由谁承担责任。智能合约及其规则的执行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问题,因为对合约的控制就意味着对区块链所创造和交换的价值的控制。
技术的成熟,是区块链落地的前提
大公司往往会突出它们的传统优势,比如可信的源码和开放的源码,以及稳定性和灵活性,等等。这些技术供应商正在努力争夺企业投向区块链的预算。有些公司针对常见的行业问题设计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另一些公司则宣称它们可以开发各类解决方案,以满足各种需求。
许多现有方案都只是过渡性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并抓住短期的机会。鉴于区块链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成熟,我们可以将这些方案视为探索平台,而不是长期的办法。区块链技术的逐步成熟很重要,尤其是对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而言,因为中心化治理的解决方案未来很难向去中心化发展。为中心化架构设计的技术无法用于去中心化,供应商也没有动机推动去中心化,尤其是当区块链解决方案使用了他们的系统或技术栈时。如果在起步之初就专注于开放的解决方案,并且支持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那么在未来就可以更快地升级,并逐步朝着去中心化方向发展。
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的5种原型
关于目前正在开发的数百种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4种商业货币提供了评价基准。这些解决方案如何处理数据?谁能获得参与权?谁定义合同?谁开发技术?若想知道贸易伙伴或供应商提供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会带来哪些利益和风险,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你做出判断。基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你还可以预先判断开发或采购的解决方案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与区块链相关的市场活动正在爆发式增长,因此,你可能会频繁地遇到这些问题。目前,我们已经看到数百个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它们正处于概念验证、试点或实施等阶段。这些解决方案处理4种商业货币的方式各不相同。根据这些差异,我们将所有区块链创新解决方案分成5种原型(如图2-2)。其中一些原型在未来有可能朝着去中心化、通证化模型演进,如果设计原则允许,它们也可以从区块链创新阶段逐步过渡到区块链完备阶段。另一些原型则强调中心化的运作方式,因此与区块链完备解决方案不兼容。虽然接受任何新技术都存在风险,但只要迈出第一步,你就能从中受益。为了协助你做出决策,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5种原型。
错失恐惧症型解决方案
最近,克里斯托夫·乌聚罗(本书作者之一)与一家汽车保险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交流。这家公司希望开发区块链解决方案来处理车险理赔业务。乌聚罗提出了一个在与此类客户交流中常遇到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区块链?这些领导者希望收集和存储有关司机、车辆与事故背景的信息,并相信通过更透明的流程,这些数据可以简化事故调查。然而,他们所说的需求并不需要用到区块链。实际上,在这种封闭的中心化环境中,与基于标准数据库和消息传输技术的方案相比,区块链方案可能更复杂、成本更高、风险更大。乌聚罗向该公司管理层指出了这个问题,但对方表示,高层领导告诉他们,一定要使用区块链解决方案。该公司之所以迫切地希望使用区块链,与其说是因为想用这种技术来解决问题,不如说是迫于来自组织跟随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的压力。
我们经常听说一些组织为了解决内部问题而测试或试点区块链方案,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往往可以通过既有方法更好、更快、成本更低地解决。对某些领导者来说,市场上对区块链的炒作限制了他们的思路,致使他们无法找到替代方案。还有一些领导者知道,他们应该就不同的选择进行比较,但他们明白这样做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的老板往往受到“错失恐惧症”的影响,因此会提出要求:要么用区块链技术去做,要么就不做。在年高德纳中东研讨会上,一家地区性金融服务公司的首席信息官告诉大卫·弗隆:“你可能不知道,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让我去开发区块链的。”
在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或创造价值方面,由“错失恐惧症”驱动的区块链项目不太可能发挥作用,但它们并非全无意义。对区块链这类先进的数字解决方案进行探索可以向市场传递一个信息:你的组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y/54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