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崛起

策划、采访

无言

阅读所需约15分钟

年受宏观经济和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私募股权市场募资受到了一定影响,随着科创板开板、新三板精选层,创业板注册制推出,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范围限制、两类基金多层嵌套适度放开、新证券法修订注册制落地、再融资新规松绑等一系列政策,年私募股权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不仅对实体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打乱了股权行业的正常发展,股权投融资节奏整体放缓。上半年募资方面,募集金额及募集数量均大幅下滑、行业头部效应加剧,投资金额和投资案例数量双双下滑;退出方面,IPO提速,上半年首发募集金额和数量均上涨。

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刻,国家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格局下,国内股权投资将如何发展?受益于内循环发展的医疗健康、智能制造以及消费等领域中哪些细分行业发展前景较大?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未来股权募资来源更加多元化,市场二八效应将凸显,AI科技、数字经济、医疗、芯片等领域投资将增加,退出渠道多元化有望迎来IPO大年。国内退出渠道的完善推动了人民币基金的迅速发展。

《英才》杂志采访多位一级市场头部私募基金董事长,共同探讨私募股权投资的新发展新机遇。

华控基金:智能制造领军者

张扬:多元化组合投资,提前五到十年布局未来风口

华控基金董事长张扬

上半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对股权投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金募集金额及数量均大幅下滑、行业头部效应加剧,投资金额和数量双双下滑。

近两年资本寒冬让大量的基金公司消失,而作为远见者的华控基金则早已未雨绸缪。华控基金董事长张扬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华控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将募资重心从高净值人群转向了母基金、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专业机构,募资情况受资本寒冬影响非常小。”

如何将有限资金达到利益最大化,是每家机构始终要思考的问题。华控基金过去14年整体IRR达40%,DPI(基金对投资者已分配的收益,投入资本分红率)则达到了%以上。投资不良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而近两年则达到在了1%以内,保持着较高的投资收益和投资质量。

股权投资是一个“募、投、管、退”的完整流程,不同于其他投资,股权投资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资金投资与退出的完整闭环,显然华控做得极为出色。

张扬向记者介绍,华控管理的所有基金,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进入与退出。对于投资者来说,基本在4-5年完成本金退出,在5-6年完成本金加收益的退出。

股权投资是一个中长期的投资,不像二级市场具有较高流动性。股权投资需要有极为专业的判断而非简单的追风口,现在的风口,五年后退出时未必是风口,因此在这个行业成为风口前投资最佳。

华控投资时看的是未来5-10年的发展前景,选择有希望进入高速成长期或风口的行业,而这需要极为专业的投资理念和执行力。

上半年,华控所投企业IPO超过6家,取得如此出色的业绩,对于投资策略,张扬坦言,华控主要是把握住高质量、低风险的投资过程而不仅仅是其中某一环节。

张扬介绍,华控基金对于投资过程的把握主要有四点:

一是实行自上而下的研究策略。先分析大的行业趋势,再细分行业研究,寻找产业链中的龙头或未来有望成为龙头的项目。“先有森林后有树木。”张扬介绍,这个“树木”未来一定是有高成长性的,是大势所趋的。

二是多元化组合投资。把投资分散在几个相关性小,但又具有较高成长性的赛道中,在享受多个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规避掉了行业关联度较高而出现的行业周期性风险。

三是多方团队评估的风控措施。华控除了专业的投资团队对项目进行评估外,还有其他独立第三方对其进行评估。设立行业研究、技术评估、管理评估、财务法务风险控制四个独立委员会进行独立第三方调查,多方调查报告一起客观评估,使操作更具可靠性。

四是机制层面,设立跟投机制。项目操作团队和决策团队全部跟投,互相配合,两方利益始终保持一致。既保证了行业方向性,也能控制风险。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强大、稳定、专业的团队,华控自成立之初便采用全面系统的自有培养体系来培养稳定专业的团队。成员大多具有实业工作背景,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对产业发展具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过去十年来,华控始终坚持低调稳健务实的投资风格。未来仍将重点在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科技创新领域,挖掘和投资具有顶尖水平的价值型龙头企业和行业标杆企业。

海松资本:硬科技新锐机构

陈立光:做真正的产业投资,为企业深度赋能

海松资本董事长陈立光

“中国目前大多数PE/VC机构与传统产业是脱节的,自然也很难帮助传统企业开拓巨大市场。”海松资本董事长陈立光在接受《英才》记着采访时介绍道。

在中国,VC/PE从业者以金融背景居多,多是“做投资出来的”。海松资本虽然只成立了三年属于新锐的投资机构,但之前已有二十年的创业历史。

陈立光表示,因为自己的团队来自产业,才会对市场有更深的了解,知道传统产业的瓶颈,看清楚现存问题,了解如何帮助企业整合产业资源。

谈到海松资本迅速发展的原因,陈立光介绍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拥有相当充沛的资本。据陈立光透露,海松资本一期基金全部来自企业本身,二期基金于年12月正式开始启动募资,到首轮关账只用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虽然这是海松资本第一次对外募资,但我们在募资过程中并未受到资本寒冬太大影响。”陈立光解释称。

事实上,不同于其他基金,海松资本的最大出资方是其GP自身的管理团队,出资比例达30%;其他LP则包括亚洲顶尖的险资和雄厚产业背景的上市公司及著名企业家等等。丰厚的产业积累与行业经验也恰恰构成了海松资本的机构壁垒与核心竞争力。

二是拥有比较强的项目来源。以深耕多年的产业为依托,围绕上下游布局并组建生态圈基金,相比其他财务投资机构,海松能够拿到比较稀缺的项目份额。

“如今投资机构依靠单打独斗、后来者居上已不可能实现,海松资本要以组合拳的打法进行差异化竞争。”陈立光表示,一方面,海松资本可以通过这些生态圈基金增加并购退出与战略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生态基金也可帮助海松资本在行业中找寻上下游产业链中优质的项目标的。

据悉,这些生态基金完全独立运营,也会吸引第三方LP加入。海松资本主要职责就是协助规划生态基金的运营方向与投资战略,同时对接各种产业资源,更好地为被投企业服务。

三是专业能力强的投资团队。海松资本创始团队大部分都有着深厚的产业背景。基于扎实的产业实践,海松投资团队还构建了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行业研究图谱(包含芯片、5G、企业服务等),对硬科技发展的痛点与对市场刚需的判断极为敏锐。

区别于其他机构,海松资本的一大特色便是管理层人员。这些管理层人员基本都是来自于产业,是由一批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投资银行家、以及大型企业高管等组成。这些高管团队在各行业的20多年的创业经历,扎根中国本土市场的投资管理实践,国际化运营管理经验,以及广泛的行业知识和资源,是其他机构所无法相比的。

不同于其他企业,海松资本对于项目投资的赋能是“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我们的投后管理比较健全,会在项目来源、主要客户介绍、帮助收入增长和潜在退出机会等方面提供帮助。”陈立光告诉记者。

在为企业赋能上,海松通过借助自身在产业链内部的优势,系统性地协助公司制定产品策略、引进重点客户、发掘应用场景。只有对企业有了更深刻、更真实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赋能。海松资本深刻了解今天中国的各行各业所面临的挑战和痛点,知道如何帮助这些创业者们,对接产业资源,帮助他们做产品的规划,实现产品进一步的升级,对接各种资源等。

在短短三年左右时间,海松资本已经投出了四十几家,包括地平线、燧原科技、屹唐半导体等独角兽项目。随着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转型布局,海松资本将充分发挥海松团队优势、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积极布局,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华盖资本:医疗健康领航者

许小林:趋势看好,团队看好,能帮得上忙

华盖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许小林

过去一段时间,对政策不确定性和流动性收紧的心理使得业界内外对募资难的声音格外敏感,但是,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对于华盖资本来说,他们显然抓住了此次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

近两年,华盖资本募资60余亿元人民币,募资金额稳步增长,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华盖资本目前已投企业百余家,目前已上市企业10家,拟于今明年上市的项目近20家。.

华盖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许小林坦言,华盖资本聚焦于医疗健康、TMT、数字创新三大方向,选择这三个领域主要逻辑是“趋势看好,团队看好,能帮得上忙。”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y/5399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