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的

作者:毛小柒来源:青枫博研社本文聚焦工农中建交与邮储等国有六大行群体。一、国有六大行对整个商业银行的借鉴价值浅析(一)国有大行规模较高、基数较大,广义资产负债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其在规模、结构等方面的微小调整均体现着最新市场环境、内部经营策略与外部政策导向的变化,因此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研究国有大行在逻辑上应是相通的。(二)国有大行由于网点分布广、客户基础强、代表性更高以及受监管部门青睐,使其参考价值也更高,因此若国有大行在资产质量、存款利率、利差、金融科技、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的变化更能代表着行业方向与监管导向,如近年来监管部门便频繁强调要强化国有大行在科技、风控以及高管等方面对中小银行的输出,以帮助后者更好更快地成长。(三)通常认为国有大行船大不好掉头,但是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国有大行在转型理念上往往更坚决、力度也更大,转型方向也更明确。因此以前适用于中小银行的“船小好掉头”逻辑似乎正在被改变,而国有大行这艘大船正在改变自己。特别是,我们看到目前国有六大行已进入稳态发展阶段,普适性较强。(四)国有大行虽为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政治层级,其与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更为频繁密切,对中国政策导向的把握也更为精准,且中国政策的导向与力度很大程度上亦依赖于国有大行的配合度与实力,这就意味着对国有大行的深度把握有着特别的意义。(五)国有大行目前的经营范围较广,综合化经营能力和体系化特征,旗下拥有理财、基金、券商、保险、信托等多类牌照,并在境内外有着丰富的业务运作经验,同时国有大行在理财、资产托管、投行与投研、跨境业务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其能够很好地为中小银行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二、国有六大行基本情况简述(一)总资产与净利润分别贡献了全部商业银行的50%以上与58%以上截至0年底,国有六大行合计拥有总资产45.47亿元,全年共实现营收.68万亿元、创造了.7万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和.万亿元的拨备前利润(即平均每天创造超过00亿元的营收和5亿元的净利润),贡献了全部商业银行(合计88.59万亿元)体量的50%以上以及近60%的净利润(二)均为“A+H”上市银行,邮储银行最受市场青睐、国有六大行均为A+H股上市银行。其中邮储银行因年月0日才正式挂牌成立、0年月日才进行股份制改革,最终于06年9月8日在港股上市,并于09年月0日才正式回归A股。、按市值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邮储银行与交行,前三家的市值均超过万亿元。而从PB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邮储银行、建行、工行、农行、中行和交行,显然邮储银行受市场认可度相对较高。我们理解,PB表现的差异主要是因为邮储银行在存款结构、存款利率、拨备覆盖率以及客户数、网点等方面的天然优势。而中行和交行之所以受市场认可度不高,主要与其ROE、拨备覆盖率以及利差不高有关。(三)员工数量合计8万人,近五年累计减少.万人和中小银行相比,国有六大行的机构布局较为密集且经营管理较为臃肿,因此近年来国有大行基本均在尝试向轻型银行转型。0年底,农行、工行、建行、中行、邮储银行与交行的员工数量分别达到45.5万人、4.4万人、5.万人、0.6万人、7.8万人和9.0万人,近五年整体上呈下滑态势。其中,农行累计减少4.5万人、工行累计减少.77万人、邮储银行累计减少.6万人、建行累计减少.万人、中行和交行累计分别减少48人和8人。(四)金融科技投入基本保持稳定:平均在营业收入的%左右、目前国有六大行中,除邮储银行外均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而从六大行披露的数据来看,金融科技投入基本保持在营业收入的%左右,而金融科技人员占比也明显高于金融科技投入比例。、整体上看,监管部门对大行的金融科技水平比较认可,如0年月6日银保监会0年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五)客户是生存之基:广泛的机构网点布局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客户基础无所不在的机构网点布局为国有六大行带来了较为厚实的客户基础,且每年的新增客户数量级已基本相当于一家股份行的存量客户数。结合之前的员工数、机构数、综合经营情况,国有六大行由于享受到比较明显的政策倾斜,因此其客户基础较好、分布较为广泛的特征则非常显而易见。例如,单以个人客户数来看,工行为7.04亿户、建行为7.6亿户、农行为8.78亿户、中行为6.亿户、交行为.85亿户、邮储银行为6.7亿户。再以公司客户数为例,工行为.0万户、建行为95.09万户、农行为.6万户、中行为.万户、邮储银行为5.4万户。(六)分部结构:零售条线与公司条线分别贡献/和/左右发展至今,国有六大行的业务结构已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上。目前国有六大行营收与盈利构成中,零售条线、公司条线分别贡献/和/左右,即零售条线贡献了全部营收与盈利的50%左右,而公司条线贡献率在0%附近,资金条线与其它合计贡献0%左右。在向实体经济让利以及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公司条线的盈利空间正被压缩,国有大行或纷纷向零售倾斜,或进一步巩固零售条线的优势或护城河地位,目前看零售条线在国有大行中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定。实际上我们看股份行中的两家代表性银行,招行与平安银行同样在朝着国有大行的方向转型。三、国有六大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历史演变资产负债结构体现着商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由于基数较大以及受到政策与市场多重因素影响,国有大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其趋势变化对于观察整个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特征亦更具借鉴意义。(一)存贷款:贷款/总资产抬升至57%以上、存贷比抬升至77%以上、从国有六大行的存贷款结构来看,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整体上呈现出趋势下降的特征,目前已由00年的8%左右降至目前的74%以下。其中,邮储银行呈现出贷款占比偏低、存款占比偏高的明显特征(即资金太多、资产太少)。、存贷款监管指标取消以及回归表内的政策导向下,国有六大行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趋势抬升,已由0年之前的50%以下抬升至目前的57%以上。与此相对应,存贷比亦趋势抬升至77%以上。(二)金融投资与广义同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8%和%除存贷款外,国有六大行的资产端主要包括金融投资、负债端主要包括广义同业负债。这里的金融投资主要指三类资产(即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及其它债权投资),广义同业负债则主要指传统三类同业负债(同业存放、拆入与卖出回购)和债券发行。、金融投资/总资产:平均为8%左右,债券投资/总资产为6%左右目前,国有六大行中,金融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7.95%,和00年的7.8%相比变化,即可以认为是在8%左右,也即贷款和金融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合计为85%左右。金融投资具体包括债券投资、非标投资以及权益投资三个部分,而债券投资是大头(贡献全部金融投资的9%以上)。截至0年,国有六大行的债券投资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5.56%,即贡献了全部资产投放的/4。、广义同业负债/总资产:平均为.%,债券发行/总资产超过.50%目前,国有六大行的广义同业负债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较00年的.44%略有上升,也即国有六大行对主动负债的依赖度在上升。同时,广义同业负债中,债券发行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0年底债券发行占国有六大行的比例平均为.66%。(三)零售存贷款占比上升:零售贷款占比超4%、零售存款占比50%、从零售存贷款占比来看,国有六大行的共性特征亦比较明显,零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普遍在40%左右、零售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普遍在50%以上,平均值分别为4%和54%。、另外和其它类型银行不同的是,国有六大行的零售存贷比(平均值为66.07%)普遍低于整体存贷比(平均值为79.07%)。当然,近年来国有六大行的零售存贷比与整体存贷比均呈明显上升态势,这里数据不再列示。其中,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的特征比较特殊,其中邮储银行零售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高达87.8%、交通银行的零售存贷款占比在国有六大行中最低。(四)活期存款占比下降:40%的零售存款与60%的公司存款为活期除存贷款占比较高外,国有六大行的活期存款占比同样比较高。具体来看,国有六大行零售条线活期存款占比平均高达40.%(00年为4.09%)、公司条线活期存款占比平均高达59.9%(00年为60.45%)。不过,我们看到,相较于00年,国有六大行活期存款占比实际上有一定下降,这意味着对国有大行而言,活期存款的拓展也存在一定压力。(五)房地产贷款与制造业贷款、房地产贷款/全部贷款:超过5%,且0%以上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00年月日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银发〔00〕号)明确国有六大行、国开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为40%、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则为.50%。()0年,国有六大行的对公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达到4.76%,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平均为0.58%,也即合计为5.4%。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超标的银行主要有建行和邮储银行,分别为5.5%和.6%。()实际上十年以来,国有六大行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占比不断提升,已从年的.7%已经提升近5个百分点至目前的5%以上。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是主要推动因素,国有六大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比从年的4.0%提升6个百分点至目前的0.58%。()国有六大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合计达到6.48万亿(贡献了全部个人住房贷款的70%以上,全部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合计为0.5万亿元(贡献了整个房地产行业贷款的60%左右)。、房地产业贷款增速仍较快:对公与对私增速分别为%和5%左右不过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g/544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