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御用银行家的大佬朋友圈投资哲学
用一句话来描述梁伯韬的朋友圈式投资,就是从朋友圈接触企业,再将这家企业推介给朋友圈的其他人,由此也分担了投资风险。当然他也会以专业投行的眼光分析企业;或多或少还要有一些运气。所以他总会大胆冒风险,却仍会让人感到有所保障。
如果不是为最近投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亮相,梁伯韬鲜少在大众视野中现身——年11月下旬,点融网董事成了梁伯韬的新标签。比起“香港红筹之父”、“李嘉诚御用银行家”等头衔,这个新的身份之于他并非最耀眼,但他却愿意以此事为由头接受《周末画报》的专访,这也是对他自己的话的一种实践:到了现阶段,钱不是最重要的,能够帮助初创企业改变行业规则更有意义。
梁伯韬早年在香港创办的投行百富勤,一度是除日本之外亚洲市场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巅峰时期营业额达亿港元,超过美林证券和雷曼兄弟,一手包揽了上海实业、中信泰富、港中旅等当时七成国企红筹股在港上市业务。然而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百富勤在一夜间轰然倒塌。在百富勤清盘最低谷的时刻,梁伯韬曾经在镜头前落泪,他描述那是一种“高空坠落般的打击”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中,梁伯韬在投行业进进出出,入主花旗所罗门美邦亚洲区时,曾经手中国人寿和中国联通的上市,其中中国人寿在港、美同时上市,造就了年全球最大的IPO项目。而后在年,梁伯韬却彻底离开投行业,他认为投行已经变味,与客户之间是赚快钱、短期交易的关系,而不再是长期的信任伙伴,他甚至毫不讳言相比于英资和亚资,最不喜欢美资投行的行事风格。更为具体的背景是“红筹时代”已经终结,此前那些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国资背景企业股票一直受到香港与国际投资者的追捧,年梁伯韬最后操刀的北京控股甚至获得倍的超额认购,但随着证监会鼓励内地国有资产以H股形式在港上市,企业注册地仍可在境内,要受到内地的政策监管。
离开投行后,梁伯韬出于兴趣开始做天使投资人,现在他的身份是欧洲私募基金CVC的大中华区主席。在上海南京西路恒隆广场47楼的CVC会议室接受专访时,梁伯韬望向摄影师镜头的眼神充满平静,34年波澜起伏的投资生涯让此时59岁的他无比淡定。
风云变幻中,不变的是梁伯韬的朋友圈。无论在什么机构工作,他的老客户一直支持他,特别是李嘉诚与他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为人所称道。“信”字当头,梁伯韬织就了一张连接客户与新旧同僚、政商要员的人脉网络。带着投行的经验,梁伯韬利用这个网络开启了他的朋友圈式投资生涯。
有怎样的朋友,就有怎样的投资年,离开投行沉寂了5年的梁伯韬再次展示了投行人手腕的老辣。他从朋友口中得知喜羊羊的火爆,便通过旗下的意马国际以8.14亿港元的收购了喜羊羊的制作公司动漫火车,其中3.3亿港元是通过向李嘉诚旗下公司、合和实业副主席何炳章以及荣智健、中信证券旗下基金等投资者配售意马国际股份而获得,其余4.84亿港元则以每股作价0.35港元向卖方发行及配发约13.83亿新股。梁伯韬未花分文,两年后却得以将这笔资产卖出了6.34亿港元的现金。而更让人称道的是,在梁背后的豪华投资阵容。
朋友圈式投资曾多次显露。在梁伯韬的投资列表上,最受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g/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