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中国的投资银行什么样
在大多数人视野中,投行人士出入高端酒店、身着定制西服、拥有着独特的职业光环,而实际工作中,他们绝大部分并非如此,奔走于全国各地,走访各家企业,承揽及执融资项目……在公众认知中,投行是神秘的。在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程中,投资银行直接作用于实体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起到重要纽带作用。此时,以畅销书的语言,叙写投行经历,会格外吸引眼球。年增订版《亲历投行》的出版,就是一次尝试。
中国的投行什么样?
该书作者班妮用十分轻松且诚恳的语调讲述了中国本土投行人士的工作状态,他们的真实情况,作者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中国的投行人士并没有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坐商务舱的旅行,也没有穿定制西装和打爱马仕领带。他们绝大部分工作时间奔走于中国的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去承揽及执行IPO或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发掘项目资源、做尽职调査、撰写包括股权说明书在内的证券发行申报材料。长期出差在外是中国投行工作的基本状态,成天待在投行办公室里则意味着市场极差、无事可做”。
曾经在全球畅销的《门口的野蛮人》,讲述的是国外投行的情况。两本书对比,区别巨大。作者在书中对投资银行的定义:“投资银行业务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公司融资、并购顾问、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业务等。而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则指的是传统的投行核心业务,即一级市场上的承销业务、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我们通常提到的华尔街国际大投行,都是在广义概念上的投行业务,指的是整个公司及其从事的所有上述广义投行业务。
作者认为,在中国,投行这个概念很多时候做狭义理解,指证券公司内的从事一级市场证券承销、保荐及公司收购业务的投资银行部门。类似于国外的大投行概念,在国内可以与之对应的是证券公司,俗税券商。
一些留学归国的年轻人,或许没有认真了解国内投行概念在用法习惯上与国外的不同,于是下结论说,中国的投行不是真正的投行,那是不正确的。作者认为,“国内金融市场相对国外金融市场而言不够成熟的现实,也不能构成否认中国投行价值的理由。”
投行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
“投行绝对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你在哪个时点踏进投行,又在哪一个时点离开,对你在投行的收入和实际工作技能的收获有很大的影响。”“投行项目的周期平均在一年左右,有时一个项目做的三年也很有可能。”在作者看来,国内的投资银行一大特点,就是项目周期长,而且周期性明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需要资本市场助力的企业着实不少,而专业的投资银行家毕竟有限,由此,投资银行在占据供需优势的同时,经营状态也必然与国外有所不同。因此,作者说,“在中国投行,如果仅有两年的经历不足以覆盖一个完整的行业周期,也就很难得到实际有效的工作经验和相对可观的收入。”
此外,中国投资银行的工作状态也与国外同行明显不同。“在美国华尔街工作的投行分析师和助理们整天忙于在办公室里编撰各种项目建议书,融资方案和招股说明书,但他们的工作重点并不是深入客户企业进行事无巨细的尽职调查,他们出差通常是为了到客户所在的公司进行商洽或者到主要城市进行路演。因此他们要么在自己公司的办公室里从事模型写方案工作,要么和客户高层开会,他们的尽职调查工作以律所会计师为主进行,也不需要深入基层去了解客户商业运作的方方面面。”“中国投行的主要工作是到企业及其各子公司所在地去实地调查,发现企业的真实情况,协助并辅导企业满足证监会的各项审核要求。”
因此,中国的投行人士需要花大量时间常驻企业,按照上市标准一条一条核査企业现状,符合的就如实写入招股说明书,不符合的就想办法规范它,这个过程至少数月。在国内,上市公司集中于传统行,而且,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多半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而国内券商多数驻扎在一线城市,因此,中国投资银行工作人员,“外地出差”是家常便饭,“出差去什么地方,去多长时间自己都说了不算”。
投行人须有综合实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在中国投行,投行人士都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做业务的能力,没有所谓系统性理论培训,因此,中国投行喜欢有经验的律师和会计师”。
并不太长的行业历史,使得中国投资银行的人才建设仍旧处在摸索阶段,“要想在中国投行从学徒晋升为高手,需要兼备各种硬实力和软实力”。中国投行人,要在承揽项目时深刻领悟客户需求,在项目执行阶段要掌握写招股说明书的技巧。帮助企业做好“营销”与“推广”,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作者看来,这其中最关键的章节,是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发行人基本情况、业务与技术、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和募集资金运用……帮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需投行人具有诸多综合实力——良好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
在作者履职之余,她认为除了专业技能之外,投行人更为重要的核心素质是:“听话肯干效率高,细心认真能吃苦”。
小编荐读:
部分书单
经济篇
经济学本身属于社会类科学,先读一读近两三百年来的经济史,捋清当前经济理论的来龙去脉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看看当初那些杰出的经济学家们是如何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经济理论的。
经济史类
《经济思想史》——斯坦利L.布
《经济思想史(第8版)》内容丰富详实,介绍了从古典学派一直到现代经济学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和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古代学派、社会主义思想、德国的历史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派、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等等。本版作者进行了全面修订,更换了部分历史借鉴专栏的内容,并对脚注进行了增补。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按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与现状的时间脉络,梳理该学科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主张的形成、演进过程,并对各学派的理论主张、经济学模型等进行了精当的评述。
经济学类
《经济学原理》——曼昆
一本通俗易懂、适读范围极广的经济学书籍,曼昆就像讲故事一般将晦涩的经济学原理有条理的展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对经济学原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国富论》——亚当斯密
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混合在一起的书。
它非常深刻的阐述了,一个经济体/国家的富强标准,是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财富总量,并首次提出来市场经济存在“看不见的手”。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
目前来看,凯恩斯被称作是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在本书中,凯恩斯指出必要的政策干预有利于实现市场均衡和充分就业,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罗斯福总统在经济大萧条之后的经济恢复政策。
金融篇
金融基础类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法博齐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原书第4版)》全面介绍了存款机构、非存款金融中介机构、资产价格和利率的决定、政府债务市场等核心主题,对于了解金融体系很有帮助。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克鲁格曼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汇率决定的资本市场分析方法、规模经济和贸易政策理论等。
投资类
《证券分析》——本杰明-格雷厄姆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众多纷繁复杂的例子,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非常具体的基础上。
在这本书中,作者所写主要内容是关于债券和优先股。
《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的大部分言论都充斥着狂妄自大的气息,但考虑到他的宏大功业,这样的自大是可以理解的。在《金融炼金术》中,他试图建立金融市场的所谓“反身性”原理,即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用这种原理来解释整个社会科学。
趣味金融
经济学的各种经济学原理、数学公式或数据分析一般整体来说是晦涩难懂的,不愿意读这样的书籍,没!有!关!系!还有很多好玩的经济金融书籍,能给你不一样的经济学体验。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长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亚马逊的畅销排行榜书籍!
这本书认为,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社会当实验室,真人做小白鼠,丹·艾瑞里的这本《怪诞行为学》一语道破,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改变。他比别的所有经济学家都更好地揭示、解释了我们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去星巴克,你会点大杯咖啡还是小杯咖啡?去电影院,你会买大桶爆米花还是买小桶爆米花?”
这些问题或许看上去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作者通过“斤斤计较”的日常生活案例分析,告诉我们:除了会赚钱,聪明消费方为应对通货膨胀的第一绝招。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李昂
为您报道最权威的国内外时政经济信息!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g/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