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买私募亏七成70后银行人把销售机构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321/6983179.html

中国基金报记者忆山

作为70后金融机构高管,钱女士三年前投资百万理财,没想到私募产品到期后竟然亏了七成多,一怒之下便将京东金融等公司告上了法庭,一审判决出来后又再次上诉。

近期,本案二审民事判决书在裁判文书网上公开。上海金融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结合钱女士在金融机构担任管理人员以及既往投资经历,认为其对金融产品的认购流程、亏损风险应当具有充分的了解。

那么,终审判决结果到底如何呢?

基金君为您梳理了本案详情。

金融机构高管万理财亏了七成

判决文书显示,原告钱女士是一位70后,此前曾在渤海银行苏州分行任部门副总经理,目前在一家商业保理公司任董事一职。

年1月5日,彼时钱女士还在渤海银行任职,期间她与天津大业亨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人,以下简称“大业公司”)、案外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东分行(资产托管人)签订了《大通阳明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以下简称《资管合同》)。

这份《资管合同》约定计划投资于大业信托·北讯电信债权投资被动型事务管理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用于向北讯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发放债权投资款,用于补充北讯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金。业绩比较基准为8.6%/年,付息方式为自然半年付息。

同日,钱女士向资管计划专门账户汇款万元。该资管计划成立日期为年1月11日,到期日为年1月10日。

年4月,大业公司发布《大通阳明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清算报告》,公告显示清算原因为存续期间,基金到期终止,但底层投资回款延迟,基金进行一次清算,此次清算先支付部分本金。而后钱女士收到了25.39万元的赎回净额,以及3.58万元的利息。

将大业公司、京东金融告上法庭

钱女士表示,合同签订前,销售人员唐某曾以固定收益、有返佣、有兜底承诺等条件吸引她购买涉案产品。同时,唐某个人名片logo上显示有“京东金融”,部门及职务为“东家财富财富管理部理财经理”,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453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