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GF观点银行绿色信贷投资与信用风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与牛津大学可持续金融项目在英国政府UKPACT项目(PartneringforAcceleratedClimateTransitionsprogramme)的支持下,于年底开启了一项关于绿色金融绩效的学术研究合作项目,旨在探究银行绿色信贷投资与其信用风险的关系,以及微观ESG实践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经过多轮专家评审,在海内外30余名顶尖学术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本项目于年6月成功结项,并产出了相应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广项目成果,现将研究成果中的主要发现进行整理,以飨读者。本篇观点将介绍银行绿色信贷投资与信用风险的关系。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绿色信贷投资与信贷风险的关系,以及中国的绿色金融政策是否有利于贷款机构和金融部门的金融稳定。以41家中资银行-年间的数据为样本,我们发现银行绿色信贷率与其信贷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取决于其规模及所有权结构。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于大型国有控股银行来说,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但对城市或地方级商业银行来说却造成了信贷风险的提升。这种差异主要是信息与专业知识不对称造成的。与大型国有控股银行相比,城市和地方级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风险评估方面缺乏获取信息与专业知识的渠道。一方面,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根据不同银行的特点来制定绿色金融政策;另一方面,这也为城市和地方级商业银行向大型国有银行学习搭建必要的平台和机制,也因此显得十分重要。
一、引言
中国早在年就开始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加强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对污染、能源消耗和其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环境风险的管理,这使中国成为可持续融资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为支持和落实国家绿色政策,相关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中国银行业协会于年出台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年出台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绿色金融相关实践。尽管绿色信贷已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制度化,但绿色信贷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仍远不到为人确信的程度。银行绿色投资的增加对信贷风险有何影响?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对贷款机构和整个金融业的金融稳定有什么影响?国家所有制度与国家绿色政策如何产生相互作用并对不同所有权的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产生影响?本文针对相关领域实证研究的缺位,对中国绿色信贷政策对单个银行偿付能力和整个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我们主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4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