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万字,讲透了投行

擅长白癜风诊治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48257.html
来源丨栀的笔记

本文共1万余字

阅读全文需25分钟

本篇推文来自我的读书笔记(书籍《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作者王大力),以及结合自己对投行的理解而成稿。更全面内容,欢迎自行购买王大力老师的原书《投行职业进阶指南》阅读了解。

在开始正文前,我们先来做个互动,看下你对投行的理解对不对。你可以先将自己的答案写下来,然后在读完本文后再对答案。

:判断题

问:假设你是某公司董秘,刚接触一家券商约定磋商融资业务,券商计划派出投行部某副总裁参会,你于是安排公司总经理接待。请问这个做法合适吗?

:排序题

问:对于投行人来说,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非常重要。下面提到的5个证书,按重要性(含金量)你会如何排序?

A、法律职业资格证

B、证券从业资格证

C、CPA(注册会计师证)

D、保荐代表人考试

E、普通话二甲以上

这是本文的思维导图。

首先,从6个方面带大家认识投行;其次,给大家介绍进入投行需要做些什么准备;最后,给大家分享投行进阶的路径,如何才能突破职业天花板。

01

认识投行

1.1什么是投行?

投行,其实是一个舶来品。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指“投资银行”,那它是银行吗?

在欧美,可以是银行,比如高盛、雷曼兄弟(已破产)、摩根士丹利、汇丰等。但引入中国后,就不是银行了,一般指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部门。业务主要涵盖IPO、并购重组、基金管理、财务顾问等。

当然,也有一些广义上的投行。比如主做财务顾问(FA)的华兴资本,它主要为一些尚在成长期、仅靠财务数据无法体现公司实力的创业公司,提供非标准化的私募融资撮合业务。

后面,如果这些创业公司做大做强了,想要通过标准化融资产品(比如发债、IPO)来进行融资,那华兴资本只能委托集团旗下的证券子公司华菁证券来承接业务,华兴资本自己是没有投行业务牌照的。

广义上的投行,业务范围还有很多,比如资产管理(最近闹得火热的叶飞和叶飞们)、风险投资、私募投资、证券承销、企业并购等。在此,我们不再赘述。本文所指的,主要指狭义上的投行,也即大众口中常称的投行——持有投行业务牌照的证券公司。

1.2有哪些券商?

根据股权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外资券商、内资券商和合资券商;根据投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企券商和民营券商。

外资券商、内资券商和合资券商的区分,主要是以这家券商股东的国籍身份来做区分。若这家券商的股东全部为境外股东,则是外资券商;若股东全部为境内股东,则是内资券商;若股东是境内外都有,则是合资券商。需要注意的是,来自港澳台的股东会被认定为境外股东。

外资券商是无法获取国内资本市场业务牌照的,他们只能在国内设立办事处,向国内客户推介境外资本市场业务。如果想要开展国内资本市场业务,则需要与境内股东合资设立券商。一开始证监会要求外资持股“不超过49%”,后来改为“不超过51%”,年则直接取消了外资参股的比例限制。

比如中金公司,就是国内第一家合资券商,由建设银行(中央汇金控股,也即财政部控股)与摩根士丹利在年合资组建,由建设银行控股。当然,后来摩根士丹利与中金“分手”了,再牵手华鑫证券组建大摩华鑫,并在年成功控股,那是后话了。

关于国企和民营的区分,则比较简单。因为一开始基本就没有民企什么事,先期券商基本都是由国企发起设立,比如部委、银行甚至央行下辖的子公司。后来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以及监管的放开,才有了更多民营企业通过收购或代持等手段拿到券商牌照。成立较早的国金证券,就是在民营集团“涌金系”的控股下发展起来的。前面提到的华菁证券,也隶属于民营证券华兴资本。

比较有意思的是,国企和民企的区别,有时候体现在股权上,有时候则体现在运营上。有的券商股权关系是国企性质,但是由民企负责;有的券商股权关系明明是民企性质,但却带着浓厚的国企风格。

比如天风证券与长江证券。天风证券是一家混合所有制券商,股东有国企、民企及一些战略投资者,大股东确实是国企,但是掌握实际运营话语权的却是股东之一的“当代集团”(湖北最大的民营集团)。长江证券,最早由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牵头筹建,年由新理益集团拿下长江证券大股东的位置,但是它的高管却多是由湖北省国资委下派的,这就让长江证券从体制上看起来更像是一家国企。

关于各家券商的变迁历史,欢迎查看和保存这张图片。

△图片via泽平宏观,可能存在部分数据滞后的情况

1.3分什么岗位?

投行一般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三类岗位。

前台,服务对象主要对外,主做承揽承做业务,投行的收入也主要是由这些人创造;中台,服务对象既对内也对外,主要是对前台岗位的工作形成支撑和帮助,并不会直接创造收入;后台,服务对象主要对内,比如质量控制、行政秘书等,和中台一样不会直接创造收入。

一般来说,券商投行部设立的岗位至少要包含这4种:承揽承做岗、销售交易岗、资本市场发行岗、质控岗。其中,承揽承做岗和销售交易岗属于前台岗位,资本市场发行岗属于中台岗位,质控岗属于后台岗位。

承揽岗,主要为公司拉来业务;承做岗,需要对拉来的业务做好落地服务。一般来说,能做承揽岗的,都是从承做成长起来的,一般是由团队的负责人做承揽,因为有资源。

销售交易岗,主要服务各大投资者,比如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理财平台等机构投资者。这个岗位,需要为项目找到资金方。

资本市场发行岗,主要为承揽承做岗和销售交易岗提供发行辅助工作,属于中台。这个岗位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对外联系监管审批机构,另一方面是对内协助前台岗位,对外协调中介共同处理有关项目发行、上市的相关工作。这个岗位,一般只有大型券商才会单独设立,小型券商可能直接由销售交易岗或承做岗去做。

除了前台、中台外,投行还需要单独设立一个技术要求比照前台、日常内容却隐身于后台的岗位——质量控制岗,简称质控岗。

质控岗,主要是对投行业务的前期立项、后期申报和最终发行过程进行审核,确定公司所承接的业务和资金是否“合规”。他们经常和前台岗位“相爱相杀”。

所以,投行这份工作它不是单指某一个岗位(很多人误以为投行就是做承揽业务,年薪百万),而是前台、中台和后台多个岗位协同工作的结果。

1.4设哪些职级?

国内投行是个舶来品,其职级划分也基本参考国际投行的MD职级。

MD职级主要分为三类:初阶岗位、中阶岗位、高阶岗位。分析师、经理、高级经理、副总裁主要属于初阶岗位;董事、执行董事属于中阶岗位;董事总经理属于高阶岗位。

所以我们回到刚开始的互动题1,券商派副总裁参会,你派总经理参会,这不闹笑话了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主要还是源于大家对投行职级序列的不了解。

当然,国内投行也并非完全按这个MD序列划分职级,有的券商只保留了经理、高级经理、董事、董事总经理,然后在每一个职级里设一级经理、二级经理、三级经理……也有券商会把职级名称换成国内更通俗易懂的名称,比如业务总监。

关于初阶岗位。一般刚毕业的投行人,都是从分析师这个基层职级干起的,他们自嘲自己做的就是“复制粘贴”,比如写申报材料,汇总尽调资料,按模板填写招股书等。可也别小看“复制粘贴”,很多券商因为这些小事闹笑话、被处罚。比如今年3月B站的H股招股书,抄作业抄错成了全网笑柄,这多半是因为基层分析师编材料时粗心大意。

对于初阶岗位来说,最需要的是——在此阶段不断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自己对工作的热忱。首先,要积极主动,去熟悉和熟练各种岗位工作,借此沉淀自己的专业能力;然后,要在实务中打开自己的视野和资源,开始尝试从宏观、全局上去理解投行工作;最后,还要一直对工作保持新鲜感,每一个项目/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完全不同的,需要你在所有过程中保持新鲜感,积累全项目经验。

当你积累了足够的专业能力和全局观后,往中阶、高阶岗位的晋身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对于初阶岗位的从业者来说,要熬得住,确实不容易。很多投行新手,也主要在这个阶段出局,或选择转行。

关于中阶岗位,主要包括董事、执行董事。来到这个段位的投行人,已经具备了全面的承做能力,其技术和经验足以负责整个项目的承做。做到董事,也基本上算是摸到了承做的最高门槛。从董事再往上,还有总监、业务董事、执行董事等,这时需要的就不仅只是承做能力了,还要开始承担业务承揽的职责,职级越往上走,所承担的承揽工作占比就越重。

那如何在中阶岗位脱颖而出呢?一是要对项目具有判断能力。要在业务承揽承做前清楚这个项目能不能做,窗口期有多长?有没有什么风险?值不值得做……这些都要清楚,并能做决策。

二是要有超强的项目推动能力。中阶岗位会对接多方协作,既对接外部的客户,也对接内部的承做岗、质控岗以及公司领导,还对接合作的中介伙伴(律师/会计师/评估师/资方等),以及对接很重要的监管部门,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超强的项目推动能力,需要全程跟踪和负责这个项目到底。

关于高阶岗位,就比较简单了,只有董事总经理这一个职级。需要说明的是,投行的董事总经理与投行部门的总经理是不同的。

因为董事总经理是职级,总经理是职位。董事总经理,可能是总经理,也可能是副总经理或经理助理,但投行部门的总经理一定是董事总经理。

一般来说,投行部门的总经理需要管理整个部门,而董事总经理通常需要管理某个团队或某条业务线。《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一书的作者,王大力老师就是董事总经理。

1.5做啥子业务?

投行的工作,主要是向客户提供融资业务,分为两类: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常见有IPO、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及新三板等业务。这里的并购重组,业务范围比较广,主要是帮助上市或非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和重组,通常包含股权转让、重大资产重组、回购、分拆上市、分立、借壳等。

债权融资,主要有三块。第一块是债券业务,比如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等,有的券商会把这块业务划在固收那里;第二块是资产证券化(ABS)业务,比如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CLO),也有券商会把这块划在资产管理部或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第三块主要是一些非标准化的债权业务,比如私募债。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一些银行也在做投行业务,不过他们跟券商有所不同。银行投行业务主要分为两类:债券业务和非信贷业务。

银行的债券业务和券商的债券业务类似,都是承销标准化的债券产品,只是各自产品略有不同。比如公司债、企业债,只能由券商作为承销商去协助发行人申报和发行;而银行的债券业务,主要是指承销中票、短融这些由银行作为主承销商的债券产品。

银行还在做的非信贷业务,也被称为结构化融资,主要指银行通过信托、资管等通道对融资人进行表外融资,承销的是非标准化产品。

银行投行业务和券商投行业务最大的区别,还是在股权这块。股权业务,券商几乎拥有垄断的牌照,人才和技术也都是相当专业的。在债权业务这块,券商和银行没有本质区别,但银行更多占据主导性,因为银行有资金,承销牌照也多。

不过,两个行业从业者的待遇还是不太一样,更多人还是愿意到券商投行发展。因为,银行大部分投行业务已形成稳定的生产线,个人或团队很难把握整个业务链条,这就造成银行从业者虽然越做越熟练,但却始终跳不出局部去感受整体。

同时由于生产线上人很多,即使整体营收很高,但分到每个人身上却没多少。而券商就不一样了,优秀的团队可以独立承接项目,在收入分配上甚至还可以与公司谈判。

1.6收入真的年薪百万吗?

收入真的年薪百万吗?我想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我的答案:是,也不是。

“不是”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刚毕业进投行工作,只做了个分析师/经理,你当然拿不到年薪百万了,均薪也就8万~15万元/年。

但是你可以往上走,努力做到董事、董事总经理,在项目奖金的加持下,年薪百万可以拿到。也就是说,投行到底有没有年薪过百万,主要还是由项目奖金来决定。

那怎么才能在项目里拿到高奖金?一是看你的责任大不大,当项目出现风险或问题时,你能不能担责并解决?比如要签字的保荐代表人,他们可以拿年薪百万;二是看你能不能拉来业务,一般来说,承揽岗要比承做岗收入高。

所以,从进入投行开始,项目奖金在投行人的收入占比,是从低到高逐级攀升的这么个情况。这个行业,前期拿的和同行差不多,甚至还会被白嫖(具体哪家券商我就不讲了)。但在职业的中后期,收入上限是远超很多行业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投行能够这么吸引人的原因。

02

入职投行

2.1投行要什么人?

一般来说,投行招聘(校招)的要求主要分这几类:

1.学历门槛:金融/经济/会计/法律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

2.能力要求: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

3.专业要求:资本市场实习经历优先,通过CPA/法考优先;

4.工作要求:能接受出差,身体素质好。

2.2如何点亮简历?

?了解筛选简历的人是谁(是HR还是投行部基层员工还是投行部门主管)以及想要招聘什么岗位,从而针对性制作简历,写简历标题,写求职邮件。

?在简历中加入亮点,如何加?

1)努力去考一些有含金量的证。比如注册会计师(CPA)、法律职业资格证书,CIIA就不要去考了,既难又用处不大。

2)努力拿到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实习经历。进不去投行没关系,你可以去审计机构、律所等,但一定要选择相关机构里真正做资本市场业务的部门或团队。

2.3入职后如何留下来?

首先丑话说在前面。实习进入了投行,想要留下了还是挺难的!

为什么?因为团队多1个转正名额,就要多背上1个业绩指标。因为你的加入,让团队背上了更高的目标,同时又少分到了钱,那为什么要留下你呢?确实很现实。所以,你需要用你的能力和潜力打动主管。

那如何能够留下来呢?建议你储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硬实力,比如学校、专业、证书、大机构实习经历;二是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工作态度,工作态度不是说你有没有按时上下班,不是这样的,而是你在项目中体现的专业度、学习力、协作力、执行力及逻辑力等综合评价,你需要保持专业与热忱。

2.4未被留用怎么办?

没有关系。你还可以“曲线救国”。

实习期没能在投行留用,那你还可以去做和投行相关的工作,并以此来作为未来进入投行的跳板,比如去审计机构、律所(证券部)、银行投行部、交易所等,日后再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投行。

那选择“跳板”行业的优先级是怎样的呢?

首先,可以去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部门,比如银行的投行部门、信托公司的融资部门等,这里的工作内容跟券商的投行差不多,同时还能积累一些客户群体;其次,可以去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有证券从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如四大;第三,还可以去一些其他的中介机构,比如律师事务所的非诉业务部门、评级公司、资管公司等。

03

投行进阶

3.1做好职业规化

?选哪家券商?

头部券商,团队比较正规、体系。新人进去,可能只是里面某颗“螺丝钉”,负责很细的某一环节,很难做到工作交叉。中小券商,可能就不是很规范,也不系统,你进去可能所有的环节都要接触,都要学习。这会让两者有不同的区别。

选择头部券商,就好比上楼时爬楼梯,虽然慢,但是一步一台阶,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到达顶楼。而选择中小券商,就好比坐电梯,虽然上楼快,但是质量时好时坏,不一定能到达顶楼,甚至有时候还发生事故,比如有的中小券商投行业务因为监管处罚而被全面暂停,最终熬不下去而整体裁掉。

所以,各有各的优劣势。但对于刚入投行的朋友,还是建议你选择头部券商。为什么呢?

一、在专业方面,头部券商对新人的培养更加体系,方式也更丰富,而中小券商就未必见得;

二、收入方面,刚入投行,无论头部券商还是中小券商,其收入都差不多,投行这个职业的收入是在后期猛然发力的;

三、背靠大平台,能更加稳定而长久,比如中信模式与平安模式。

?选什么业务?

若论赚钱能力,那肯定优先股权融资业务,一单IPO(成功)业务,券商收取保荐费最低超过万。若论成长能力,也当属股权业务,IPO这类股权业务的专业度要求极高,成长空间很大。

若论客户接触,IPO接触的多是某产业的龙头公司,而且还可以隔一段时间就换一个行业,而债权接触的多是地方的城投公司,或一些政府通用事业类的公司。

当然,也并非绝对。关键还得看你的能力和个人选择,以及机遇。

?选什么岗位?

前台岗位,主要分为承揽和承做。承做岗就像一路升级打怪,从分析师做起,到VP(即副总裁),到董事。到了董事,就不仅只是承做了,还要开始担承揽的职责,你可能会更多地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42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