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启示及建议以美国投资顾
海外发达市场的历史发展经验表明,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将成为国内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将机构、投资顾问和客户的利益进行捆绑,发展买方投顾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消除投资顾问行业中的道德风险,使投资顾问真正从客户利益出发服务客户。相对于现阶段国内快速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目前国内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制度完善、监管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仍然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在概览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评析美国《投资顾问法》对国内投顾业务发展的经验借鉴。
资管新规推动模式转型
我国于年4月27日发布的资管新规打破了国内财富管理市场长期以来的无风险收益的“刚性兑付”魔咒,标志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奠定了未来我国资管行业和财富管理行业的良性发展方向。资管新规落地至今两年多来,证监会和银保监会先后出台了十多项资管监管操作细则,国内资管业务的法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资管新规有效切断了我国分业监管金融体制下的监管套利,通过拉平所有金融行业资管业务的制度标准,统一规范产品设计与计量,使各种金融业态能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加速了国内“大资管”“大财富”时代的到来。在资管新规落地实施过程中,国内资管行业积极转型,财富行业快速发展。主要表现:非标产品向标准化产品转型,通道业务规模收缩,主动管理类产品、净值类产品占比大幅上升,产品信息披露更加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为资管产品的需求端,国内财富管理领域内部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截至9月20日,年国内已发行成立新公募基金产品只,首发规模逾2.2万亿份,两项指标均创基金行业历史新高。基金发行市场的火热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目前我国居民正在持续释放的对于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截至年底,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已达万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大约为14%,高净值人群总数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预计到年,国内可投资资产规模将升至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约11%。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和行业转型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近年来券商、基金、信托、保险、互联网金融、外资机构、第三方财富管理等各类机构竞相角逐庞大的国内财富管理市场。
相对于快速增长的财富管理市场规模,作为直接对接金融产品供给和需求的财富中介渠道,目前国内大部分财富管理机构在商业模式上仍相对落后,主要依赖以产品销售驱动的卖方代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由于前端一次性的销售佣金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财富管理从业人员在面对客户时难以保持客观独立,其道德风险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yw/54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