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总结万买银行理财,投资者亏
年6月和10月,裴女士在交行西便门支行理财经理、副行长申某的推荐和引导下,在得到确保收回本金和.5%、5%收益的承诺后购买了51万理财产品。但到期后,裴女士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本金仅存0.7万元,损失10.53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签署了电子风险提示书并已知晓且确认购买该理财产品存在风险,故驳回了投资者诉讼请求。所幸裴女士留有“保证”证明,二审法院改判银行赔偿本金及按存款利息损失。
很多客户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员工都会拍着胸脯说达到预期的受益没问题,但是等真的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或者亏损时,银行会以各种理由让投资者“买者自负”。这合理吗?
即使留有证据,最后争取了最好的结果拿回本金,但按存款利息赔偿还符合当初理财目的吗?
金融本严谨,写进合同的才有法律保护,口头保证你还能相信吗?
前不久,王女士收到银行通知,她年购买的一款5年期理财产品要提前终止,“明明5年到期,现在两年多一点儿就强制结束了。这款产品每年收益率能有6%,比现在的理财高多了。”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投资者都和王女士一样遭遇银行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明明没有到期,为何银行要强制“早退”?银行单方面“解约”合理吗?
实际上产品说明书中已经明确表示:“为保护客户利益,工商银行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提前终止本产品。除本说明书第七条约定的可提前赎回的情形外,客户不得提前终止本产品。”
资管新规以后,金融系统变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短期确实是诸多‘不利’影响。
工商银行代销的“鹏华聚鑫1号-25号资管计划产品”已全线违约。经记者多方求证得知,上述25只产品总规模或超0亿元,资金缺口或超20亿元。
2月份购买的投资者称8月1日,管理人鹏华资产发布了产品提前终止公告-30天内完成分配;
30天到期又发布0天延期公告;
直到10月份,收到只能拿回本金的60%的处理方案,后因社会影响问题,工行紧急拿出了一份兑付方案:承诺20日兑付本金的50%,另外8%的本金转为工行理财,2%本金作为该理财的收益,1年后到期兑付。
那么理财能保证拿回本金么?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拿回60%本金,还是转理财呢?
资管新规真的是损害老百姓利益么?当然不!
金融公司规模大、牵涉广、一旦发生风险,造成的影响也是交叉和连锁性的,所以其监管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出现问题再弥补。
原本有50万“存款保险”,储户可选择利息相对高的银行储蓄,短期看来用户受益,长期却存在连锁性的风险。
年12月,支付宝、腾讯等平台纷纷下架了银行存款产品,1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业务本身属于“无照驾驶”,2是‘靠档计息’和‘高息揽储’的不规范行为加重银行负债成本。所以长期来看,是为了保护储户利益。
你看,金融的三驾马车:证券、银行、保险,本就是服务社会的,那风险管理是不是就很重要?个人及家庭生活稳定美好,才能更好的提供给企业经营发展机会,对吗?
思考:国家有这样的布局,您的家庭有没有做这样的组合拳:着眼当下、规避风险,长期向上发展呢?
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画像?
我们说资产管理,就是运用不同的金融工具,组合达到自己最终财富目标,
下一期给您解答奇妙的C曲线好不好?
这是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yw/54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