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这几天一直忙着给孩子上一年级做准备,在学校上了2天的家长培训。本来最近也没什么想说的,今天终于忙完了,迎来了一份兴业银行糟糕的中报。首先说一下结论,兴业银行做为我的重仓股,投资时间也有4,5年,现在来看相对来说是失败的。为啥说是相对,因为对比大部分指数,指数在熊市里整体上下跌的,兴业虽说没有赚多少钱,但是还是正收益的。但是仍然必须承认重仓兴业是一笔非常失败的投资。

回想投资兴业的心路历程,大概要从,年说起,那个时代是银行还是成长股的时代,招浦兴民,4个都是明星,兴业还一度涨到过70元好像。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新股民。后来年末的银行股暴动,吸引了我很大的注意力,但是也一直没有买过。终于在年重仓了民生银行,后来牛市来了2个月翻倍了。这是我在银行上第一次赚到钱。在我心目中银行只有2类,1是四大行,另一类是4股份行。后来,就在招浦兴民中选择,从开始的招商+兴业,逐渐变成了兴业重仓,主要原因有几条,1兴业估值低,2兴业历史roe高,3兴业表现出的风控是谨慎的。当时很多人其实也在讨论兴业的资产结构不够透明,但是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我一直将兴业作为银行中独特的存在。

现在来总结虽然有点晚了,但总结总比什么都不做强。我对股票投资一直持有比较悲观的态度,曾经在知乎也讨论过,大部分基本面分析本质和技术分析没有区别。都是后视镜。甚至包括大部分的未来经营分析,可以说是幸存者偏差。我在股市十几年,见了太多大V在股市里失败的故事,远的不说,就说今年,康美,阿胶,粉碎了几个价值投资大V。不是说这些大v一定是失败的,我只是从这个角度说投资,没有什么圣杯,不管是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经营模式分析,排雷分析,最终都是一个概率。就像我们说一个人平时饮食健康,注意锻炼,仍然有一定概率得大病,这个概率是无法避免的。比如我选择重仓银行,基础逻辑是没有问题的,整个熊市里,也保证了我的正收益,可是由于我重仓一只,带来的结果是让我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认知障碍,我看到的可能是优点多,缺点少。在一次次的财报不理想中,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错过了调仓的机会。

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我想我的失败,当然有自己的研究能力弱的原因,但是我想研究能力可能是一个人投资水平的上限,而长期看维持下限的是基础逻辑和认知。其实今年以来,我已经在逐渐纠正单一持股仓位达到3成的这个问题。比如中间在加仓中国太保,万科,保利。这里我也再总结一下我的持股的基本方法论低估,分散,优质

低估,主要以股息率和估值的变化来衡量。

分散,适度分散,10只左右,分散最大的好处是,长期下来,能持续增长的股占比会逐渐提高,而成长性差的不需要减仓,占比也在下降。我就是用这样的理论决定的很少进行把赚钱的股调仓到不赚钱的股。前几天刚在知乎见到一个问题,说在股价接近历史低位时买入能否稳定赚钱。我就回答了,这个策略几乎是必败的策略。长期优秀的公司,股价一定是不断走高的。试图去在股价低位寻找马上要涨的股,这种策略可能大部分新股民都经历过,这也是常见的误区之一。股价能长期维持螺旋式上涨,几乎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最后,还是说一下,兴业我不会直接大幅度减仓,1是因为这次大跌主要原因还是预期太高。2是我会慢慢降低,比如小比例调仓,分红退出等。利用上面说的策略,仓位也会逐渐平衡。兴业虽然很差,但毕竟还是正收益的。

洛阳小散户

喜欢作者就来赞他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5436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