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金融ldquo活水rdquo
文章|《中国金融》新媒体供稿
作为扎根首都的市属国有企业,北京农商银行始终牢记自身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使命,用好用足金融“活水”,发挥地缘优势,牢牢坚守服务三农定位,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独具首都特色、彰显国企本色、增添金融亮色的精准帮扶之路。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融合发展
北京农商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准帮扶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从组织机制、制度保障、责任落实等方面全面突出融合特色。由行党委牵头抓总,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专班,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持续对扶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研究制定《金融支持三农领域发展的行动方案》《年度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年度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指引》和《年度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行上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确保两项任务一体推进、步调一致。
围绕北京“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发展特征,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北京农商银行把北京地区低收入农户增收和低收入村发展作为精准帮扶的总目标,将精准帮扶与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深入融合、协调推进,逐步探索出匹配区域发展特点、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特色优势、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农商方案,坚决落实“一企一村”结对帮扶和对口扶贫的工作任务。
践行支农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北京农商银行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立身之本,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抓住实施首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支持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农村改革、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积极力量。近十年来,累计投放涉农贷款亿元。
倾力服务“菜篮子”“米袋子”。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保粮食安全更是抓“六稳”促“六保”的重要支撑。北京农商银行出台了金融支持首都农业农村发展专项信贷政策,主动落实支农支小再贷款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突出强化对首都“菜篮子”工程建设、特色农业发展、科技农业发展的资源倾斜,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产品的供应安全。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密切沟通,深入开展生猪规模化养殖、高效设施农业、春耕备耕、农产品流通等重点领域市场调研和需求对接。全力支持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预计该项目将成为亚洲最大“菜篮子”。积极参与房山、平谷、顺义、昌平等区域6个生猪养殖项目,投放信贷资金7.76亿元。年,累计发放符合支农再贷款条件的涉农贷款共.57亿元。
大力支持首都乡村建设。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拆迁阶段的农村土地整治、农民回迁安置,到拆迁后的集体产业转型升级,涌现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北京农商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推出涵盖集体产业、旧村改造、资产量化等不同需求的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体系,累计提供相关授信逾亿元。全力为农村交通、危旧房改造、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落实配套信贷资金,向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同时,大力支持“首都清洁空气计划”,积极助力顺义、房山和大兴等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为垃圾综合处理、煤改清洁能源等重点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全力推动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发展。
创新服务农村改革。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资产收益率和劳动生产率是推动乡村升值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北京农商银行紧跟农村改革步伐,围绕“三块地”改革开展金融创新。针对北京市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率先研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专项融资产品,累计为11个试点项目提供近亿元融资支持。推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多种利用方式,缓解农业项目的担保难题。助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闲置农宅,创新推出“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新模式,为盘活农宅、激活农民手中的沉睡财富提供了新思路。与涉农平台合作推出集体资产经营权质押、林权抵押等特色涉农担保模式,“一户一策”为农工商公司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大力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
多措助推农民增收。北京农商银行积极支持农村地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大对就业创业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多措并举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专门为涉农小微客户及京郊农户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方案和特色专属产品。其中,板栗收购贷款解决了板栗收购大户在收购季节面临的大额集中、快速周转资金需求,累计投放专项贷款超2亿元,间接解决了收购季近千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栗农收入;向吸纳残疾人社员制作针织和钩针编织品、掌握密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玲珑枕制作工艺的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为传统文化传承和特殊人员就业做出积极努力;推广“新民居”贷款,通过批量化模式为平谷、门头沟等地区的8个乡镇18个行政村发放贷款余万元,帮助农民改善居住环境、发展民俗旅游,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京郊旅游业送来“及时雨”。
加大基础金融服务供给。随着首都新版城市规划的实施,北京呈现出城乡一体、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新趋势。北京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下沉金融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在确保“一乡一镇一网点”的基础上,构建包含乡村便利店、乡村自助店、助农取款服务点等在内的轻型服务网络,着力推动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智能化建设,健全“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截至年末,已建成“两店一点”家,完成对个金融空白行政村的服务覆盖。同时配套“银政惠民账户”等特色支付产品,推进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化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
引导城市金融资源“下乡”。促进金融资源流通是推动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助推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农商银行用十余年时间打磨“凤凰乡村游”服务品牌,推出专属APP,构建京郊旅游支付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掘地区特色资源,参与举办大兴地区梨花节、顺义地区啤酒节、平谷地区红杏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借助自身服务平台,拓展农产品、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引导城市资金流向农村地区,已累计吸引超过万人次市民到乡村旅游消费、休闲度假,仅年就带动农村商户交易.85亿元。
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农村信用环境是影响资金供应的重要因素,北京农商银行积极填补农村信用体系空白,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系统,成功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年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并已通过验收。深入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三信”工程建设,加强信用数据的深度挖掘与信用成果评定运用。主动推进乡镇村集体贷款减免和资产处置,累计减免让渡利息超8亿元,惠及42个乡镇、个自然村。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基础知识普及,送金融知识下乡,帮助京郊市民提高理财意识和风险一是,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
加大对接力度,推动对口扶贫北京农商银行坚决履行市属国有企业使命责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加大力度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以为扶贫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为牵引,促进受援地区产业发展。
以金融扶贫向内蒙古地区输送资金、培养人才。年,我行与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联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当地金融机构开展广泛合作,间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年,已对该地区14家金融机构授信41亿元、投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行的地方债余额18.8亿元,累计提供流动性支持融出资金.3亿元,定向发行同业存单32.9亿元,业务合作领域及品种不断丰富。在人才支持方面,与内蒙古信用合作社加强座谈交流,为其培训11位中层干部,接收5名干部挂职锻炼,充分共享发展经验和专业技术。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间接带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提升和经济发展。
以产业扶贫助力扶贫项目投资和贫困人口就业。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受经营范围限制,北京农商银行没有外地分支机构,也无法对外投资,因此,全行探索形成了“发挥金融服务优势、以客户为切入点间接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特色产业扶贫之路。自年开始,我行卢沟桥支行连续三年为北京绿山谷芽菜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流动资金支持,助力其发展壮大并开展在内蒙古、河北的扶贫项目,间接带动了余户贫困户增收。年,我行丰台支行积极推动客户王兴君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营子乡老君沟村的暖棚开发扶贫项目落地,为其发放万元贷款,支持其在贫困地区的辣椒种植、运输和销售业务,间接带动贫困地区户、人就业。另外,我行四季青支行积极跟进岳各庄村赴内蒙古林西县投资建设农贸市场的项目,还与四季青镇政府赴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进行对口协作考察,着力为相关产业扶贫项目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以消费扶贫促进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对口省区增收。北京农商银行将消费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关键一环,推动全行以消费助扶贫。截至年末,我行通过各渠道累计采购扶贫产品金额已达.04万元。一方面,推动行内食堂、工会需求与贫困地区农产品有效对接,通过直接采购、双创中心窗口等渠道,采购新疆和田鸭、涿鹿葡萄、阿尔山花茶等特色扶贫产品,带动脱贫余人。另一方面,深挖行内采购需求,借助客户营销平台采购扶贫产品,为扶贫产品打开了“新销路”。同时,在上级单位组织协调下,我行选取了10个消费扶贫智能专柜布放点,覆盖城区、城郊,为行内外人员采购扶贫产品提供充分便利。
以公益扶贫带动河北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北京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市国资委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倡议,大力推动公益扶贫。一方面,聚焦贫困地区产业,与保定市涞源县、涞水县和望都县三个贫困县签署帮扶产业合作协议书,捐赠资金共计万元,因地制宜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中的薄弱环节,向张家口市“流动卫生室”项目捐助30万元,向新疆捐赠图书价值15万元,助推偏远地区便捷医疗、基础教育条件改善。同时,加大对口扶贫省区贫困人口的招聘力度,于年开展了针对内蒙古、河北等地贫困家庭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两年来,已招录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7名大学生、6名保安,帮助其家庭脱贫增收。
推进结对帮扶,夯实脱低成果年起,北京农商银行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与地处燕山山脉深处、距市区多公里的延庆区珍珠泉乡庙梁村开展“一企一村”结对帮扶,以党建帮扶为引领、全面推进产业、智慧、就业、公益、金融帮扶,高质量完成了“年实现80%脱低、年全面脱低,在年巩固提升”的三步走目标。
筑牢组织基础。先后选派两任“第一书记”驻村,协助完成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开展主题教育等工作。行内党支部与庙梁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10余次,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54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