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晶奇专栏第22期商业银行数字普惠披
本文曾以《商业银行数字普惠披露》为题,发表于《中国金融》01年第四期,发表时有删节,现为完整版。正文约字,阅读需要18分钟一、引言年,《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下简称“《原则》”)在杭州发布,“数字普惠金融”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原则》旨在鼓励各国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为过去难以获得或缺乏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传统金融机构将线下业务或部分流程转移至线上,到互联网理财和保险等新兴模式涌现,再到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蓬勃发展,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已进入技术驱动、场景多元的新阶段。银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间接融资提供者,近年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和三农事业发展,不断扩大客户范围、提升客户体验,为推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积极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二、商业银行发展数字普惠的现状(一)部门设置与规划制定A股上市银行均设置了普惠金融相关部门。以36家A股上市银行为例,截至00年8月底,共有1家设置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或普惠金融部,16家设置了小微金融部、中小企业部或名称类似的部门,5家设置了三农金融部或农村金融部。江阴银行等5家银行出现了普惠金融部与其他两类部门并存、承担不同职能的情况。总体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倾向于进行业务整合,分别有5家、7家设置了普惠金融部统一管理;7家城商行仅设立小微金融部;农商行各部门间的分工较为细致,4家选择设置两个部门负责普惠金融相关业务。超过40%的A股上市银行在领导致辞中提及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36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家在年报董事长或行长致辞部分提出要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包括6家国有大行、5家股份制银行、8家城商行、3家农商行;16家明确科技赋能驱动的发展模式或介绍本行数字普惠金融典型产品的发展情况,包括5家国有大行、3家股份制银行、6家城商行、家农商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5家银行制定了战略规划推动普惠金融事业发展。(二)分社会责任领域发展情况总体来看,国有大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披露比例较高,案例丰富;农商行的披露比例较低,部分银行虽提出依托科技手段助力普惠金融发展,但并未对具体金融产品服务加以举例。部分中小银行披露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相对较为单一,尚未建立多样化的产品体系。以下将分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进行逐一分析。1.经济责任(1)小微企业总体披露情况。以A股上市银行为例,在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对数字普惠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进行披露的银行共有31家,其中国有大行6家,股份制银行9家,城商行11家,农商行5家。各类银行的披露比例普遍上升,6家国有大行-年连续3年均进行了披露,农商行的披露比例相对较低。随着对线上发展的重视程度提高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农商行的披露比例在年突破60%,较上年提高37.5个百分点。根据银行的披露情况,数字技术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融资方面。银行推出了税金贷、政采贷、供应链融资、票据贴现等丰富品种,为科技、电商、外贸等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提供特色线上融资产品。其他线上产品及服务包括:投资类产品、聚合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工具、电子银行渠道费用减免等。小微企业客户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专属APP、
上一篇文章: 社招中银国际证券上银基金兴业银行 下一篇文章: 地方实录丨平安银行X中国光伏行业强强联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54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