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面试潜规则请问你的父母是干什么的

有人完全不可置信,“竟然还有这么奇葩的问题?!是我来你们这里工作,又不是我爸妈,问我爸妈干什么?”有人则见怪不怪,说:这个很正常啊,我们面试的时候70%都会问到,我上个月刚刚被问了两回。

不管如何,这真的不是玩笑。面试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还不在少数:

(截图来源于知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面试不是开玩笑!

没有面试官会和你闲聊

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背后

都藏着他们的考查内容

为什么面试中会问到父母

知乎上有个问题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浏览量超千万

(截图来源于知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父母到底有多重要?

据报道,每一年哈佛大学的学生媒体ThCrimson都会对哈佛大学新生进行一次真实调查版的真心话大冒险,问题范围从SAT成绩、兴趣和家庭收入,到政治观点,甚至到性生活和取向等各个方面。

在某次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白人学生中,有20%的家长每年收入超过64万AUD。在同样的家庭经济条件下,只有13%的亚洲学生、8%的黑人和非裔学生、以及11%的拉丁美洲和西班牙语国家的学生表示达到了这个水平。

并且那些来自不太富裕的经济背景的学生更有可能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将近一半以上的“第一代大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AUD。而家庭年收入超过64万AUD的学生中,有近50%的家庭都拥有“裙带关系”。也就是说,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中至少一位曾毕业于哈佛大学。这意味着他们在申请哈佛的过程中会被优先考虑。

2面试官到底想了解什么?

面试官这么问,并不是要窥探隐私,是想对你有更深入、更立体的了解,以便进一步验证对你性格等方面的判断是否正确。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截图来源于知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家庭经济条件普通,甚至拮据,那是不是意味着你可能比旁人会更努力

如果是单亲家庭,面试官会猜测你会不会性格孤僻,不利于团队工作

如果父母不支持你的工作,那么后期辞职的可能性是不是会比一般人高

……

总之,了解你的家庭情况,可以了解你的性格、你为人处世的方式、你的价值观。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拼经济条件,不用刻意编造一段谎言。主要还是侧重表现出:

父母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家庭氛围温馨和睦

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非常支持

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良好等

级别太低,就别想进投行?

有人表示,“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你能给公司带来哪些业务?”摆明了就是“拼家庭条件”。

你可能希望我回答“当然不是,面试官哪有这么肤浅?”但是,很抱歉,不排除部分面试官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曾有一投行高层坦言,外资投行能否顺利拿下中国国企香港上市项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资投行中国区高管的政府背景。雇佣一个背景深厚的官员子女担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或中国区总裁,可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回报。

1MorganStanly网申问题

有网友表示,在MorganStanly的网申题中,疑似有调查申请人背景的题:

GooglTranslat:作为政府官员或金融监管机构的雇员,您是否有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摩根斯坦利的业务授予和/或行使影响摩根士丹利的决策权?

GooglTranslat:你是否是任何政府官员的直系亲属或密切联系者,他们有能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摩根斯坦利和/或影响摩根斯坦利的决策权?

GooglTranslat:你是由政府官员转介或推荐这个职位的吗?

(来源:知乎

FrankSun)

除了MorganStanly之外,有些国际投行在招聘时,常用的一个面试问题就是:请直接写下你认识或者可以联系到的中国内地政治经济界的要人名单。如果写下的名单够长或者够重量级,基本上都可以当场录用。

2J.P.Morgan:"Sonsanddaughtrs"

在年至年的七年间,J.P.Morgan应中国和亚洲政府官员的要求聘请了大约一百名实习生和全职员工,作为其在快速发展地区建立银行业务关系的努力的一部分。该招聘被内部称为“SonsandDaughtrsProgram”,即大名鼎鼎的子女计划。

(图片来源于Googl)

子女计划”以聘用“二代”作为招揽内地生意的“捷径”,有高层在邮件中明白表示,“子女计划”与赢得来自中国企业的合同几乎是“线性关系”(linarrlationshipaccordingtoSinaFinanc)。J.P.Morgan甚至有一个“二代职员”的试算表,统计他们为公司带来的商业利益。“该项目最终为J.P.Morgan赢得了约1亿美元收入的业务。

投行只录取2种人:做不了关系户?你可以……

投行只录取两种人:关系户和螺丝钉。既然不是关系户,那就当一颗螺丝钉吧。

1螺丝钉法则一:名校光环

只有优秀到能够碾压众人,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国内,投行一般非清北复交金融系Top10的学生不要;

在国外也通常只招常春藤名校的学生。

其实关于学校,顶级投行都有自己的TargtSchoolList: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名校这一项也不是绝对的,在其他方面非常出色的人也可能获得投行的青睐。

2螺丝钉法则二:强大的专业背景

Financ,Economics,InvstmntAnalysis,以及Accounting专业的学生更适合;另外,MBA的金融专业,或通过CFA考试的同学将会更受青睐。不过,证书在这里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能雪中送炭。

3螺丝钉法则三:过硬的技能

深厚的行业Insight:对于行业的敏感度和对趋势的判断力是决定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好投行人的关键;

良好的Ntworking能力:不但可以认识来自投行不同部门的很多朋友,还是练习如何Approach一个陌生人的好机会。如何开启话题,对于之后的Intrviw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进入投行后因为需要长期与客户,同事打交道,这简直是一项受用终生的技能;

估值建模和财务分析能力:投行面试时也经常会出现FinancialModling的问题,比如要求现场根据Cas建模,所以需要熟练掌握各类估值建模方法。

4螺丝钉法则四:丰富的实习经历

应届生在求职过程中,如果有多份重量级的实习经历,绝对能让你的简历大大加分!

秋招已经全面进入倒计时,但是已经部分名企已经迫不及待开启年暑期实习抢人战,比如:

RBC出了名的秋招时间常年提前,SARBC年8月就开启了……而今年,RBC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539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