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狗是魔鬼,为什么你们还要进投行做私
在你的心目中,金融人士的形象是怎样的?
是否像正在播映的电视剧《欢乐颂》中的刘涛一样——高冷、理智、对数字敏感、衣着讲究、开着老板的保时捷跑车出入?
或许像几年前的电视剧《最美的时光》中的钟汉良——西装笔挺、年轻才俊、好胜、冷静、吃大餐、喝名贵红酒?
在中国,主流媒体把金融人士塑造成呼风唤雨的英雄,社会中的精英。
但是,文化差异就在这儿!美国人看待金融人士可不同呀!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华尔街》(WallStreet),主角GordonGekko(由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的狠毒绝情形象,深入民心,简直是华尔街大鳄的经典代表。
几年前的《华尔街之狼》(TheWolfofWallStreet)中的小李,过着奢华、沉沦、毒品、性欲的金融才子生活。
近期呢?在去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大空头》(TheBigShort)中,叙述年信用危机爆发前的一切事情。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投资管理人、按揭银行……等,谁不是贪婪自私、蒙蔽真相、目光短浅?
按照导演和编剧的逻辑和解读,周旋于信用市场的风口浪尖,曾当过信用评级分析官和信用基金管理人的我,也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好,八卦先放在一旁,看看现实数据。
很多中国的大学生对华尔街投资银行十分向往,但是,你们可知道,年以来,整体银行业的业绩倒退,经营环境艰难,开源不容易,所以需要节流。于是,从那时起,裁员、财务紧缩、削减成本的声音不绝于耳。
咱们看看几则新闻:
花旗银行从年起,裁员人数已经超过40%,估计今年全球裁员最少人。
美国银行在年已经裁员了超过人,由于交易收益没有好转,加上信贷业务上的亏损,裁员行动将会持续。
私募大行黑石将减少一共3%员工(人左右),不限于部门、等级和职位。
高盛对员工差旅费的报销收紧,奢华不再。只要于客户业务没有直接关系,所有机票、住宿和娱乐等开支一律被驳回。
摩根士丹利在今年第一季的裁员人数()是自从年开始最大幅度的人力削减。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跟我说要进投资银行去?
虚荣、财富、社会地位、或是根本不知道做什么,其他人说那是靠谱的工作,就申请去!?
我,走过20年的金融大道,看过风光如画的蓝天,也尝过暴风打雷的冷清。于我,什么经历都是美景。
5月6日晚上8点整,让我作你的导游,看看金融行业的风景,在那里工作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跟你想象的、接触的有何区别。我的经历可能会让你更坚定加入金融行业的决心,但也可能令你失去热情,为自己的事业重新定位。你准备好了吗?
识别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53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