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某bba有两则消息,一好一坏
大家好,我是瓜哥。
瓜哥建了一个非匿名qq群,主要研讨信用,从业人士进,非圈内人我会请出,群号
本号的更新频率大概是每周1篇。
前言:
敬请读者在阅读之前记住几个关键词:保交房;转移;境外
另外那谁还是有信托有强烈意愿在救,但冰山一角,按股权比例担责很难谈。
某aaa
今天某aaa有两则消息,一好一坏。
我就不贴出来了。
有3点值得思考,1、gzw主任请病假的可能性很低;2、某行的贷款是新增的吗?3、之前金融法院判了的结果如何了。
当然我只是提醒大家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
12月到期的6x了,长端的3x了。
很多在反弹,他安静做一个美男子。
最近这笔付息说是托管行的问题业内虚惊一场。
但是瓜哥更担心还款意愿的问题。
欢迎读者赐教。是非标还是信贷付息问题?还是别的?
长城资产
长城最近一直在发债,节前亿境内永续,4.x%的票面,Abs9月又发了70亿,马上又发金融债11月。
谁在买?紫色资金有参与吗?
橙厂
橙不动产要裁员了,住宅板块的,投行资管的,最近和买方联系也不频发了。
橙行原副行长,后来去了good医生的领导也退了。
年金管理资格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橙老险的副董事长也离职了,快30年的老人了。
橙信托收pku资产包,个别持有人要求一次性付款,这让人惊讶,更意外的是橙信托竟然找市场配资,配资市场价可不低。感觉这件事对于橙厂来说,往下发展越来越不清晰了。
橙厂是一个时代结束的缩影。
30进了16,还能说啥。投诉多,收益负值,普而不惠,关联交叉,溢价高等等。
老打逆风局不好。
松按揭
icbcccbcmb都在搞资产证券化腾挪额度,为了按揭,按揭可以保交房,是正确的,所以境内外所希冀的松,瓜哥以为就是这一块了,因为按揭的松是众望所归。就算是松点开发贷,最终还是松在按揭上。
撇开发行人和购房者,银行自身也需要。
前融,开发贷,离开按揭这个闭环就毁了。
泓水之战
交战双方中,一方是宋国、卫国、许国、滕国,代表为宋襄公,另一方则是郑国和援军楚国,代表为楚成王。
泓水之战中,楚军众而宋军寡,但由于宋军先占据泓水之北岸列阵,具备地利优势。
但宋襄公却讲了“仁义”,楚军渡河时,两次拒绝大司马谏言“渡河半可击之”的正确决定,非要“不打未列阵之战”,让楚军摆好阵式,结果宋军惨败,宋襄公也中箭受伤,不久死去。
瓜哥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想到了投资人。
投资人还在等到期,他却早就转移了核心资产。有消息人士反馈这个只有规模,其实不赚钱;但在确认过程中,也有反馈说是赚钱的。
当然宋襄公根本奈何不得楚国,他只是做一个不得已的选择——等待。
投资有风险,但这个风险不包括发行人转移资产。
这个玩法会不会流行起来呢?已经耳闻还有人这么干。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毕竟以前有表外,现在有境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发行人。
不还了,是不是这一笔买家主要是自己,资金不让出去,是为了保交房。商票按时兑付,也算是佐证了这一丝底线思维。
按时间轴盘点了一下,这完全是有步骤的撤退,不慌不乱,有板有眼的,对境外也在安抚投资人,说是x折兑付。境内机构投资人也都会去深圳聊一聊,但总体感觉境内投资人并不慌乱。
是的,保境内。
至于融资团队,反正也对外融不到了,留着干嘛呢?留一个人应付下就算了。
之前追加抵押物被拒绝的朋友们是不是很庆幸?
业内现在讨论,年头久的底蕴厚,到了比拼非房优质资产和老板私产的时候了。
比如你问xxx,明年怎么还钱,他们会说老板有钱。
所以这个逻辑没问题,但有个漏洞,老板肯不肯拿私产救企业。
谁会说自己没钱呢?兑付前一天都是有钱的。
现在房企三件套,转移,交房,裁员,剩下就是一种薛定谔的猫的状态,你远看是重组,近看是展期。
瓜哥被很多投资人问很多发行人展期能展多久,我有时候会自问自答一句:乌龟能养多久?养得好能送你走。
保交房
顺便提一嘴某地保某大交房,直接把抵押物给购房者备案,成功地把该笔贷款变性为信用贷款。
回款如果是保交房的话,看看剩多少吧。
某大物业
收某大物业那笔钱的结构可能是:银团+xx+xu,优先夹层列后。
本来还以为xx有一定概率是某某,但某某的两个高层,一个要提前,一个已经换了紫袍,做决策的可能性很低。你看他家收楼的事也没有下文了。这件事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4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