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择商业银行好呢还是投资银行呢我好
工作在英国
CareerinUK
_最近的新闻,很CareerinUK上次介绍英国企业的时候简单说了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区别,一个是做存贷款业务的,一个是做投融资,咨询业务的,两者看似独立,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有的银行又是有商业属性的又是有投融资属性的,比如:HSBC,Citi,Barclays......
那为什么大家不跟它们都一样的,一边收存款一边把钱拿来做投融资呢?
当然是摔了个头破血流才吸取了教训的,我们只有在经验教训之后才会设置新的制度来避免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就像之前讲美林“中国墙”的时候一样,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再采取补救措施实施新的规章制度。
最开始的时候这两者并没有区分,银行兼具了存贷款业务和发行股票,清盘,进行投资,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等,
因为业务都是慢慢发展开来的,存贷款是银行最基础的功能,之后才开始涉及投资相关领域,银行发现有了投行这块业务之后,这利润比单独做存贷款业务也高太多了,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你可以看JPMorgan它拆分出来的MorganStanley,随便一拆就拆出个世界顶级的投资银行,就像安达信一个咨询部门随便一拆,拆出的Accenture都成了世界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
这是之后出了年的华尔街股灾,导致-年很多银行体系崩溃,然后格拉斯和斯蒂格尔法两人一起出了个《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来,才短暂地缓解了金融危机。
那银行在这次股灾中扮演什么觉得呢?分开后有什么影响?
股灾前夕,很多投机者想在股市里大捞一笔,当时的纽交所的股价接连攀升,29年9月还达到最高峰.17点,这些投机者自己没多少钱,就找银行借贷款,利用资金杠杆想大捞一笔,同时银行也想着自己有证券业务,拿着存款人的钱在里面玩,
股灾发生,大家都亏惨了,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银行倒闭的倒闭,没倒的也借不出来钱给企业,导致企业关闭裁员,失业潮接踵而至,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得想办法,那就卖资产:卖股票,卖黄金,卖房子,好的坏的资产都得无脑卖出。然后市场就陷入了什么资产都在跌,最后不相关的资产也加入杀跌的恶性循环里,这就是股灾过后造成的经济大萧条。
你想想你辛辛苦苦赚的钱存在银行,却被金融机构拿到市场上进行大风险的交易,骂娘的心态都有了。
所以法案把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来,商业银行只能做存贷款,投资银行发行股票,债券,资产管理......两个井水不犯河水。
你可以看到我们国内也是把银行和券商分开来的,券商就干券商的事,也都是受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影响。
分开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商业银行赚钱少了,被砍掉了左膀右臂,更惨的是还催生了一大批公司做借贷款的来抢生意,钱少了想多发展点业务都变难了,但这个法案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
那为什么像HSBC,Citi,Barclays,Deutsche,UBS......这些为什么没有进行拆分呢?
因为除了美国,其他国家没有强制要求,欧洲也没有引进这个制度,所以他们一直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结合在一起的,并且他们在这一块还做得很好,降低了金融风险,还加强了投资效益。
之后美国银行想要废除法案还拿了欧洲来举例:人家都能做到,我们也可以的。
后面法案确实是废除了一部分,因为这对银行的打击太大了,所以银行业的同胞大家一起隔一段时间就吵吵嚷嚷要废除它,想要争取一些权益,没办法,那就投票决定,结果以废除法案为压倒性胜利,银行也就可以做一些抵押贷款证券、债务担保证券.....
“那我是选择商业银行好呢还是投资银行呢?我好纠结啊”
我还纳闷谁会问这么欠揍的问题,发现还真没人问,hhhh......
那对现在的市场情况来说,自然灾害和疫情往往对二级市场是有刺激作用的,因为各国政府为了对冲疫情的冲击,往往会在货币和财政上都逐渐宽松,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实际上年下半年和年上半年,全球流动性应该会逐渐溢出(各国都会放点泡沫,尤其是中国),
在这个背景下,做投行的,做IPO的,做MA的,其实都在等机会,只有不确定性会带来企业的谨慎,确定性的大灾大难放在资本市场里都是可以对赌的东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53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