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三分居住七分投资,不要盲从地见盘就

作为帮帮的忠实粉丝,看着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购房经历,今儿个也来给哥老倌摆哈龙门阵!

我是年开启的“蓉漂”模式,在桐梓林小区、大学路12号、玉华村等区域都留下过租住足迹.

由于典型的“天蝎+处女”性格,本人将居住的任何一处出租房都当成自己的家来打整,始终营造温馨的居室,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一直追求有个自己的家的目标。

于是,在家里人的支持下,在销售天花乱坠描绘下,我在年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除了参考网上盛行的户型选择攻略和相信地铁盘的宣传,这次选房完全没有经验可依赖,不过后来附近真的有了地铁,再后来房间就不够用了,再再后来实现刚改……

回想过往,关于房子的每一次抉择都懵懵懂懂,没有精心的计划、没有投资的意识、没有房产的理念,却把买房踩在了点上,而通过出售一套房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增长。

我记下卖房的相关经历,试着从这一过程中捕捉看似“意外”却又“实在”的不是经验的住宅买卖经验,分享个人的卖房实战总结、参与摇号买房的原则、以风险为本房产投资观点,希望对各位买房卖房能够有帮助。

商品经济时代下房产不是坟墓的前提在于流通

房子与其他商品一样,有生命、有折旧、有价值、有局限……试想一下,房龄10年的小区是怎么样的?

基本上是人车不分离、地下车库脏、公共设施陈旧等,最要命的是很难改造升级到与现代物业管理的水准。

房产作为特殊商品,具有保值增值属性,但随着房龄的增长,增值速度、涨幅空间、成交机会等势必逐年下降。

这里所讲的不包括特定地区、特有功能的房产,例如学区房。

本人于年购置城南一套自住房产,户型不大,两居室,附近有地铁站。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这处自住房的局限性开始显现。

还好有所准备,为应对可能会发生的以上情况,家里商量并在年上半年购置了一套三室的改善型住宅。

在此也提醒大家:买房尽量选择套三。

决断告诉你为何是出售而不是出租

也许以下判断都是错的,也许就应该这样“换挡提速”。

两室的房子自然无法满足家庭的居住需求。但如何处理,我们一直没有轻易做决定。

首先,空置不是个好选择

考虑到未来大户型需求是趋势、折旧年限过长增速下降、家装理念开始落后、电器设备逐渐陈旧、放置太久房子会失去生气等因素,空置该处房产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出租收益并没有优势

我们想到了出租,这样大约每年有元左右的租赁收入,且继续享受房产增值红利。

我本人比较熟悉金融行业,在此,做一个数据分析,给大家说说为什么没有选择将房子出租。

该房产按照市场价出售,把收入做一个信托产品,预计年收益元左右,即使放在像天津银行、贵阳银行的宝宝类理财产品,年收益也在元上下。当然,这里忽略房产增值部分。

最后,决定出售该处房产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出租房虽然有收益,但会使房子折旧加快,将相对抵消一部分增值(我也曾是租客,对出租房有过直观感受,这里想必大家都懂得起,就不多说)。

二是空置更是不择优的选择,况且再回去住是非常小概率事件。

三是该房产正是芳华之时,经历一轮疯涨、房龄6岁、市场需求端旺盛。

四是出售该处房产的收入可以继续投资,抛掉一个增速、涨幅、成交放缓的房产(放缓代表我不可能把房子价格卖到最高点),投入一个新的更具增值性的房产。

大事赖独断!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买卖房子,特别是关于婚丧嫁娶,亲戚给的意见往往都是TMD馊主意。

卖房加价7万一波三折

于是,我们选择在年10月挂牌售房。价格与市场价一样。然后,就是接踵而至的看房客。

一周后,两位夫妇看完房后表示愿意全款,我们旋即在原挂牌价基础上上调元。然后,又是络绎不绝的看房客。

11月,一位来自广元某机关单位的看房客,在这天第一次看房带了她的哥哥、姐姐,而后独自又来了一次。

因为习以为常,家里都没在意。第二天早上,中介打电话说这位女士想约我们谈谈。

整个谈判持续了15分钟。乙方大谈我家房子如何如何不好、房地产市场如何如何见顶……

我真的是什么都不想反驳,表达的主要观点为:

“房子是亲自选的、亲自跑的装修且是用来自住的,论方位、论品质、论适用、论爱护程度都没话说。

这个时候,乙方的亲戚开始登场,表示价格如何如何高、周围的二手房如何如何实惠……

我表示坚持这个价格。

乙方表示认可我的房子,很愿意促成此次交易,希望卖方表达一定诚意。其实,在谈判之前,家里人都已经商量好了,只降1万。

说真的,我连1分都不愿意降——自己选的房子、自己参与设计、自己跑的装修、自己配的家具,用心去做的事——值那个价。

买房者的亲戚对这个价格大失所望,三番五次劝阻,喊她到其他楼盘再看看,且认为我当初购入这套房子价格很低,卖这么贵,心太黑。

最终这笔交易以低于挂牌价1万的价格成交,高于当期成交价4万左右。

3个月后,这个价格低于当期成交价5万。

交易长达半年备受折磨

二手房交易过程相对复杂,特别遇到需要贷款的:签订合同——交付定金——面签——过户(递件核税、缴纳税金、办理过户、单方拿证、办理抵押)——贷款申请——等待放款——收款成交。

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只需要3个月(全款1个月搞定),而我的这套房交易过程长达近半年。

签订合同并交付定金后,买方因一些问题,导致面签没有通过。

期间,卖方、中介、买方都有沟通,但买方一直处于不积极状态,致使不能按合同履约。

而后,买方表达了因私人原因不愿意买房的想法。

中介与我都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中断交易会使中介无法获得收益,履约停滞的近一个多月真空期也让我失去很多交易机会。

于是,根据中介的建议,我提起了违约通知。

卖方不愿意支付违约金,开始继续履约。当然,这种被动履约非常恼火,进度缓慢,我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表示一定要按规定时限办理,同时也表现出不在意对方买房与否的态度。

直到贷款申请完成,进入到等待放款阶段,这个交易终于快要完成了。放贷需要等的时间一般为2个月,此时春节将至。

放假后,卖方打来一个电话,说想撤回贷款申请,原因是想增加首付额度、降低贷款额度。如果是这样,整个放款又将延迟2个月,当然,这是我和中介所不想看到的,所以没有接受对方的想法。

这时已经是3月底,离预计放款时间差不多还有半个月。

我感到,对方摇摆得很厉害,为了防止再出现幺蛾子,我决定想办法促进放贷。很幸运,4月的第一个工作日,贷款下来了,交易终于完成。

乙方为何在履约时出了那么多幺蛾子?

这也是后来才得知。

限价摇号政策诱发了乙方违约冲动,在被动履约期间,乙方参与了多个楼盘的登记,因为在外地,交资料不方便(那时代交资料没有兴起)。

有的没有交资料、有的觉得楼盘不如意,反正阴差阳错的未能实质性的参与摇号,最后也就阴差阳错的还是履了我这边的约。

到此,这套房屋算是卖掉了,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房屋出售挂牌价一定要比心理价位高10万—15万

这是个心理学范畴问题,但从实践来看,心里价位一般比较容易成交,成交后卖家会瞬即产生亏卖感,这种亏卖感和房价后来上涨给卖家带来的冲击是不一样的,亏卖感是一种自我造成损失的挫败感,心难平!

2、双方谈判议价时,卖房的降价稍作表示就是

不要执意迎合成交,要买的终归要买,多个少个万把块钱不是交易的决定性因素。

3、充分发挥中介的职能

中介比买方、卖方更有动力和意愿促成交易。

在谈判前,可以先接触中介,中介会给你交流买方的想法和心理,但是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暴露自己的动机,避免中介在对双方的协调中对等,要试图让中介感到从卖方找突破口较难,促使他们向买方寻求突破。

4、合同要补充

中介的格式合同比较成熟,但要基于自己的实际需求在合同中尽量完善补充条款。

比如户口迁出延迟1年、交房缓冲期等。另外,当前协议普遍以5万作为违约金额度,建议卖方适当提高一些,整个7—10万。如果出现违约苗头,卖方更主动。

上周,卖出的那套房子有个同样户型,挂牌比我的成交价低了5万。

中介告诉我,卖家是因为急于出售。貌似最近急需要票子“干大事”的挺多,出现了较多的比市场价低个5到10万的“因急用钱,低价出售”的售房信息。

卖房不易买房亦难

在房产交易期间及以后,我先后经参与绿地新里城、招商中央华城、融创香璟台、朗基和今缘、朗诗熙华府、龙湖天璞等热门楼盘登记摇号,全部铩羽而归。

其中融创香璟台和朗诗熙华府参与度最高,前者是在该楼盘购房群里分享了该盘的很多信息,而后者是摇到了个选房酱油号,去了一次选房现场。

我从去年便开始







































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28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