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投行女,三年拿下CFACPA,年
原因无他,人才竞争太过残酷,不给自己多加筹码,就要被淘汰了…
今天要给大家说的,这位同学不仅仅考CPA,更是“跨专业”考下CFA踏进金融圈…
毕业后的义无反顾
毕业至今,至今已有5年多。此前,在家乡一家小型的券商工作了几个月,加上年终奖来算大概月薪8K出头,有着良性的上升空间,但是后来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向了魔都上海。
自从年,她应邀来上海游玩,见识了上海的繁华,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来上海工作。
然而毕业后,这个决定却遭到家人的反对,作为独生子女的她,父母实在不忍心她去外地工作,但是在家乡工作几个月后,她还是决定来到上海。
年的大年初二,过完年,花了好久的时间,甚至差点上演苦情戏,最后终于说服了家人,承诺去上海发展个两年就回来。谁知,一去5年。
别人毕业后的五年交出的成绩单是朝九晚五、月薪8K,而她交出的成绩单是CPA+CFA双证,事业上升,年薪60W。以下是她的分享:
从四大到投行
目标感是坚持的源动力
走金融这条路,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没有想到的。大学在某普通的高校就读,虽然学的是经济系,但因为某些机缘巧合的原因,大三时在德勤实习了一段时间,那时候觉得体验还好,即使是加班也没有那么难熬,再加上四大的平台也不错,毕业后就选择进了四大。
现在很多人似乎对四大有一种误解,总觉得四大的门槛越来越低,实力却依然被神话。但你要知道,这个平台中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牛人,他们可能是手握CPA、ACCA、FRM、CFA等等几大证书、知识横跨法律、财会、金融、风险等领域的大神,也可能是未来某世界强企业的CFO。
而这些,坦白讲,这是我觉得现在很多大学生,甚至是职场人最缺少的东西。与其花时间吐槽别人的实力,不如去想想自己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那个时候我也开始思考,如果有一天四大这个围城圈不住我了,自己的实力能不能去投行工作。
其实投行的要求很高,这个我知道,但是我觉得更难的就是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职业目标,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源动力。那个时候拿着月薪7K的工资,用月薪12K的努力,做着月薪20K的梦,其实想想还是比较庆幸的。
有了目标以后,自己就会想做很多有针对性的工作,四大第二年开始接手IPO项目,第三年尝试自己独立带团队,最忙的时候两个月没有休息,每天的睡觉时间只有5个多小时。后来通过一个工作伙伴的内推顺利进了投行工作。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目标,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回头看看自己的工资单或者是银行卡余额,你也许不知道十年后想做什么,但是当下把工资从5K变成8K,绝对不是很难的事情。
CFA菌整理了一批金融证书资料
??限时第一期免费送??限时2天,免费下载·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yw/54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