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高富帅剑桥博士马俊用军人风格改革
“聪明投资者”走访过很多私募的办公室,这是第一次进门前被要求必须上交手机。
双隆投资核心投研团队的办公室和其他人员是分开的,有单独的门禁卡,进去要上交手机,没人可以例外。而且所有内网机器都上有铁皮箱,外网的优盘插不进去。
这家有着10年历史50多亿规模的量化私募,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的技术优势,所有交易平台全自主开发,所有开发代码保存在公司的数据库中,交易策略全程不落地。
每年光是硬件上的IT投入就有几百万,还养着10个专业的技术人员。
这些严格管理制度的背后站着一位有着军人作风的年轻80后。
今年32岁的马俊,高二留学英国,剑桥数学学士、金融学硕士、计量经济学博士,在国际权威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在花旗等国际投行做过衍生品等策略研究。
马俊年投资国内股票市场,年投资英国股市,回国后进入双隆投资,从金融工程师做起,三年当上投资总监,四年出任总经理。
提起他,助理一脸迷妹样,“我们马总就是标准高富帅~”
父母经商,让他从小对投资耳濡目染,父母以前都是军人,又培养了他的绝对自律。
马俊每天5点半起床,周末最晚7点也会起来。很看重执行力,受不了手下员工拖拉。
作为管理者,马俊首先想到的是制度,先从严格遵守制度开始。
而作为量化投资管理人,马俊认为,“做量化要严守交易纪律,所克服的人性的弱点就是贪婪和恐惧。”
改革,改革天蝎座的马俊是个改革派,负责双隆的投研工作后,就开始对投研团队进行小组制改革,掌管全局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梳理公司产品线。
马俊说希望能留下点什么,给双隆刻上他的烙印。
双隆目前共有60多个员工,核心投研团队30多人,分成技术、交易、投研3个部门,技术有10个人,交易不到10个人,剩下的都是金融工程师。
年,马俊刚加入时,双隆的投研团队是pm制,相对独立。
三年后,马俊升任研发总监负责整个投研工作,就改成了小组制,不再只追求策略数量,更强调通过小组制来提升同类型策略的质量。
目前双隆共有股票、期货、期权三个小组,马俊直接负责各小组的运营、确定各组的研发方向和分工情况。
马俊介绍,双隆目前股票多因子策略有7-8个模型,包含个有效因子;商品期货策略有40个左右,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策略有几十个,另外还有丰富的期权策略。
新策略上线的周期差不多要半年。
从年开始对新策略进行数据回溯,检测完还会有一到两个月的样本外冷静期,过完冷静期开投委会,投委会觉得没问题了,会用一点自有资金进行实盘测试,单独跑两到三个月。
实盘测试完,投委会一致签字后,策略可以纳入策略库并在产品中配置。
选策略主要看出发点逻辑要低相关,核心是夏普贡献度至少为正值。
接管整个公司管理后,马俊说自己今年主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双隆投资的产品线、策略线明晰化。
目前双隆共有6条产品线,除了一条混合产品线外,期货和期权各有一条产品线。股票有3条产品线,一条只做纯中性的,不带任何敞口暴露;一条%敞口暴露,不择时,纯粹看选股能力;还有一条线是择时和选股能力相结合,敞口会波动。
如果客户需要定制产品,双隆可以根据客户预期收益和最大回撤的要求,放大部分策略的占比,同时保持夏普比率不变,给客户最优夏普比率的解决方案。
对于多策略产品,双隆有一个配齐所有策略的资金规模下限。当产品大于下限,直接使用策略包。当产品小于下限,通过将策略进行分类,再对策略进行抽样复制,来组成产品。
最终不同产品可能用不同的策略,但周线和月线级别的走势、夏普比率、最大回撤都基本相同。
抽样复制的好处在于,即使在产品规模不足以覆盖所有策略时,也能覆盖所有大类资产策略。
马俊说,自己想要打造的量化多资产类产品,其实核心类似于银行理财产品,就是通过多资产叠加净值每个月都能慢慢往上滚一部分。
“现在跟一些银行、券商渠道沟通时,他们对双隆的真实反馈也是很细、很全,没见过有其他量化私募,产品能细分到各个市场基本上全覆盖。”
如何评价量化产品好不好聪明投资者:双隆和其他量化私募相比主要优势是什么?
马俊:首先是技术优势,我们所有的交易系统都是公司自己开发,有一套完整的事先、事中、事后监控体系,保障系统交易的稳定性和交易速度。
而且所有代码都在公司数据库中,交易过程中,系统去脚本库读取脚本,直接加载在内存里进行信息交易下单,所有脚本全程不落地,确保策略数据安全。
第二是策略的丰富,这来自经验。
从年至今,从商品交易,到年做期限(套利)、做阿尔法、做股指CTA,然后是商品CTA、期权,经历了熔断、股灾、商品(市场)的巨幅波动,包括今年成长价值的市场风格切换。
我们一直认为没有一个策略可以战胜其他所有策略,也没有一个策略可以一成不变。十年只靠一个策略从头吃到尾,这也不太现实。我们这十年来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做出调整。
整个双隆的模式很难再完美复制,首先你要投入这么多的IT系统,所有的脚本都是在我们自己的平台上运作,思路带走没有问题,但要复制很难。
聪明投资者:你理想中的客户是什么样子?
马俊:我们期望的还是能认同公司的投资理念,愿意跟你一起走下去,因为确实做投资不是暴利。
类似于有些主动管理,也不能保证每天都赚钱,有些年份不在风口上也可能亏钱,但投资者会愿意陪他们一起走下去,其实认同的是主动投资人的投资思路。
量化投资是要认同我们做事的方法和整个公司的文化。
聪明投资者:你觉得双隆的文化是什么样的?
马俊:双隆的投研人员都是应届生毕业直接进来,几乎不招有经验的人,所以整个公司的文化其实还是有一点像学校的氛围,大家还是专心做学问的感觉。
我们整个投研的粘合度非常高,投研团队10年来走的可能也就一两个,基本上在公司一年以上的都会一直留下去,这样保证整个公司策略研发非常具有持续性。
这10年来,我们就专注于做量化投资这一件事情。
今年很多人也徘徊、迷茫过,觉得量化是不是在国内出了问题,我觉得只是整个市场扩张太快,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一下,会让一些好的公司继续沉淀下来。
聪明投资者:应该以多长的周期来评判一个量化公司或者一个量化产品好不好?
马俊:不同的交易频率评判周期不同,比如做高频交易的,基本看一个月就知道了。
全市场其实能做的就是这几大类型策略,把各类型策略放在一起你会看到,大家其实走得差不多。
同一个时间段,不一定要看太长的样本,应该滚动地看,统一三个月的周期,看大家在三个月周期内滚动的夏普比率。
关键是,衡量这个人你要看他带不带主观,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比如我和你说做阿尔法,我不会买成多头。
聪明投资者:双隆的团队文化跟其他量化公司有什么不一样?
马俊:因为本身我们偏封闭,大家可能更具备钻研精神,我们所有的策略不存在任何外面带着模型进来的,自主性很强。
量化投资能客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聪明投资者:双隆有没有什么短期和长期目标?
马俊:短期就是今年把各条产品线全部梳理完毕以后,希望我们在各项子类资产里面都能做到行业前10名,明年在各个榜单上双隆投资都能有榜。
双隆未来的定位是一个纯量化私募,不去做任何的主观判断。
聪明投资者:你说的主观判断是个什么概念?
马俊:比如有个概念叫类似于人机结合,举个例子就是机器进人出或者人进机器出,今年其实蛮主流的一个概念就是量化加。
量化应该先有一个很明确的投资逻辑、投资思路或者模型算法,之后通过同一套模块来做,不是说我有了思路以后,量化做到一半我主观每天再进去说今天要平仓了,这就偏离本质。
我们的主观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只在策略是否纳入到策略组合中带有主观判断,就是我们讲究策略一定要存在一定的交易逻辑。
产品配置或者策略进出,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机器来做的,所有的交易决定都是机器来,而不是说机器做的时候人再去帮它做辅助、加强。
举个例子,如果做一个对标中证的指数增强产品,你从中证里面换到了沪深里面去选股,这就是带主观的。
聪明投资者:你觉得量化投资和主动投资的区别是什么?
马俊:主动管理是发现价值;量化是增加市场的有效性,通过模型去落实产品,也会有收益,但肯定不是去创造行情的。
我们定义一个行情有鱼头和鱼尾,主动管理可以从头吃到尾,但收益高风险肯定也高,量化行情基本上就是鱼身,是稳定收益。
比起主动投资,量化投资克服的人性的弱点就是贪婪和恐惧。而且量化投资更加追求普遍适用性,我可以有很多策略、参数。
做主动投资很容易被自己的成功经验所累,比如说看不清整个行业的局势、发展这些,做量化投资我觉得可以克服这一点。
投资其实很简单,只要不被市场洗出去,迟早是有机会的,关键是要做好风控,所以量化投资也是很好的风控手段。
聪明投资者:你怎样理解量化?
马俊:量化策略有两个主要实现途径,第一个方法是本身有交易思路,把交易思路模型化去形成策略。
还有一个是纯粹从大数据挖掘,不考虑任何情况,只是给一堆数据,寻找一定的逻辑依据去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
聪明投资者: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马俊:我们一直感觉不存在最好的策略,所有策略都有适应它的行情,只是不同的策略在不同的行情上能落地。
在量化策略的组合搭配上,我们的思路是尽量研发相关性低的策略组合。
我们在单一市场通过尽量多的模型去提升收益风险比,但是它本身自己市场上的风险率是无法磨灭的,这时候通过多市场叠加,尽量去对冲系统性风险,相对稳定。
聪明投资者:10年后双隆投资会是什么样的公司?
马俊:主观投资可以有一些常青树,经过很多年他们还能依然在这个市场上,希望双隆也能成为这样的角色。
当然我们也希望将来能够走出去,现在很多海外的量化私募会走进来,我们也希望将来能够走出去在海外做一些策略对冲,毕竟市场是海外更大。
信佛但不学佛聪明投资者:从投资经历来看,你觉得遭遇挑战最大的阶段是什么?
马俊:可能还是在、年吧,因为当时整体市场的波动其实偏低,我们做的主要是CTA策略,那个年代CTA策略收益和波动相关。
那时候可能就要耐得住心,还是做一些策略,机会总归会回来,关键你要先准备好。如果当时没有准备好,年7月份出了大波动你也抓不到收益。
聪明投资者:凭什么你能从研究员做到总经理?
马俊:多方面吧,一个是就是各项策略都做过,对整个全市场都了解,年老板让我兼研发总监,后来就负责全面工作。
聪明投资者:加入双隆的时候给自己定目标了吗?
马俊:没有,当时只想做量化,当时想的是实现自己价值。
因为当时在国内量化也是刚刚起步,你说刚来的时候就想到现在不太可能,但是这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那现在要定个目标可能就是带着双隆实现更好的价值。
聪明投资者:你每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马俊:早上大概7点半就来公司,有晨会,我会每周轮流和各个组开会。
9点要开盘可能我会做做策略,然后看看情况,下午有一些公司的事情或者客户访问之类,晚上会工作和看夜盘。基本上每天大概11点、12点睡,早上5点半起来。
聪明投资者:那周末呢?
马俊:周末可能就自己看看书、看看新闻,稍微休息调整一下,但是周末我大概也会7点起床。
聪明投资者:运动吗?
马俊:走路吧,有时候自己散散步,可以思考一下策略怎么改进这些。
聪明投资者:你的作息非常自律,是从小父母就这样培养吗?
马俊:我父母都是军人,这种军人家庭就是这样的风格。
聪明投资者:你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马俊:还是实现自我价值吧,能留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你可能可以赚很多钱,也可以坐到很多位置,但我觉得能带着公司做到一定的成果、留下一些让人记住的东西就可以了。
聪明投资者:你手腕上带着佛珠,平时看佛经吗?
马俊:我信佛但是不学佛。学佛是去修出世之心,但我追求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聪明投资者:你自己怎么评价自己的性格?
马俊:能静得下心来吧,本身做数学就是这样的。
聪明投资者:你觉得信佛对静心有帮助吗?
马俊:我可以一天不说话,就自己看书。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比如,我可以整个周末待在图书馆查搜文献资料,而不会感觉到枯燥无聊。
聪明投资者:你特别兴奋是什么状态,感觉你好像一直都波澜不惊?
马俊:特别兴奋的时候好像有过,比如说当年得first的时候蛮兴奋的。
当时是剑桥延续了三四百年的传统,最后一年报成绩,所有数学系的人都集中到seniorhouse,然后全数学系的教授会在二楼读名单,从first开始往下读,读到第一名的时候所有人脱帽行礼。
当时是大三,最后一年也是努力很久,考了个first,当时还蛮兴奋的。
聪明投资者:你有特别生气过吗?
马俊:还没有。
聪明投资者:为什么呢?
马俊:性格吧,性格本身就比较容得下吧。
马俊推荐书目: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大败局》、《激荡一百年》
附名词解释:
pm制(projectmanagement):项目管理。
夏普比率:风险调整后收益,衡量每个单位风险下取得超额收益的能力,数值越大越好。
CTA策略(CommodityTradingAdvisor):也称作管理期货策略,是指对商品等投资标的走势做出预判,通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进行做多、做空或多空双向的投资操作,获取来自于股票、债券等资产类之外的投资回报。
阿尔法策略(即α策略):指在做多一批股票的同时,做空指数期货,在回避系统性风险,取得超越市场指数的阿尔法收益(即个股收益与大盘指数收益的差值)。
多策略:是指一个产品是由多个(量化)策略组合而成的,比如,一个多策略产品可能是由阿尔法策略、套利策略、择时策略等几个策略按照一定的权重配比组合而成的。
聪投会客室
“聪明投资者”聚焦于人,
投资人成长的经历,思考的逻辑,
有熠熠生辉之处,也有血泪教训。
他们,见证这个时代。
我们,认真记录他们,
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
“聪投会客室”系列将陆续推出,
邀你一起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Get更多精彩
巴菲特
格雷厄姆
彼得林奇
芒格
达里奥
霍华德
施洛斯
邓普顿
索罗斯
西蒙斯
剑辉下午茶
陈家琳
吴亮
梅东亚
胡远川
归江
周良
蒋锴
姜榕
梁力
李录
徐翔
王亚伟
王国斌
陈光明
赵丹阳
林利军
赵军
邱国鹭
邓晓峰
裘国根
但斌
周金涛
乐视
聪明投资者声明: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聪明投资者。聪明投资者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聪明投资者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注明来源非聪明投资者的作品,均是经过其他媒体授权的转载。我们发布的所有投资者观点和内容,目的在于记录和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有料干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