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政府投资审计风险成因及防控

摘要:新形势下,审计工作愈加复杂,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本文从地方政府投资审计所面临的审计内部和外部现实环境入手,分析在内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审计风险成因,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保障地方政府投资审计事业科学、健康安全发展。

关键词:政府投资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一、政府投资审计风险成因

(一)审计内部环境影响

1.审计管理体制的制约。目前,地方审计机关都属于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既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又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导致基层审计机关不得不被动的接受地方政府的任务安排。随着各级地方政府公共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基础审计机关承担的审计任务越来越繁重,很多地方开始设立政府投资审计机构。对于很多政府投资的项目,甚至未纳入年度计划的政府临时交办项目,全部都交由新设立的政府投资审计机构审计,地方政府对此不但要求简化审计程序,还在某些程度上增加对审计工作的干扰,并强制要求将这些审计结论作为实施相关管理和补偿行为的唯一依据,所有资金拨付都以审计报告为准,把自身的资金管控风险全都转嫁给审计机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不符合国家对投资审计的定位,增加了基层审计机关的事务,也不利于审计独立性的发挥,同时程序的简化也会导致审计漏洞增多,都极大地增加了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素质的制约。当前,审计机关内部审计人员老龄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精通财会和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较多,复合性审计人才较少。政府投资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较为复杂、专业性强,工作负荷大,老一批审计人员面临退休,工作精力达不到,新一辈审计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素养不够。新形势下,需要审计人员既具备工程造价、图纸设计、工程预算等工程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还得具备财会、计算机、经济管理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综合专业知识。现有的审计队伍素质都难易满足审计需要。而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审计行为是否有偏差,审计结论的偏差与否,将直接可能引发审计风险。

(二)审计外部环境的影响

1.大量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影响。因为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的限制,为提高政府投资审计项目的效率,常将审计工作委托给第三方的中介机构审计。中介机构的选定符不符合法定程序,中介审计人员有没有徇私舞弊、贪污受贿,中介机构出具的成果真不真实,这都会增加审计机关风险。并且第三方中介机构通常只对工程造价或补偿金额单一审计,而对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招投标、合同签订、变更签证、资金管理等相关事项的合法性、程序性问题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