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转变银行业这十年改革风雨兼程,信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bdfyy999.com/

证券时报记者马传茂李颖超杜晓彤谢忠翔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形象说法,强调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银行业发生历史性转变。十年间,银行业聚焦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重塑表内与表外的经营行为,表内资产配置回归“存贷为主”,表外则向净值化、标准化靠拢。

其结果是,我国银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实现由大到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变革,在全球金融市场“抬起头”。同时,银行业“躬下身”,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质效显著提升,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提供了源头活水。

重构资产负债表

年无疑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通过资本消耗、跑马圈地以规模增长带动整体市值增长成为行业的一致选择,同质化发展是当时绕不开的主题。

由此带来的结果,一方面体现为快速扩张——银行业总资产规模在年、年跨越两个百亿台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但另一方面,这也是盲目加杠杆的一段膨胀时期,非信贷资产扩张态势明显,影子银行、同业空转、监管套利等乱象频现,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这显然与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深刻嬗变并不相符,“刮骨疗伤“势在必行。年初以来,银行业坚决清理整顿脱实向虚、以钱炒钱活动,金融生态逐步好转。

这一年,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自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在随后数年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此后,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5万亿元。

与此同时,贷款增速开始显著超过资产规模增速,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亦连续提高,银行资产负债表得以重构。~年,6家国有大行各项贷款占资产的比重由不到52%升至58.6%,12家全国性股份行这一占比更是由45%左右升至58.2%,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效果愈发显现。

对习惯于垒大户、赚快钱的银行而言,放弃“规模情结”并不容易,其中不乏银行通过“缩表”方式应对,甚至出现营收、利润负增长,一些银行高管直言“那是最难熬的日子”。

但“降速换挡”是有必要的。随着银行资产业务进一步回归本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得到持续提升。如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所言,十年间,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金融脱实向虚得到扭转,社会金融秩序基本实现“由乱到治”。

“降速”也并不意味着规模不再重要。于银行而言,资产规模是质量的分母、效益的源泉、转型的基础,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要求,决不能把规模增长当成洪水猛兽,而更应该在保持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改善“大而不强”的“虚胖”体质。

截至年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8万亿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在最新公布的全球强银行排名中,我国共有家银行上榜,一级资本和资产增长速度超越美国同行,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已成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

成绩是最好的佐证。在“降速换挡”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更趋合理,一大批突出的风险隐患得到消除,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改善,一张更加扎实而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支撑起银行业总量更大、结构更优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筑牢了我国金融业乃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既有能力抵御、化解金融风险,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持续不断、强劲有力的动力支撑。

普惠金融见成效

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重构,不仅在于存贷款占比的升高、非信贷资产占比的下降,也不意味着信贷资源“泛滥”,更应该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546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