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如何找准转型发展的锚基于

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对转型发展抱有更虔诚的信仰和实践冲动。

作者:王礼曹飞,王礼系长沙银行战略办主任,央观智库专栏作家,《富国之道:富国银行董事长写给股东的信》译者,曹飞系长沙银行战略办研究员。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本文曾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年第4期。此次发布在原文基础上有修改。

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对转型发展抱有更虔诚的信仰和实践冲动。但是,银行转型能否成功,除了战略选择外,其发展环境、执行力度甚至评价标准都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有必要通过同业对比分析,厘清市场误解,找准转型方向,保持战略定力。

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世界银行千强中有家中资银行入围,其中既有工农中建等大行,也有近家是区域性、地方性城商行、农商行。笔者从商业银行不同资产规模维度出发,选取了年千强银行中33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外银行,以及25家国内上市银行,按资产规模分为三个等级:3万亿元以上的大型机构,涵盖了花旗银行、富国银行、汇丰集团、渣打银行等全球知名银行以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大型银行;亿元-3万亿元的中型机构,主要为发达经济体内,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区域性银行和国内的股份制银行;亿以下的小型机构,主要为各国具有一定经营历史,特点鲜明的地方性银行以及国内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并对三类机构的利差水平、非息收入占比、资产、负债结构、成本收入比等指标进行对标分析,希望能够从中发掘出某些特点规律,给国内中小银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破解转型迷局以参考。

厘清误解:基于规模视角的国内外银行对标

利差水平受规模因素影响,但并不显著。

图1中我们看到,国外不同规模银行利差水平差异较大。大中型银行利差水平相对较低,在1.5%左右,小型金融机构利差则能达到2%左右。国内银行整体利差水平仍高于国外同业一个量级,特别是大中型银行,利差水平高于国外同规模银行近1%。虽然仅从数据上看,本文中国内小型银行利差水平无论是与大中型国内同业亦或是国外同规模机构相比都无明显优势,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统计样本中新上市银行较多,而这些小型银行上市前由于业务规模急剧扩张,主观上拉低了自身利差水平。以样本中新进上市城商行贵阳银行为例,该行-年资产规模增速分别达到27.38%、52.59%和56.28%的惊人速度,而其净利差也由年的3.93%直线下滑至年的2.76%。实际上,仅就利差水平单一指标来看,国内众多非上市中小型银行表现仍要好于已上市银行及国外同业。国外银行伴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从小型银行向中等规模银行过渡过程中,净利差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窄,而后会略有上升。这一变化趋势是业务发展结构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目前国内银行业整体利差水平相对较高,但收窄趋势明显,特别是小型银行,由于在基础性客户群、基础性金融业务服务领域存在明显竞争劣势,近年来又主要通过同业和金融市场业务来做大规模,利差水平的加速下行在所难免。小型银行需要客观面对这一战略选择结果,而非一味强调要加大高风险、高收益客户占比,去维持一个较高利差水平。国内小型银行在规模快速扩张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清醒,总结报告中不断膨胀的资产负债规模并不必然代表着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同步提升,要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保持适当的利润增长水平,以及时刻防范可能的市场系统性风险。作为一个区域性金融机构,保有一个数量相对庞大的基础客群和基础金融业务规模,才是长治久安发展的核心。

非息收入占比受规模因素影响显著,但无需过份在意。

图2中可以看到国外不同规模同业非息收入水平要明显高于国内一个量级,且无论国内、国外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与资产规模均呈现出一种线性正相关关系,即规模越大非息收入占比相对也越高。此外,我们还可看到国内外小型银行非息收入占比差距要明显大于大型银行间的差距,说明非息收入业务短板问题在国内小型银行中更为明显。仅就数据指标来看,国外同业非息收入水平要明显高于国内,在正视差距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国内银行非息收入水平是在小额账户管理费、投资咨询服务费、贷款安排费等国外常见非息收入渠道被严格管控的前提下取得的,考虑上述因素后实际差距并不如数据统计结果那般悬殊。此外,国外银行非息收入中有部分是通过类似于国内表外业务操作获得的,在现行监管大环境下,为防止金融脱实入虚,从行业管理角度出发也没有必要过份强调非息收入占比的提高,无论是表内、表外业务,还是利息、非息收入,均衡发展才是关键。

成本收入比差异悬殊,也不必沾沾自喜。

仅就数据统计结果看,国外同业成本收入比要显著高于国内,几乎相当于国内两倍。对标样本中,国外大、中、小型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分别为64.81%、61.79%、60.21%,而国内对应资产规模样本统计结果分别为29.27%、21.62%、31.28%。且无论国内、国外,规模因素对成本收入比基本没有产生趋势性影响,实际数据分析结果与人们通常认为的“国内银行业缺乏经营效率”、“相对于小型银行,大型银行会有规模成本优势”等传统理念也存在明显差异。

资产业务结构受规模因素影响显著,国内中小银行资产规模“虚胖”。

从国外银行资产业务结构来看,大型银行特点明显,信贷业务与金融市场业务各占半壁江山,分别达到41.42%和46.28%,中、小型银行资产类业务占比高度趋同,均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中型银行信贷资产占比达到66.52%,小型银行为66.18%,中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占比25.69%,小型银行为24.83%。

在对标国内外银行信贷资产占比情况分析中,国内大型银行信贷资产占比要高于国外同业近10个百分点,分别为51.87%、41.42%。中小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占比则要明显低于国外同业,其中国内外中型银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为43.49%和66.52%。小型银行则分别为34.36%和66.18%,相差有近20-30个百分点。国内中小型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占比萎缩严重。

这一分析结果也从侧面印证了近年来国内银行表外业务的超常规发展,金融资产脱实入虚的现实。无论是信贷资产还是表外资产,运用得当都可以服务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就目前国内经济走势来看,大量银行资金并没能有效注入实体经济,中小银行业务规模经由表外金融资产的不断注水,多少有虚高之嫌。

负债结构差异明显,主要受规模因素影响。

从负债端看,国外小型银行负债业务对存款的依赖程度要明显高于大中型银行,超过80%的负债来源于存款。大中型银行由于规模占优,业务结构多样,负债来源也更为多元化,存款占总负债比重分别只有58.27%和62.84%。虽然国内大型银行78.3%的存款占比要高于国外同业,但国内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小型银行存款占负债比重则明显弱于国外银行,仅占60%左右,远低于国外小型银行,这也从侧面说明近年来国内小型银行资产规模高速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同业等非存款类资金补充路径。

找准方向:国内中小银行转型从哪发力

规模扩张要以传统业务为基础,不应有所偏废。在对标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中,国内同业传统信贷资产占比指标表现多少超出预期,除大型银行信贷资产占比略高于国外同业,中小型银行信贷类资产占比要明显低于国外同业。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规模发展的冲动。二是早期显性的存贷比监管以及现在隐形的存贷比窗口指导限制。内外两种需求,以及货币的对内流动性充分以及对外的不可自由兑换等等,再考虑到实体经济下行,居民投资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种种机缘巧合促成国内银行机构的金融市场业务、同业业务的“非理性”繁荣。国内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银行形成这样一种业务格局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只是任由其发展下去,对行业自身乃至国民经济势必将弊大于利。年以来监管机构出台MPA监管政策以及年年初关于理财资金投向的审查,其本质都是预见到这种“非理性”繁荣已对银行业乃至国民经济带来过多的不利影响。

作为中小型银行,无论从自身经营发展需要亦或是政治敏感度角度考虑,都应重新审视自身业务和规模扩张规划,趁着经济下行以及严查资金“脱实入虚”的“政策东风”,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缓冲期固本强基,在夯实负债业务基础、做好资产业务风险评估的大前提下,再谋规模快速扩张。

发展中间业务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分强调提升占比。首先,在对标行非息收入占比分析中,国外大型银行一只独秀,非息收入占比超过40%,中小型银行非息收入占比逐步降低,但整体差距并不大,其中中型银行可达30%以上,小型银行接近30%。可见大型跨国性金融机构在获取非息收入业务方面占有相对优势,中小型银行对于自身非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期望值不宜过高,过分强调非息收入占比只会导致业务结构越来越脱离自身发展实际。其次,将国外不同规模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与净利差水平对应来看,小型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不到30%,但净利差明显高于大型银行(非息收入占比40%以上)近0.6个百分点。从国内对标数据看,小规模银行非息收入占比明显低于大中型银行,但利差水平至少能够保持基本持平。商业银行利差水平的影响因素众多,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非息收入水平与净利差之间并不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作为国内中小银行,与国外先进同业相比,非息收入水平确实存在一定差距,造成这种现象有混业经营限制、核算口径差异等诸多原因,但是考虑到我国当前正在经历从间接融资主导的社会融资结构向直接融资的过渡,中小银行为了顺应市场发展,在非息收入领域也应继续有所作为。需要注意的是,扩大非息收入来源不应在现有收入结构下拆东墙补西墙,打会计核算擦边球,将一些原先列为利息收入的科目调整为非息收入,而应以切实扩大基础客户群、创新业务、产品以及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为基本前提。

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看待成本收入比问题。从数据统计结果看,国内银行成本收入比要明显低于国外同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两点:

一是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虽然与其他行业相比国内金融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一个低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区域性社区银行营业网点柜员年收入也要达到3-4万美元。而占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大多数的柜员年收入超过12万元人民币的并不占多数。此外,综合考虑银行营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压力,更是远超国外银行,例如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极少有周末上班,英国还有专门的“BANKHOLIDAY”命名的假期。其实,无论是金融业、制造业乃至信息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企业的最大优势就是人力成本较低。

二是得益于宏观经济起飞。近十余年来国内银行业整体营业收入水平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分子成本较低的同时,分母收入不断增加,势必拉低成本收入比指标。而反观国外同业,成本高居不下,收入水平长期低位徘徊,种种因素叠加,导致其成本收入比远超国内同业也就不足为奇。

不少国内同业对此数据沾沾自喜,并将此作为自身经营亮点大书特书。但换个角度看,较低的成本收入比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经营一定更有效率或更具发展潜力。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业的常规经营模式一直以“垒大户”,大对公业务为主,一两个核心客户经理维系四五个大客户,养活支行二三十人,对私、零售业务主要是撑撑门面。虽然近年来各家银行都在高举零售业务大旗,但是推进起来难度颇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成本收入比不合适。《富国之道——富国银行董事长写给股东的信》一书披露了富国银行10年来的成本收入比及其构成情况,以社区金融业务见长的富国银行,尽管该行的成本控制非常到位,但美国银行中最多的物理网点,几十万员工,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人力的巨大投入导致其成本收入比常年高达近60%,超过国内同业近一倍。由此可见不同的业务模式导向、所在国家地区货币、利率政策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都会对当地银行业成本收入比水平带来趋势性导向。

混业经营要有所侧重,牌照在精而不在多。在收集国内外银行经营数据过程中,透过各行年报发现,海外中等规模同业大都早已突破混业经营限制,通过设立子公司或参股形式拥有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牌照,成为一定程度上的金控公司,在文中我们看到,国内外中型银行非息收入占比明显要高于小规模机构一个量级,这其中或多或少都借助了集团混业经营的自身优势,部分国外银行的保险业务收入、证券交易手续费、投资咨询费等科目往往占到非息收入的一半以上。

反观国内小型银行,在混业经营、金融机构交叉持股等方面还处在尝试阶段,目前国内小型银行获批的多为村镇银行、消费金融牌照,这与其现有业务领域有较多重合。基金、保险、证券等牌照对于银行扩大自身业务规模,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全流程金融服务无疑更具吸引力,如有可能,用同等的注册资金,通过参股形式持有一些寿险、基金、资产管理公司股份,也许对小型银行来说是更具现实价值的选择。

当前,国内中小型银行正在全力推动向区域性银行、零售型银行转型,人力、科技、网点建设成本势必要大幅增加,而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整体利润增速在不断下滑,这需要银行管理层能够将眼光放的更长远些,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同时,中小型银行在向区域性、零售型银行转型过程中,在加大网点建设力度、信息科技投入的同时,也不能一味求多、求新,不顾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过于冒进,造成经营成本短期内暴增。应保持成本收入比适度、平缓增长,并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

长按并扫描下方







































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
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x/3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