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欧美投行业绩创新低未来何去何从中

(财经天下)12家欧美投行业绩创新低未来何去何从?

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陈康亮)有迹象表明,欧美大型投资银行在上半年遭遇了业绩寒流。根据行业监测机构Coalition的最新数据,包括德意志银行在内的12家欧美投行上半年的业绩创近13年新低。

据悉,Coalition跟踪的银行包括德意志银行、美银美林、巴克莱、法国巴黎银行、花旗、瑞士信贷、高盛、汇丰、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国兴业银行和瑞银集团。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述12家投行的营业收入为亿美元,较年同期下降11%,该收入亦为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期的盈利能力亦出现下降,营业利润率下滑至31%,为4年来最低水平。

就不同业务板块而言,股票交易营业收入降幅最大,下降17%至亿美元;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营收下降9%,投行咨询营收下降8%。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投行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单边主义、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带来的冲击。这种冲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金融离不开实体经济,投行业务也不例外。贸易保护主义拖累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活动减少,影响了投行业务的开展。

赵锡军进一步指出,另一方面,随着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金融监管的政策也有趋紧的迹象,比如,欧盟推出的一些金融监管规则,已使股票交易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这可能导致其他欧洲投行效仿德意志银行的做法,最终放弃股票交易业务。

《金融时报》亦在相关报道中表示,投行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原因是随着资本要求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出现,投行的盈利能力正不断下降。

事实上,为了应对业绩下滑,上述投行中不少已经出手,选择的方式之一是裁员。据媒体统计,今年4月份以来,汇丰、巴克莱、法兴银行、花旗集团和德银等投行已宣布裁员近3万人。这几家投行中主要的裁员均在欧洲。除了裁员外,个别机构则采取更“激进”的方式,德意志银行7月宣布退出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

在赵锡军看来,对于德意志银行这样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剥离股票业务,回归传统银行业务的老本行,不失为轻装上阵的一种方法。但对于许多原本就以投行业务为重点的机构,更重要的或许是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包括进一步挖掘中国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述欧美投行不同,近期披露的中期业绩显示,A股上市券商上半年取得亮眼成绩。据媒体统计,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45%;合计实现净利润约亿元,同比增59%。

对此,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赵然表示,今年以来,以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为契机,多项资本市场改革政策陆续落地A股,助力中国券商上半年提升业绩、拓宽业务。随着未来中国直接融资市场的扩容、对外开放进程的推进,将为中国券商和国际投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实际上,不少国际投行也在不断加码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过去一年多来,瑞银集团、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摩根士丹利已相继取得在华合资券商的控股权。(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54576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