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之声刘峰践行使命把握趋势推动银行理财
11月2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刘峰应邀出席“中国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刘峰
践行使命把握趋势
推动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本次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转型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想围绕银行理财业务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银行理财业务稳健发展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结构不断优化,净值化转型力度逐步加大,风险水平进一步缓释。“打破刚兑”“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已逐步形成,各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初具业务规模,理财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居民财富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行业乱象和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政策要求,整治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程度和杠杆率整体下降,刚性兑付、以钱炒钱、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风险逐步缓释。截至年6月末,同业理财存续余额.80亿,同比下降62.78%,同业理财规模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不足2%。银行理财业务持续按照规范方向有序调整,呈现更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是市场规模平稳向好,业务转型不断推进。截至年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5.8万亿。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0.39万亿,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约80%;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达天,同比增长40%,说明理财产品在满足长期价值投资需求的能力不断增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进一步有序规范,存续余额7.78万亿。
三是理财子公司改革开局良好。理财子公司借鉴国内外成熟资管机构经验,高标准建立各项内部运作制度,充分履行回归资管行业本源、引导长期投资、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历史使命,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截至年6月末,已有28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1家已经开业。理财子公司产品存续规模为10.01万亿,占理财市场总规模的38.80%。近期,银保监会已同意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更好支持经济社会长期投融资需求。
四是落实普惠金融,满足居民多元化投资需求。各金融机构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的广度和客户覆盖面,通过提供差异化、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跨市场的理财投资服务。截至年6月末,我国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73万人次,较年初增长47.4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保持稳健,其中6月份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52%,累计兑付客户收益.51亿,其中,理财子公司产品累计兑付收益.33亿,同比增长%。
二、银行理财践行职责使命
年,新冠疫情对世界发展格局、经济贸易增长、全球化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疫情冲击,银行理财集聚金融资源,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居民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共融发展。
一是落实国家“六稳”“六保”等重大政策,通过多种投融资手段,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新冠疫情发生后,银行理财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资抗疫相关主题资产,重点支持民生行业、湖北地区企业、疫情防控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多家银行陆续推出抗疫主题的理财产品,支持抗疫融资需求。如,工银理财在疫情爆发后遴选4支优质产品规模合计45亿,定向湖北发行专属理财产品。
二是创新特色服务,发展普惠金融,满足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银行理财通过开发理财定投、低起点投资等方式,满足了更多长尾客户的理财需求;通过创新特色服务,发行了一批薪资管理、儿童教育、卫生安全等主题产品,较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收益和风险的平衡需求。如,农银理财持续推进惠民利民的理财业务,累计发行惠农产品35支,募集金额超过亿,累计服务农民客户超20万户。
三是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助力绿色经济发展。银行理财积极响应“双碳”战略目标,落实绿色运营举措,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通过实施绿色信贷、开发ESG产品、投资绿色债券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助力绿色经济发展。如,华夏理财坚持ESG特色投资理念,共发行13个策略的ESG理财产品,规模超过亿。
四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金融资源和用户需求,有效提升市场直接融资效率。银行理财在提升金融市场效率上发挥了中介桥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理财直融工具,助力提升市场直接融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布局权益投资,开发权益类产品,为科技创新、知识经济和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长线资金和权益资金,助推资本市场提质增效。年,建信理财投资各类债券、股票、资产支持证券等标准化资产规模超亿。
三、银行理财未来演化趋势
未来,大型理财子公司将汇聚产品体系、投资研究、投顾能力、系统搭建等优势,预计行业可能呈现马太效应。从短期看,理财子公司要制定攻守兼备的发展策略,防止因净值波动导致客户流失。从长期看,理财子公司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架构重组、借鉴国际经验、搭建资管生态圈,全面提升整体资产管理能力和客户信任度。
一是对标公募基金,做好人力资源配置。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布局以绝对收益为导向,无论是通过传统权益资产还是另类资产来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均需具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做好大类资产配置,不仅仅要求资产和策略要覆盖得更加广泛,更为重要的是,要拥有专业资产配置能力的人才,因此,提高投研能力的关键就是做好人力资源配备,可以对标公募基金的人员架构,通过市场化招聘、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机制安排等吸引专业人才。一方面,发展全能型的投资经理,注重组合大类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培养专注于细分资产策略的专业投研人员。
二是合作共赢,打造资管业务生态圈。随着破除刚兑和净值化转型的需要,理财业务已经与其他资管业务处于同一赛道,同台竞技、抢占资源。理财子公司在追求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应秉承竞合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借助资管“朋友圈”的力量,与优秀券商、基金、私募管理人等合作搭建投研生态圈,借助外力积极布局资本市场,增配权益资产等非固收类资产,丰富和完善产品体系、形态和策略,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股权投资产品,对冲投资风险,增厚投资收益,以产品创新和相对收益不断提升获客能力。
三是正视并发挥好投顾价值。世界知名投资机构先锋领航在研究报告中提出正确使用投顾策略的前提下,投资顾问平均每年可以为客户账户创造3%的额外收益。通过发挥投资顾问对客户的“教练”价值,对客户的投资目标和分解动作进行跟踪指导,让客户规避投资过程中的各种陷阱。客户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对于投资经理的资产配置、择时选择、风险控制、专业水准等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规避了风险,获得了实打实的正向收益。客户与投资顾问逐步建立起长期可信赖的关系,自然对于机构的负债管理产生有益价值。理财子公司将会逐步意识到投资顾问这个新战场的巨大商业价值,相比于中台的赋能价值,深入挖掘顾问价值,将为机构客户带来更加持久稳健的商业价值。
四是科技赋能,迎来数字化理财时代。从一定程度上讲,具备一定规模的资管机构最终比拼的不是产品,也不是投研,而是系统。因为当具备一定量级的产品供给度和丰富度之后,一切都需要系统支撑。资管科技应用链条已从客户端逐步渗透到产品研发、投资组合、估值管理等产品端环节,从多个方面助力理财业务发展。具体来说,各银行应抓住筹建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契机,建立并完善销售管理、投资交易、客户分析、产品研发等信息系统,搭建适应理财净值化转型需要的估值核算、份额登记、清算结算、信息披露、风险监控等后台运营体系。
四、中银协助力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中银协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始终围绕“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职能,持续有序推动银行理财规范健康发展。
一是助力银行理财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一直以来,银行业鼎力支持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方面,银行业配合人社部有效推进系统建设,探索个人账户管理模式。中银协围绕养老金第三支柱开展多轮调研、课题研究,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账户管理、产品管理、技术规范等制度建设,凝结行业共识。研究推进第三支柱信息系统建设,以稳定的业务系统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为银行理财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研究引领,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中银协连续8年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系统梳理理财业务转型发展所取得的成效,深刻分析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对未来理财业务的改进方向进行了探索。此外,为探讨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发展难点、战略定位及实施路径,中银协正组织编写《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帮助各类资管机构更加深入了解资管行业,为未来业务经营决策助力。
三是聚焦行业发展,为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赋能。中银协制定并发布了《理财产品会计核算实用手册》《理财产品估值操作指南》,为行业提供一个统一的估值标准指南,补齐行业估值核算操作短板。正研究制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指引》,进一步增强金融产品和市场的透明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减少存在于产品发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更好的做出知情决策。
四是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理财投资者教育工作。通过开辟投教专门宣传阵地、建立“走进银行理财”专题知识库、开展投资者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深化理财投资者教育工作;牵头建立健全行业投诉处理机制,引导银行业系统、科学、深入地研究分析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畅通投资者损害赔偿救济渠道,推动完善相关司法救济制度和程序,对危害投资者的侵权行为做出自律惩戒,切实把投资者维权职责落到实处。
同志们,随着统一资管行业审慎监管要求的纲领性制度文件的出台及逐步落地实施,我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大资管时代”。中银协将始终与各位一起,共同迎接行业发展新挑战,共商行业发展新对策,共谋银行理财新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54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