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金融债权类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投行
年以来,在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房地产产业政策调整和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迅猛增长,年全年,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融资逾亿,各类债权类融资规模逾亿。
在资本市场放开房地产公司通过国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管制以后,房地产公司直接融资规模的迅速扩大促进了金融机构投行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国开行和中信建投等国内投行在债权承销规模处于领先地位。随着房地产公司未来债权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房地产投行业务将成为国内投行重要增长点。
一、中国房地产行业债权融资特点
1、债权融资规模急剧增长。年房地产企业债权融资金额.65亿元,年,随着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内资本市场对房地产逐步放开,房地产企业实施的债权融资规模显著增长。截止年末,房地产企业债权融资金额达.6亿元,是上一年度的4倍。随着房地产企业不断增加的融资需求和国内资本市场逐步放开,未来房地产企业债权融资规模将持续扩大。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2、债权融资仍以交易所发行为主,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权融资快速增加。我国债权融资市场主要分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两类。交易所市场主要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可转债。银行间债券市场可发行中期票据、定向工具和短期融资券。年实施债权融资募集的.65亿元资金中,26家房企通过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债权募集资金.65亿元,13家房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募集资金亿元。年,房企债权融资主要发生在交易所市场。54家房企通过交易所市场募集资金.9亿元,募资金额是去年的7倍。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情况也持续增长,23家房企年募集资金额是去年的2.6倍,共募集资金.7亿元。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3、企业债是最主要债权融资方式,定向工具和中期票据融资规模占比逾三成。年,房企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企业债和公司债的金额分别为亿元和9.15亿元。年,整个行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金额都有较大变化。企业债的发行额是上一年度5倍多,达到.9亿元。公司债全年发行额为.6亿元。新增的两起可转债,虽然总体募资金额在交易所市场所占比重较小,但也反映出房企融资方式不断多元化。与此同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中,中期票据发行额增长最快,年达到亿元,是去年的5.4倍。短期融资券和定向工具发行额分别由的85.7亿元和亿元增长到年的.5亿元和.8亿元。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二、投行房地产债权承销总体特征
1.投行债权承销规模迅速扩大,国开行、中信建投承销规模领先。年,77家投行完成.6亿元的债权承销。国家开发银行、中信建投证券和国信证券承销额超过亿元,分别为亿元、.50亿元和亿元,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和上海浦发银行紧随其后,年承销金额为96.50亿元、91亿元和87.25亿元。除此之外,中信证券、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的债权承销规模高于行业其它投行。
2、券商类债权承销占主体,银行类的债权承销规模快速增长。券商类投行一般以在交易所发行的债权承销为主,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可转债。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由银行充当承销商发行中期票据、定向工具和短期融资券,但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资格扩容,除银行外,已有13家券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机构名单。其中,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和瑞银证券拥有主承销商资格。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3、投行在不同债权类型承销上存在竞争优势差异。从房地产行业各家投行在不同债权承销类型的承保实力来看,年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在房地产企业债的发行额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中信建投承销发行企业债亿元,国信证券承销发行企业债98亿元,国泰君安证券承销发行企业债77亿元。公司债承销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位于行业前三,全年承销发债金额分别为20亿元、15.5亿元和12亿元。中信证券和新时代证券年房地产可转债承销额为18亿元和9.8亿元。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年参与承销发行房地产行业中期票据,承销额分别为84亿元、58.5亿元和4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招商证券和建设银行在房地产定向工具的承销规模所占比例中高于其它投行。短期融资券的债权承销中,兴业银行承销金额居于首位,为41亿元。上海浦发银行和北京银行短期融资券承销金额为22.75亿元和16.25亿元。投行在房地产行业不同债权类型承销规模上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债权融资模式上的优势和偏好差异。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54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