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信托追债,民生银行创始股东卢志强17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520.html泛海控股董事长卢志强的债务危机仍在蔓延。而此时,中国地产大鳄——平安的地产困局也浮出水面。来源丨不良资产头条综合棱镜、阿里拍卖、AI财经社民生银行股权遭最大规模拍卖7月14日,民生银行公告,中国泛海所持有的3.亿股民生银行股份将被拍卖。此次拍卖系中国泛海因债务纠纷被平安信托依据公证债权文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年8月13日至8月1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对6笔民生银行共计3.亿A股进行公开拍卖,起拍总价13.亿元,每股起拍价折合3.52元,较评估价4.40元/股打了八折。上述股权总市值近17亿元。阿里拍卖上6笔民生银行大额股权这是中国泛海今年以来第三次被强制拍卖其所持股权。今年6月,中国泛海所持有的泛海控股5.66%股权和6.37%股权先后被挂上拍卖台,原因同样系债务纠纷。此前,中国泛海及一致行动人持有泛海控股股份71.23%,其中质押比例达95.18%。作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中国泛海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民生银行股权6.94%,此前质押比例高达99.88%。泛海系是民生银行当前第二大股东,其持股仅次于大家保险集团,泛海系实控人卢志强是民生银行的发起股东之一,更是长期出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一职。卢志强在商界极具影响力,被称为“大佬背后的大佬”,与联想柳传志、万达王健林、阿里巴巴马云等均是多年好友。民生银行股权分散,该行称,此次拍卖占公司总股本0.89%,对民生银行的经营、公司治理等不造成重大影响。但持有股权一再被拍卖,让卢志强的债务危机暴露台前。日前,泛海控股集团及其董事长卢志强遭到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近50亿元,立案时间为年7月1日。泛海资金缺口还有亿亿金控集团泛海控股在外界眼中,几乎已经走上“破产”之路。年,泛海控股对外宣布,公司从单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向涵盖金融、房地产等业务的综合性控股上市公司转型,由此埋下祸根。似乎在去地产化的步子上迈得过大,泛海控股在加速发展金融业务的同时,却并没有控制好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在金融取代房地产成为主力之后,泛海控股的业绩一日不如一日。7月14日,泛海控股还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亏损4亿元-7亿元。泛海控股称,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地产项目开发销售运营及优化处置力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83%,但报告期内计入当期损益的财务费用上升,以及处置子公司亏损等原因导致投资收益下降,导致未能实现盈利。面对业绩亏损、债务压身,泛海控股的现金流极为吃紧,“泛海系”也不得已通过出售各类资产和股权来偿还债务,缓解债务压力。6月29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透露控股股东泛海国际所持的该公司1.亿股股份已被拍卖成交。6月25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拟将浙江泛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剥离部分资产后的%股权卖给融创,作价2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泛海通过出售北京泛海国际项目、上海董家渡项目、民生证券股权等资产,已经回笼资金超亿元。然而,回笼的资金似乎仍旧难以堵住债务缺口。据年年报显示,年泛海控股仍有.87亿元的短债到期,而其手头持有的货币资金却仅为.88亿元。由此来看,泛海控股仍有约亿元的资金缺口。卢志强正奔走于还债一线,旗下中国泛海通过加快地产销售回款、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出售资产等多渠道举措解决债务危机。中国平安的地产局阿里拍卖平台上6笔民生银行的股权拍卖也将中国平安的地产困局暴露于阳光之下。中国平安——很少自己盖房子,却被称为中国最大的隐形地产商;没有任何开发经验,却成了13家TOP20房企的主要股东。可以说,但凡稍有名气的房企或项目,几乎都与平安打过交道。而这些被平安“看中”的房企,多数是龙头房企。据不完全统计,平安重仓了13家房企,与20多家龙头房企有合作关系,碧桂园、旭辉、华夏幸福、融创中国,他们的第二大股东,均为中国平安。实际上,房企偏爱中国平安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钱多话不多”,只做“有一席董事位的安静股东”,也因此没有被视为“门口的野蛮人”而引起忌惮。这种模式意味着,房企们成了平安的“打工仔”,而平安则扮演了一个纯粹的财务投资者角色,坐享资本红利。活跃着的主体远有平安不动产、平安人寿、平安银行、平安信托、平安资管等多个平安系公司。比如,平安信托的对外投资中,其直接或间接投资业务基本都是围绕房地产业务。平安资管,则多直接参与到股权投资中。有统计数据显示,若叠加平安系在房地产板块所有投资,累计市值已达亿元。如此布局策略也源于平安的混业经营策略。早些年,中国平安通过信托模式打通资管、证券与银行等子公司业务,在产品和渠道上形成互补。通过混业经营策略,平安得以涉及包括直接拿地、项目债权或股权形式存在的房地产相关投资。而现在,在充满金融风险的房地产市场里,平安也不会再轻易的选择做“白衣骑士”。譬如,在处理陷入蓝光地产的债务问题时,平安便展现出火速的风险隔绝办法。由于佛山项目一笔债务延迟兑付,平安迅速结束与蓝光的整体合作,蓝光随之陷入债务危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招商平安资产总经理陈明理银行个金不良资产 下一篇文章: 社招某中型券商投行部招聘债券承做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54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