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
01
专业概况
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合作本科项目从年秋季起正式开始招生,学生报考空前热烈,当年被中国教育网评为该年度高等院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年起,该专业由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与银行系两个系共建,招收两个班级的学生。银行系前身是年建立的国立上海商学院银行理财系,建国后曾改名货币银行系,年8月恢复使用银行系的名称,先后涌现了杨荫溥、朱斯煌、彭信威、刘絜敖、王洪儒、龚浩成、王学青、戴国强、赵晓菊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国际金融系于年在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专业基础上建立,涌现出朱元、吴国隽、谢树森、奚君羊、丁剑平等国内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知名学者。
02
培养目标
本项目立足中国金融市场,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培养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学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行规则、掌握现代化金融工具、能熟练运用外语及银行和国际金融的有关管理技术从事金融理论和实务的开放性、高端复合型人才。
03
专业特色
作为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化教学的开启者,本专业具有与其他专业明显不同的优势:
本项目采用“三纵一横”的管理模式,由合作学校的职能部门、学院借助于“国际化管理系统平台”集中管理;
按国际化教学要求设置课程,引进大量原版教材、高水平教学方法,大部分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及全英文教学;
担任本项目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大多具有国外教育背景,部分专业课将由外籍专家任教;
四年学习期间可被选拔到国外合作大学作学习交流;
不定期邀请外国大学的优秀教授来我校授课或开设讲座,使学生了解前沿的专业知识;
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各班使用专门的教室,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
04
主要专业课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计量学、金融工程学、国际结算、金融监管、实验金融学等。
05
对外合作
目前,本项目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所大学(机构)签署了份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合作项目涉及多个领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除了中外合作访问学习项目,还有一流大学海外访学项目、交换学习项目、暑期游学项目等海外学习安排。同时,学校还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组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生通过交换,直接在国外进行部分学习,切实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方式,并在国外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与科研,部分本科生使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外杂志发表文章。
银行与国际金融学生在法国学习级银行与国际金融程茜萌同学在昆士兰大学交流银行与国际金融学生在美国学习银行与国际金融周斯萤(右一)同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另外,本项目也以请进来的方式,促进高端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如建设开展中外学生暑期国际课程,每年平均开设5门,聘请包括康纳尔大学、伦敦大学、北卡莱罗纳大学的外藉教师前来授课,提升学生水平。
近几年,本项目在国际合作培养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切实推进国际合作本硕直通车,开展本科生层面的“3+1”及本硕结合的“4+1”等项目,方便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
06
学生活动
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思想活跃,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在课外积极参加各类竞赛与科研、文体活动,近三年来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如16国金(中外)的周斯萤同学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此外,年在CSSCI上发表论文一篇,各类大学生训练计划与千村调查报告数百篇。
07
学生就业
本项目办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适合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工作。截止年底,届75名学生的就业率高达98.7%
同时,本项目学生出国留学比例保持40%以上,届有30人到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伦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深造。国内升学学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届国金班毕业生就业情况
08
优秀毕业生代表:林晓东
-年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
年加入Vanguard担任北亚机构销售主管,之后被提升为亚洲(日本除外)和中国的销售主管,年晋升为亚洲首席执行官,是“Vanguard唯一一位非美国本土的大区负责人”、负责管理及发展领航于北亚地区的策略和业务及大中华区机构和中介业务。年4月入职中信证券,担任中信证券境外业务平台——中信里昂副董事长一职。
09
毕业学生寄语
1
王和怡
级银行与国际金融一班
现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数学硕士项目。
曾担任金融团学联文艺部部长;曾获人民奖学金一等奖、海外学习人民奖学金、英语六级优秀奖等;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流学习。
向上滑动阅览
国金专业最突出的办学特色就是从大一开始的中外合作教学模式。国金精心设置了众多英语教学专业课和英语特色课程,使我们对于英文授课形式和英文专业术语感到熟悉,锻炼了我们的英语能力,为学生阅读学习英文材料文献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益于学生衔接适应交换学习或留学深造。
国金有许多专业必修课由具有出众海外学习执教经历的教授任教,这使得我们得以在这个阶段就有接触学科国际前沿学术成果和教学模式的珍贵机会,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水平和金融素养。
与其他专业相比,国金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专业,同学们有更多课程以班级为单位一起进修,因此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很强,同学间友谊深厚,班级氛围温馨友好。我对能够在这样成熟优秀的专业里度过本科生活感到荣幸和感激。
2
刘湾
级银行与国际金融一班
现于外交部礼宾司工作。
曾担任上财合唱团女中音声部长。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合唱组一等奖。
向上滑动阅览
财大国际金融专业的一大特色是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兴趣与才华,尊重每个人自主选择的发展路径。作为财大高考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国际金融专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优秀学生报考,从大一年级开始班里始终充满浓厚的学习氛围,每一节课后授课讲师都会被请求答疑的同学围绕。但国金班的学习不局限于笔头、案头,不要求人人都踏上钻研学术之路,而是通过近于西方的教学方式也更多鼓励大家通过“选题-调研-撰写报告-上台发表”的形式加深对学科的理解,提升演讲口才与"个人推介"能力,探索出自身最适合研究和从事的领域。
得益于英文授课方式,我的英文读写与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阅读范围也从西方经济理论扩展到中外政治理论、哲学、神话,时常思考是何种文化根基塑造了当今全球政治生态。在毕业择业期间,这些阅读与思考的经历帮助我得以从事热爱的外交工作。
今后无论走向何方,上财国金一班的学习经历都是人生中一段美妙的回忆。它让我学会脚踏实地,永远心存诗意。
3
周意祥
级银行与国际金融二班
现就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公司金融项目)。
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人民一等奖学金、光华奖学金、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
向上滑动阅览
当年高考后选择来财大就读银行与国际金融项目,是因为这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项目。进入学校学习之后,项目的国际化资源果然让我受益良多,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让我在出国交流期间并没有感受到较大的语言障碍,毓秀研修营让我能够有机会跟随常春藤的教授做研究,这些都为我之后的升学与实习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另外使我非常怀念的还是国金项目的同学们,定制化的课程使得我们四年来一直在一个固定的班级学习,彼此交流合作很多,友谊深厚,毕业一年后还令我时常怀念。
4
夏旸
级银行与国际金融二班
毕业去向: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金融硕士。
曾获人民奖学金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向上滑动阅览
国际金融专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我在这里掌握了扎实的数理基础、丰富的学术英语以及全面的经济与金融的知识积累。这为我接下来的硕士学习以及职业方向上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同时,身边的同学们都有着非常好的进取心,大家在互相帮助和交流中,朝着各自的方向努力。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有了更多的动力去学习与进步。
在国金学习的时间里,我学到了非常全面的金融知识,对于这个专业有了多个视角的认识。从制度和底层原理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好的认识金融专业的运作机制。并且,接触面的广度也为选择将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多参考,让我在选择方向的时候,能够很明确自己希望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同时,全英文的教材配置为学术英语的能力提升带来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对我现在的硕士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
国金专业对于数学基础能力的培养很扎实。三个学期的数学分析课程以及线性代数课程的开设,满足了之后大部分学习阶段碰到的数学基础能力要求。记得在大一开始刚接触数分那会,尽管非常痛苦,完全不明白epsilon证明的来龙去脉,也从没想过能在考试中及格,但是,这段经历对我的证明逻辑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并且,在现在学习中,我也注意到了熟练掌握线性代数的能力,会为多种多样的课程带来很多便利。
这段学习经历无疑给我带来了极多的收获,并且也让我遇见了一群有意思,有活力的集体。非常感谢国金。
立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感受历史人文厚重积淀,
缔造经济社会美好未来!
百年商科,百年上财,
期待你的到来!
探究金融本质,把握时代脉搏
欢迎报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更多咨询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53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