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投行部和券商投行部的区别
昨日,有同学后台私信表哥:
看似平静的对话
您好!感觉您是很有经验的前辈,想请教下,我北大研究生在读后年毕业,打算是去总行,但是做买方和卖方有些纠结。现在市场看,还是做金市和资管前台债券交易、相当于半个投资经理是很好的路线。如果这个去不了,选择总行投行部怎么样?单说职业发展和变现能力哪个更好些呢?
你好!商业银行的投行部,侧重于债券承销,06年以前,这个部门的业务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金融债,三贷业务等等。而券商的投资银行部则是个单独的部门,他们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的发行、上市的保荐与承销、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和股权交易相关的财务顾问、债券自营交易、资产证券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业务等等。所以,选择总行投行部只能是个次优选择,但就职业发展和变现能力来讲,总行投行业务稍微窄些,但在总行这个平台还是不错的,总行相对于任何一个券商,其接触的资源会更多一些,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也有利一些。
嗯嗯,确实考虑平台大。尤其现在一二级市场都很差的情况下,感觉总行是个旱涝保收的选择,市场好了再跳出来。总行确实是发债为主,但据说未来发债是投行业务核心,而不是重材料。感谢您的宝贵建议!
那么就此展开这个问题,也是许多同学问过的问题:除了券商,各种机构,包括很多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私募机构等金融机构,甚至很多上市公司、非金融机构中都有“投资银行部”,那么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1
狭义广义概念上的投行
狭义投行指的是专门从事资本市场相关业务的机构,在我们一般语境中特指就是指证券公司的投行部;
主要业务包括证券承销、财务顾问等,必须获得监管部门正式颁发的证券承销、保荐机构资格、财务顾问等“投行牌照”才能开展业务;
广义的投行,或者说泛投行,包含了各类经营“类投行”业务的机构,不止包括证券承销、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业务;
其他广义的投融资业务,只要做的事情符合促进交易达成的“投行精神”,即撮合成交,有效配置资金,都可以属于“泛投行”…
2
券商投行:资本市场最投行的投行
最受大家所青睐的就是狭义的券商投行,因为具备了正式证监会发的“金字招牌”,要知道拿到证券公司的牌照批复是非常困难的,一般都具备了非常靓丽的股东背景;
服务对象往往比较高大上,上市公司或者大型企业或者说最近火热的“独角兽”;
工作内容几乎都是“大生意”,可谓号称“资本市场最专业的皮条客”;
在人员招聘上要求也十分严格,名校硕士只是基本,CPA、司法考试、保代考试只是加分,还得要在这个行业有长久的实习经验,来了就能当“熟练工”,才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
所以基本能进券商投行的都是名校出身,在学校期间就从没休息过,勤勤恳恳考证实习,过五关斩六将,千辛万苦闯进来…或者有着不一般的家庭背景资源...
3
其他泛投行机构如何?
事实上,广义上投行的概念能容纳的“泛投行”机构数量会远远比券商投行更多,目前国内券商大概有将近家,其中还不是所有的券商都拥有从事投行业务的资格,整体牌照管制非常严格;
泛投行并没有券商投行的监管认可加持,业务听起来也没有券商投行那么Fancy,林林总总有很多,泛投行的经典代表如:
FA(财务顾问)
一般在名字上就管自己叫“精品投行”,资深定位可见一斑;
在过去,国内券商投行介入阶段一般是最起码已经到了能挂新三板阶段,而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呵护企业成长的“投行”主要是这些FA机构;
这些机构或许不会像券商提供那么全方位专业的服务,也不一定会替代监管起到核查作用,最主要还是对企业进行“包装”和后续的“融资”;
不同于券商投行承担了“资本市场守门人”的角色,可以说,反而更贴近投行的核心精神:撮合交易;
随着市场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的FA机构做成了“真正的投行”,甚至说在解决融资方面的能力早已超过了一般的券商投行。
私募股权机构
有同学可能会说,私募股权明明是买方,为什么也能算“投行”呢?
其实按照私募股权投资目前的现状,工作内容甚至说思路和目前券商投行已经非常相似了:
1、 看后期项目的思路基本围绕着资本市场的审美开展;
2、 在内部的投资决策中,第一个里程碑是把项目“卖”给投决委员们;
3、在对外的募资中,第二个里程碑是把项目“卖”给LP爸爸们。
所以,经常有一种换了个地方干投行的错觉;
第二,买方投行的概念也越来越兴起,买方在交易中的主导权在不断地提高;
过去PE和投行可能分工比较明确,买方出钱,卖方出方案和苦力;
比如说并购业务中,过去可能是上市公司想要收购一个项目,但并没有足够的钱,负责承做的券商投行找到了买方机构,PE机构提供了资金将标的买下来,远期上市公司将标的收购,PE机构实现了溢价退出;
这里的核心操盘方,是券商投行;
但是如果是PE机构看到一个标的足够的好,出钱把它买下来,再对业务进行梳理和运作价值提升,然后找到了上市公司将项目卖给他们,实现溢价退出;
这里的核心操盘方,就是PE机构了,我们往往管这种叫“并购基金”。
而如今,PE机构在交易中的主导权在不断的提高,本身具备资金上的优势,如果同时具备了“投行端”的能力的话,可以有效的提高“确定性”。
在这个趋势下,具备了牌照的券商投行,反而成为了承做的通道。
总之,越来越多的PE机构内部都有“投行部”的称谓,承担了类似投行的职能,甚至有PE机构专门买下了上市公司的壳自行运营,自己不断地操刀做实业运营与资本运作的结合。
资产管理机构
这点其实和私募股权机构的思路就比较像了,像之前财通基金、易方达基金、信诚基金、前海开源基金等都设立了投行部,实质上的思路是定位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的优势,和券商投行、上市公司密切联动,做一些定制化的“类投行”业务;
因为投向范围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定增、可交换债券,以及最近减持新规后流行起来的大宗交易等标准化业务;
其他资管机构大体也都如此,虽然设立了“投行部”,但和券商投行甚至说FA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还是围绕着自身的买方定位开展业务。
商业银行投行部
回到最初提问的同学的这个问题。商业银行看起来比较“正统”,毕竟结合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加上“投行”的光环,让很多同学觉得逼格满满;
简而言之,虽然各家可能设置不同,一般而言商业银行投行部都不直接掌管资金,跟金融市场部、资管部条线对应,本质上也是为客户解决“融资问题”;
主要业务包括债券承销、并购贷款、结构化融资等,包括其他融资撮合的业务;
除了在发行债券上和券商投行的比较类似,而且还主要是银行间市场市场,包括短融中票的承销等;
但除此以外,商业银行投行部并不能直接涉足监管所赋予券商投行的其他“牌照业务”。
相对而言,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类似券商投行的“牌照业务”反而是“辛苦活”,本质上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利差”,但商业银行所具备的资金和渠道优势是券商所难以比拟的;
其实任何机构在做“投行”的时候,都是带有自身本质牌照和业务属性的“特点”,银行投行部核心自己是一个“优质资产的集中营”,主要利用客户和资金的优势,为客户出具一揽子的金融方案,解决融资需求;
比如说我可以在体系内(包括各种子公司)给你提供资金,或股或债都行;
比如说我还可以去帮你从其他银行匹配资金,中间加入了我们行的信誉,提高了成功可能性;
比如说我就直接充当FA帮你融资,还可以和外部PE合作搞搞投贷联动…
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其实抛开了“牌照”,反而是海阔天空,想象力空间很大…
然而,商业银行骨子里还是“放贷”“低风险”的思路为主,体制也很难市场化,所以想法有很多,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一定是这样的…
过去,有些商业银行领导并不是那么重视投行部,主要的工作就是服务分支机构的一些对公融资业务,体系内可能地位不如其他资金条线;
虽然叫做“投行”,但因为业务风格,我们经常把他们也列入到资管体系里;
希望资管新规之后,商业银行投行部也能更主动,做更多“更投行”的事情吧~
有金融行业求职、升学留学困惑?加表哥个人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如何确定白癜风病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ls/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