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重点
金融硕士考研密押卷正式开售!!!戳“阅读原文”直接购买!!务必看清楚院校再下单哦!!
昨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公司理财》和《投资学》的重点解析内容,这两本书属于微观金融。今天我们就继续讲讲关于宏观金融的《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中的重点内容解析。(当然每个学校也会有自己一些比较特殊的出题风格)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先介绍公司理财,后介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
这么打比方吧,公司理财对于整个金融学综合就像数学对于考研,而货银和国金之于则相当于政治之于考研。一般大家的政治学习时点都会靠后,因为政治背记性内容较多,而数学则放在前边,因为数学学会了不易忘。同样,公司理财和金融学的关系也大致如此,公司理财内容偏理,有一定难度,先行拿下,金融学偏文,背记性内容较多,第一轮复习放在后面不至于学完就忘。当然,第一轮复习仅仅是一个扫盲的过程,不必过于纠结于先后顺序,因为从现在起到考研之前,不管是你虐专业课还是专业课虐你,一定不止千百遍。
金程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金融考研中《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中的重点。金融考研的同学们快收好。
《货币银行学》划重点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货币银行学》的重点有哪些。货币银行学大纲虽然比较冗长,但实际上货币银行学主要包括三块内容:货币、银行和利率。
货币(1)货币的相关概念。大多数教材的第一章都是货币和货币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起源、货币制度、货币层次等内容,记忆性内容较多,这部分的考察方式也多以名词解释为主;
(2)货币供给与需求。这一块很重要!有许多必考考点。货币供给要掌握供给乘数相关的概念与计算、货币供给的外生与内生理论,还要注意适当了解当前中国的货币供给现状;
(3)通货膨胀与紧缩。这一块同样很重要!主要掌握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现象,以及如何治理。通货紧缩理论了解即可。去年许多学校或多或少都考了通胀问题,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不无关系,所以学习时需要结合时下经济形势勤思考;
(4)金融抑制与深化。这就属于货币板块的延伸内容了,要掌握金融抑制的根源与表现,注意金融深化的争论和反思,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自去年起,高层开始反思金融自由化的问题,所以这一块的可考性也非常之强,学习时应结合我国的金融改革进程积累一些自己的见解。
银行(1)金融市场。这部分内容包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衍生工具的介绍和投资组合理论,考投资学的小伙伴会发现有许多重合的地方。
(2)商业银行。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常识性的内容,比如银行业的发展和组织形式以及发展趋势等,大家了解即可。这部分的重要考点有:①商业银行的业务(尤其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要学会区分;②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和经营方针(也叫三性方针,注意它们的辩证统一性);③商业银行的危机和监管以及巴塞尔协议;④信用创造与收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要掌握商业银行存款创造和收缩的过程。
(3)中央银行。同样中央银行相关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常识性的内容,比如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体制结构以了解为主。这部分的重要考点有:①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以及资产负债表;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连接银行学和货币学的桥梁,同时也是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的一个地方,所以是极重要的考点,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效果以及所涉及的小知识点比如时滞之类的,都需要大家掌握。
利率(1)利率基础知识。主要有利率的分类,利率的计算,利率的作用等知识点,这部分可以考察计算与简答。
(2)利率决定理论。是为了探究利率到底是被何因素决定而产生的一系列理论,按照时间线划分,分别是古典储蓄投资理论、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论、可贷资金模型、IS-LM模型,其中IS-LM模型是比较完善的理论,还能在国际金融中有所运用,所以这个模型是重点中的重点,小伙伴们一定要掌握。这四种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联系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利率决定理论可作为简答题甚至论述题考点。
(3)利率结构理论。这里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是利率风险结构,其受税收、管理费用、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等因素影响;第二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流动性补偿理论等,这一块几乎是必考考点,需要理解记忆。
《国际金融》划重点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国际金融》的重点,以姜波克的《国际金融》为例。在此之前,我们须先了解一下国际金融的概况,这样会更容易理解这本书。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领域研究一个国家在开放条件下如何实现内外均衡的学科。在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必然涉及不同国家之间货币的兑换,因为一般来说,在一国范围内只有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才具有购买力,如果想购买外国的产品或者在外国投资,则必须使用外国货币。由于开放条件下,国家之间互相对对方的货币有需求,由此出现了货币兑换的外汇市场。开放环境除了为各国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供条件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在封闭经济中,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经济增长,然而在开放经济中,问题变的更加复杂。如果想进口外国的产品,就需要外汇,而外汇的取得必须通过出口或者吸引外国资本,这就产生国际收支问题。
例如在中国,为了实现国内经济均衡,必须将过剩的产品出口,而过多的出口将带来长期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使得国际收支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是不可以长期维持的。由于外汇代表了外国的购买力即外国的资源,因此从实际资源角度看,国际收支不平衡意味着资源持续的从一国流向另一国,这必然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过程。而我们如果为了追求国际收支平衡,有时就要牺牲国内的经济均衡,因此内外均衡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就是国际金融理论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那么国际金融的重点就来了,那就是外汇市场实务、内外均衡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和汇率决定理论。其中套汇交易和外汇套期保值是历年命计算题的重点。内外均衡理论、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一般会结合起来考查考生对于中国目前宏观经济状况的理解,这种论述题连续出现了几年,请各位考生一定要引起注意,学习时要多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下图是姜波克《国际金融》这本书的思维导图,方便各位考生快速了解重点。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尽快删除并致歉!
金融硕士翻盘密押卷
戳“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点此白癜风怎么得北京中科医院曝光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jy/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