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观察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中央定了

走出去智库观察

走出去智库(CGGT)首席金融专家闫志君认为,中国对外投资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截止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达到.9亿美元,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由年的第8位跃至第6位。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GDP比率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年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与本国GDP的比率为11.4%,而世界平均水平、发达经济体的比率分别为34.6%、44.8%。在中国隐隐然成为全球化领导者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未来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显。

政府部门与企业亟待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应对风险与挑战。在外部风险方面,部分欧美国家近年来强化了投资保护,如美国在近期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者”,对中企对美投资前景投下阴影。

在内部挑战方面,近年来的教训案例表明部分中国企业目前的对外投资方式与成熟的跨国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在:投前尽调环节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不充分、投中决策环节的风险控制不到位、投后管理环节的监测预警不及时。总体而言,全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差、成功率低。

政府部门在对外投资方式创新中需从多方面发力。在宏观引导方面,由主管部门继续完善对外投资战略规划、引导和规范性政策体系,如发改委等近期已发布的《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和将发布的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规范。

在组织推动方面,加大各国政府间投资合作机制、全国及地方的投资促进机构和各行业协会的多层次对外投资促进体系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在金融支持方面,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基金等多边和双边金融机构要为中国企业提供稳定的股权性资金支持;在风险防控方面,从国家安全高度,完善对外投资统计监测,加强监督管理,健全法律保护,加强国际安全合作。

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投资方式创新可重点从产融结合方面入手。传统的银行债权融资方式不能充分体现产业资本的意志,而PE(私募股权基金)是产融结合的较好载体。

这是由于企业作为股东或LP(有限合伙人/主要出资者),可通过章程/合伙协议、股东/合伙人大会对PE的战略和运营施加一定影响。并且,在FOF(基金的基金)投资方式下,由于母子基金管理人的专业性强、投资组合分散度高,对部分投资项目损失的承受力强,因此投资亏损的可能性小。

在这方面,11月9日中投与高盛共同签署的中美制造业合作基金协议(承诺投资规模50亿美元)即是较好例证。

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整合金融机构、投行、PE和央企的创新投资经验,供中国走出去企业家和投资者参考。

要点

1、中央一年三次在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和党的报告中强调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释放出中央在对外经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方面的强烈信号。

2、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整体经济增长率一直都是大大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只要开发性金融投资足够分散,在较长时间内,总体上能够资金安全,同时会有不错的盈利前景。

3、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意是提高供给水平,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但年中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十四分之一,因此提高供给水平除了自己科技创新,就是海外并购先进技术。

4、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PE作为高度市场化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敏锐、高效地发现实现产业整合的交易机会,并迅速调配优势资本、人员、技术等生产要素,促成交易价值的提升。

5、央企有扎实的基础研究支撑、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在进行跨组织的联合攻关方面亦具有成熟经验,能够适应于新时代的大型项目投资要求。

正文

12月18日-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十九大后级别最高的年度经济会议,中央领导层在此次会议上讨论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定调第二年经济政策。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总基调进行了概括。在对外发展方面,本次会议给以定调: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就讲到创新投资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央一年三次在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和党的报告中强调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释放出中央在对外经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方面的强烈信号。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是未来政策的重要方向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质量发展和稳中求进成为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这不仅仅体现在国内经济方面,在对外发展方面有同样的政策要求。

近5年来,我国实施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对外投资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后续经营困难,造成较大损失;有的企业将境外投资重点放在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领域,影响我国金融安全;有的企业忽视投资目的国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和要求,引发矛盾与纠纷。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在经历前两年“高速猛进”后大幅下滑,前10个月,我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对全球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亿美元,同比下降40.9%。

对外投资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政策加强了监管,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对非理性对外投资加以遏制。其中,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在8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要求对企业非理性对外投资进行引导,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受到国内外高度







































白殿疯初期到底什么样
泉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anmaomaos.com/tzyhfz/12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